2016年12月20日11:32 新浪财经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主办的“2016中国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于2016年11月23日—25日在东莞举行。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出席并发言。他表示,从目前来看,中国建区块链的开源社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技术储备、市场、业务都到了这个阶段。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把标准和开源有效结合,因为如果我们走向以太这种模式的开源,对中国来讲成功的成本就会比较大,也会比较难。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田总,各位金融界的领导还有同行,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做交流,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今年如果你是IT圈的,你是金融行业的,你是互联网行业的,如果说你不去谈区块链,或者说你对区块链没有一定的认识,那就充分说明了你落伍了。

  接收到主办方的邀请之后,我在想作为工信部来讲,关注的重点我们还是在供给侧。落到技术层面上来讲,我们是为金融服务的,是这么一个定位,所以刚开始我也在想我要讲什么?后来一想正好我们现在也在和瑞卓喜投这样的国内企业一起来推动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所以我选了这个主题,讲两个方面的内容:区块链和标准化。

  这两个主题,都是当前全球最关注的两个领域。先说对区块链的认识,其实大家对区块链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这里按照时间的逻辑关系,列举了世界上主要的国家,还有一些组织对区块链的认识。

  从政府来讲,他们对区块链的认识比较简单,比如说英国也好、日本也好,对区块链的认识把它当做一种工具来看。但是当开源社区提出区块链是一种点对点(P2P)分布式技术,当DLT出现,而像R3这种很有可能在未来国际金融秩序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他提出的观点和定义,又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他还是要强调去中心化和去信用。

  最后一个是ISO的,ISO是国际上正式的政府间组成的标准化结构,他提的东西是最为中性的。到今年9月份为止,ISO明确提出区块链是一种管理和记录事务处理,其中交易是一部分内容,而且提到它是一种点对点网络和数据的工具,对它的定义在数据这一层面,技术本身是开源化的,所以大家看到不同的开源信息在不断的涌现。

  对中国来讲,对区块链的认识,也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这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而且我们把它定位成一种模式,而不是看成一种技术,更不是看成一种业务,后面我会回答为什么是这样。

  第二个它的特征,有分布式、免信任、时间戳、非对成加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这是它的特征,但是每一种特征后面都有一系列组合IT技术,但是从部署模式上来讲,现在大家公认的有公有链、联盟链和专有链。从互联网联盟这一点大家更想建立公用链,但是在传统金融这一块大家又想联盟链和专有链。

  从它的演进路线来讲,我们从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现阶段大家对区块链应用层面的认识做一个总结。

  造币,但是这个“币”不是货币,而是比特币,对于像比特币这样的东西,金融行业不把它认为是货币,它就是一种资产。

  资产交易,当下大家在考虑,但是未来的区块链核心作用是价值传递功能,它的核心功能是价值传递。不仅是资产交易,资产交易只是其中的一项。

  从技术演进路线,大家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但是目前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区块链存在的形态,1.0和2.0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所提的3.0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从技术演进上来讲,1.0到2.0之间,它的本质变化是技术本身的丰富化和完善化,也就是技术越来越成熟,是产生了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这就是整个区块链到目前为止它演进的技术路径。所以从这两个视角来看,我们才提出了对区块链的定义,把它定位成一种模式。

  第三个问题是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

  因为区块链它的应用不可能脱离现在的网络环节,也不可能脱离现在的技术平台,所以我们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订立成区块链的基础设施。结合视角来看,云就是属于部署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大数据那就属于存储的基础设施,加密技术那就是加密的基础设施等等。其中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它未来对于区块链的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改进。但是它不再为区块链本身,提供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样一种基础设施。这样我们就理清了区块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最大的解决问题就是在产业政策、技术监管发力的时候,你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还有区块链的应用全景,刚才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领导也讲到了,现在整个行业对区块链的热度非常厉害,所以现在我们通过分析了全球200多个应用的案例,可以看出来区块链它的应用,已经涵盖到方方面面,不只是在金融,非金融领域同样有广泛应用。

