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11:33 新浪财经
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创始人周丽辉 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创始人周丽辉

  “CC讲坛”(第十六期)于2016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创始人周丽辉出席并做了题为《药瘾之痛》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十二年前的情人节,半夜的一个电话把我从睡眠当中惊醒。电话是我儿子学校老师打来的,他说:“周妈妈,你赶快赶过来,你儿子深度昏迷,在医院里边急救。”我连夜赶到珠海,看到我的儿子躺在病床上,直挺挺的一点生命的气息都没有。我扑过去问医生:“医生,我儿子到底怎么了,他为什么昏迷?”医生说:“我们查不出他昏迷的原因,但是我们给他验尿发现是阳性,我们怀疑他吸毒了。”

  不可能,我儿子不可能吸毒,他才是14岁的孩子。终于等到儿子苏醒过来,他跟我说:“妈妈,昨天是情人节,我们一大帮同学在一起玩,有的同学就说我们一起嗨吧!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嗨,但是就有同学拿出了止咳水和一些其他的药片,大家就一起吃,昏迷的就是我们两个同学。”所以和当时一起昏迷的另外一个同学家长,我们就认为孩子只是误食了药物。

  为了不再让这种事情发生,我把孩子转学回了深圳,儿子上学,我上班。三年后的一天,儿子突然在洗手间大叫:“妈妈,妈妈,你快过来!”我到洗手间一看,便池里一便池都是鲜血。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三年里我儿子一直在偷偷地服用止咳水。这种120毫升一支的止咳水,正常用量一天三次,一次10/15毫升,而我儿子居然一天要喝十几二十支。儿子因为药物的损伤,脸色苍白、走路摇晃、牙齿松动、、厌食直到尿血了,他才慌了神的告诉我。三年来,儿子在我的眼皮底下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痛心不已,自责不已。

  我辞掉了工作,把家搬到了郊区,全身心地陪着儿子戒药瘾。儿子一次次戒一次次复喝。我在陪伴儿子期间,有一天,儿子走到阳台上对坐在那儿发呆的我说:“妈妈,你去上班吧!”我说:“我不去!”儿子说:“妈妈,你去吧!”我跟儿子说:“儿子,你都变成这个样子了,妈妈上班还有什么意义?”可是儿子说:“妈妈,我现在这个样子,您不上班对我没有任何的帮助,但是上班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呀!”儿子的话让我自责不已,在儿子的认知当中,儿子不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工作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部分。

  我不明白,药物不是给人治病的吗?它不是给人治病去痛的吗?怎么会上瘾呢?我要搞清楚药物为什么会对人造成这种伤害!我去找专家,翻查资料,这才知道,原来儿子喝的这种止咳水里边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的成分而这两种成分是麻醉药里边的主要成分。

  为了给儿子治疗,我把儿子又带到广州进行一个月封闭的治疗。广州的这家专门收治青少年喝止咳水成瘾的戒瘾中心,已经收治了两千多个这样的青少年。我在这个医院里边,看到送孩子来治疗的家长,他们把孩子匆匆忙忙地送到这里,掉头就走了,我就问这些家长:“为什么不陪孩子?”这些家长说:“多丢人呐!他们偷偷地喝药水成瘾了,我把他送来这里治疗就不错了,我还陪他?”因为这些孩子都不能走出医院,只有我是可以自由进出的人,所以我就给这些孩子和我的儿子买零食、买汽水,慢慢地和这些孩子成为了好朋友。这些孩子就跟我说:“阿姨,你知道吗?我们那个地方,我们那个县城,我们班,我们班十多个男生

  全班都在喝!”我问:“为什么?这个东西很好喝吗?”他说:“不是,阿姨,如果我不喝没有人跟我们玩,所以大家都在喝。”而这些成瘾的孩子,他们在身心最脆弱的时候,他们特别渴望家长父母的关爱、包容和支持。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他稍微有一点嫌弃的情绪,他马上就会敏感地感受到。然后他们就会想连父母都要放弃我们,谁还会关心我们?所以这些孩子里,最后很多就是破罐子破摔。儿子这一个月的封闭治疗结束了,我带着孩子出院的时候,一个孩子眼巴巴地对我儿子说:“你就好了,如果我妈妈也像你妈妈这样陪着我的话,我可能也会像你一样这么早就出院了!”

