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15:58 新浪财经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新浪财经讯 “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出席并发言。其表示要客观的看待创新模式,创新从来都是从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要先学会爬,然后再走,最后再跑,不要一上来我们就要颠覆式创新。“不要一提山寨就摇头,大家想想,我们都是从山寨过来的。”

  此外,他也表示大家都误解国企了,其实国企有非常积极进取的企业家。而且国企今天绝大多数是被市场化的国企,在国资委管理的103户的央企里,资产60%以上都是在上市公司里面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宋志平: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在这个论坛上听到各位老师,各位企业家,大家真知灼见的观点。确实这个论坛大家的思想自由驰骋。作为我来讲我想结合着作为一个央企引导员,也回应一下我们今天各位老师提到的,和我们相关的一些问题。我跟大家讨论一下,我想讨论三点。

  第一点,就是关于国企的改革,刚才傅总已经跟大家介绍了。我这里面主要想讲一个什么观点呢?就是希望大家正面的来看待国企。其实国企全世界都有,国企给我们国家的经济贡献非常大。各个地方上的国企大部分是公益的,中央国企其实是做民生的保障,当然我们也有不少是在充分竞争领域里的。但不管在哪个领域里,其实这些国企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刚才傅总讲了这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我去年到德国去跟一个议员讨论问题,他说最近德国把自来水公司和铁路公司都收回国有,他是九十年代私有化的。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说自来水都是一百年以上的工程,这方面我们要确保它的质量。你看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是在基础原材料和基础建设方面的,是一个托底的。所以国企做得好其实不光对于国企本身,对于民营企业,对于我们在座的大家我觉得都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二个是国企的改革要有实质性的进展的突破口。我以前做混合所有制比较多,中国建材现在在资本金里面70%是非公资本,中国现在有6000亿的总资产,有3000多亿的消费收入。2009年到2014年我在国药集团,今年会超过3000亿的销售收入,这都是我过去做的。我的意思是此国企非彼国企,国企不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过去传统的国企。

  我们的国企今天绝大多数是被市场化的国企,在国资委所管理的103户的央企里面,我们的资产60%以上都是在上市公司里面的。所以你去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今天的集团公司是全资的,集团公司下面都是上市公司或者混合的,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简单理解成30年前的那种国企,也不要理解成西方人所理解的国企,而我们的国企是被高度市场化的国企。我讲这个也不是说我们国企没有缺点,其实社会上经常批评我们,我觉得这些善意的批评都是狠铁不成钢的,所以我们需要再改革,再改善。这也是我们的任务。

  国企也有大量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创新者。像中国建材就是这样的,中国建材有26个院所,有3.8万名科学家。所以整个建筑材料领域基础的科学创新,包括标准的设定都是由中国建材这家公司所做的。也就是说我们国有企业里面不是像大家想象的,国企没有企业家。其实大家看1985年德鲁克写的《创新企业家》这本书里面,创新和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私营企业有企业家,有创新者,公共部门也有企业家和创新者。所以我想跟大家想,其实国有企业里面有非常多的锐意进取的企业家和创新者。这是第一点,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正面的来看待我们国有企业。

  第二点,我想讲讲客观的看待我们的创新模式。大家一直以来说模仿式创新不好,我们要自主创新。其实创新从来都是从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这样发展过来的。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根据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阶段。国家30多年来是以模仿式创新作为我们的基本创新方式,现在更多的是集成创新,有模仿的,有我们自己的,把它集成起来。现在跑在前面的企业已经没什么可模仿的了,所以我们要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独立创新。但是这是一个过程,不见得模仿创新就不好。

  模仿创新并不是一个落后的创新。造一个波音787看看,放在那儿也不好模仿。所以模仿创新并不是一个落后的创新方式,只是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经济在不同阶段的时候,我们的一种创新模式。我们要先学会爬,然后再走,最后再跑。不可能说不爬,上来就跑,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所以中国的企业和后发经济国家的企业,都要经历模仿式创新的阶段,不要一提山寨就摇头,大家想想,我们都是从山寨过来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客观的来看待这些创新方式,也不要一上来我们就要颠覆式创新。

  其实有的企业大量做的是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是国际上十几年,二十年才有一次这样的创新机会,并不是每天我们都去颠覆。像国发院成立了以后就把它做好,不可能每天都成立这样的院。也就是说可能不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去颠覆,而是我们要持续性的创新。像水泥,大家说水泥不值得一提,可是中国的水泥一年有24亿吨,全球的60%是在中国。如果没有水泥,房地产业就是没有的。今天生产水泥的方式和20年前完全不同,而且每一天水泥都在创新。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对创新的理解也应该实事求是和全面的,不要一听说山寨,一听说谁在模仿,我觉得那也不是正确的态度。说当然我们主张自主创新,但我们必须有那个能力和财力,所以像我们有些企业有这个能力了,我们有主张去自主创新。但是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可能模仿也是必要的。

  第三点,就是关于转型,这是大家议论最多的。今天我们讲的变革时代的中国,其实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也在转型,企业也在转型。但是转型不意味着是转行,不是说统统不干了,水泥不做了去做生物制药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立足于本行你怎么去转型,而不是说你统统不干了。我现在到各地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说最近我们在搞石墨烯,我觉得这话这么熟悉,因为2000年的时候我到各地去大家都在搞纳米,我觉得不好搞。所以有的企业家说宋总我一年能做5000吨石墨烯。

  我讲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不支持这些生物制药,你能做那是最好的,而是说我们还要立足于本行,我们自己能不能在方面,水泥能不能做得最好。过去高铁的水泥要从德国进口,2000块钱一吨。过去游艇水泥、打井的水泥都是进口的,现在我们都替代了。过去手机这块玻璃都是买的美国和日本的,现在中国建材就可以给你提供了。美国生产的薄玻璃0.2毫米,中国建材是0.12毫米厚,比他的薄。这就是咱们在行业,我们立足于本行业创新很多。

  我们第一点要迈向高端化,但很多企业已经从中高端迈向高端,要做到世界一流。像建材这个领域里面,成套装备,水泥、玻璃跨国公司都是买中国的。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的很重要。他们都来买我们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还要自己往高端去做,不要自己看我是低端,你要尽量往高端去做。第二个就是职能化,互联网、机器人,你去看建材的工厂里面基本都是机器人,水泥厂现在包装也都是机器人。过去一个日产5000吨的水泥企业大概需要500,后来需要200人,现在需要50人三班倒,基本可以做到无人工厂了。所以这些智能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还有绿色化,雾霾、水泥、过剩都联系在一起了。其实水泥现在是无尘化的工厂,我们是花园式的工厂,跟自然和谐的画面,这也是我们企业转型方向。最后就是国际化,走过去。我们刚刚在美国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玻璃纤维厂,过去从美国过来的技术,今天我们在美国建设大规模的工厂。昨天刚刚从欧洲过来,学习现代农业,荷兰到处多少玻璃大棚种地,如果我们都是七米高的白玻璃,那你想想我建材的玻璃要卖多少。所以我们国际合作不仅是要走出去,还是要把他们的东西学过来。所以我们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互相的融合,怎么能够把它结合在一起。

  最后我也想说,今天发了本书,叫《朗润园观点》,我中午的时候看了看。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朗润园观点》,我看确实很独立,有独立性。第二这本书本身又很多元,我是希望不光我们的国发院还是朗润园,既有独立的观点,同时大家有聚在一起,观点多元,大家互相讨论,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非常高兴,我在这儿丝毫没有给它做广告的意思,因为我做广告只为水泥做,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