  所以对于区块链来讲,我们对它有一个判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IT领域我们把它看成一种技术变革,为什么叫技术变革。像云计算是属于一种新型的IT运用架构,大数据是属于数据的运用架构。物联网是把物理的实物进行互联的,区块链现在有部分行业专家对它提供一个方向,说它是颠覆式创新,这对我们来讲还没有论证,也不敢下结论。

  这样有几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区块链在推动应用过程当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一,去中心化。从技术视角来看,区块链去中心化指得是分布式,它的部署模式不像我们传统IT是搞大集中的,大型的数据中心;第二,跨境。强调的是互联网,不是打破数据主权;第三,颠覆。核心本质是区块链是一种IT驱动的业务发展的创新模式,它对现在的业态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因为区块链出现了,我们的金融行业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不会的。

  第二方面我们做了几个工作,一个是开展“十问区块链”研究,对我们来讲必须要做这样的专项研究才能理解区块链是什么?怎么用?我们怎么办?

  还有是搞了一个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发布了一个白皮书,从目前来讲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国内大中机构都在采用这个白皮书的成果,这样大家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下面我说一下标准化。其实现在做区块链的标准化,在国内是有分歧的,大家认为目前还不适合开展区块链标准工作,核心是什么?大家认为标准是规范行业发展的工具,但是从传统行业来看这是对的,但是对区块链特别IT领域,技术发展速度快,革新发展速度快,应用发展速度快,把标准的功能仅仅定位在规范,这是有待改进的,所以我们提出另外一个理念,引领发展。前期国际上已经通过充分论证,在ISO和美国这些权威的组织都做了这样的事情。

  另外标准对构建生态的价值,我们从两个视角来看,一个是从技术视角。其实标准最核心的是涉及到技术专利,一般我们这个行业,你能够把技术专利产业化,你是最牛的,这里有很多典型案例。比如像微软硬盘的格式、NFS他就是产业化了。从技术视角它具有固化技术的成果,让大家有共同上升的空间,我们把它叫做乌龟图。另外是从商业视角看,是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市场的主题,涉及到产品、技术专利、解决方案。另外是服务于市场的第三方机构,像咨询、认证。我们把它叫做方针图。

  标准还与另外一个东西紧密相关,比如说开源。如果大家把它理解成产品,有它巨大的局限,其实开源是一种标准,是一种实物标准。这就是为什么金融行业对区块链、以太网持不同的观点。在国际标准方面,ISO今年9月份成立了ISO/TC307(区块链及电子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另外是W3C,这个是澳大利亚推动的,最近我们也在沟通,究竟TC30成立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在整个区块链标准化上,总4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第一是可行性操作,未来无论国内部署功能还是联盟链也好,要解决可信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构成和方法,链本身建立起来以后,如何让它互联互通?第三个是安全。

  标准层面上,我们已经启用了第一个标准,区块链的参考架构,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怎么样用区块链,所以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角色+活动这种方式来回答两个具体的问题,用区块链需要什么角色,然后每一个角色到底干什么?

  第二个是功能视图,一个区块链系数到底长什么样?目前我们是按照层+功能的方法,主要分成四横四纵,从现阶段来看,大家对这个标准都是比较谨慎的,我们的计划是在下个月开始,在全国征询意见。

  最后是下一步的工作总体考虑,从目前来看,中国建区块链的开源社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第一我们的技术储备到了一个阶段;第二我们市场到了这个阶段;第三我们的业务也到了这个阶段。但是我们怎么建?依据标准建立开源社区,在开始的时候就把标准和开源有效的结合。因为如果我们走像以太这种模式的开源,对中国来讲成功的成本就会比较大也会比较难,在后续工作当中,我们也特别希望金融行业,能够和我们一起,把这个工作推动起来,以上就是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介绍的内容,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任琳贤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