  儿子回到家我整理他的行李的时候,发现他的行李中有一沓医院戒瘾的宣传单。我问儿子说:“儿子 你拿这个干什么?”儿子说:“妈妈,网吧里边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我想拿这些药瘾宣传单张去发给他们,告诉他们有地方可以开始治疗。”其实经过几年的这种挣扎,我的身心已经非常的疲惫了,我觉得我没有力气去做这个事情。但是这个时候一个熟人家的事情,让我非常震惊,这是一个香港富贵人家的孩子,父母是中年得女百般疼爱,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他家当医生的亲叔叔,就从医院里面开了特效的感冒药给她。这个孩子每当感冒咳嗽,就服用这种药,一来二去居然这个孩子也成瘾了,天天闹着要喝止咳水,家里边不给,她就把家里边闹得天翻地覆。最后家里边只有含着泪,把她送到美国去进行一个封闭性的治疗。这个事情对我的刺激也是很大的,我以前以为喝止咳水成瘾的孩子,是因为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交流的不够,孩子才会有这种行为。可是这个事情是因为爱,父母、叔叔对这个孩子的爱,造成的这种伤害,这种伤害就是因为这个家人,对药物的药性不了解。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让我思考在儿子发生问题之前,有这么多的孩子已经成瘾,为什么没有人出来说?为什么没有这方面的宣传、警示、提醒。家庭里边一个孩子陷入到这种不停地复发的症状当中,这个家庭就毁了,所有的家人的精力、金钱都砸在这个孩子身上。所以我决定,我要去和孩子一起做这个事情,经过多方的努力,我们成立了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

  为了更好地把这个事情做好,我要去了解到底是什么事情引起的伤害。 我们机构在刚成立的时候,有一个社区青少年预防教育的项目的,在去报名参加时,工作人员就拒绝我们说:“吸毒的项目不要到社区去!”我当时非常惊讶,我说:“不是,我们不是做戒毒的,我们是做药物滥用的。”这个工作人员说:“那还不是一样?”他的话当时震住了我,我去翻查资料,赫然发现在国际禁毒公约上就写着:吸毒就是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的滥用,它就是吸毒。麻醉药品包含:阿片类、大麻类和可卡因类这一类的药品。精神药品主要是镇静类、催眠类、中枢兴奋剂、致幻剂、等等这些药品。而我们看,止咳水就是因为含有麻醉药品的成分麻黄碱或可卡因,所以才会导致这些孩子们成瘾。

  吸毒其实就是一种明知道药物里边含有成瘾的成分,而为了追求刺激主动去寻找的一种行为。而药物成瘾是一些无知的青少年和长期的病患,他们因为在对药物无知的状态下,服用了过量的治疗药物而导致的。

  而当时的深圳,因为有一些人,他们价值观的一些变异,居然把向青少年贩卖成瘾性药物这种行为,作为一种暴利的生意来做:在深圳大街小巷的网吧旁边的小卖店里边就公然在出售止咳水;在网络上也有邀约来贩卖止咳水的;还有居然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有人公然背着双肩包,挎着一满挎包的止咳水,在学校旁边骑着摩托车游弋,就是贩卖给上学和放学的学生;还有一些药店,他们为了自己的暴利,当时止咳水已经是处方药,但是他们根本不管这个处方药的管制,孩子来买,不是说买一瓶两瓶,是一件、一件的,几十瓶这样子去卖给这些孩子们;而在医院里边有熟人的,他们也是可以大量地用平价的药价把这个止咳水买出来,在药店里边卖的止咳水是十多块钱,在黑市上是卖几十块钱,甚至接近一百块钱一支,所以有非常大的暴利,这些人他们的消费对象都是无知的青少年学生。而我们很痛心地看到,在世界卫生组织,把对于药物滥用成瘾造成的伤害这种病命名为慢性、复发性、脑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吸毒的人,服用成瘾性药物的人,他们就是反反复复地在做这个行为。

  我们机构成立了之后,刚开始我们是想到学校、社区去开展工作,但是非常难进去。社区是政府的一个基层管理部门,没有政府官员的许可是进不去的。我们在经历了一段在路边发传单的过程之后,在中国慈展会上,我们机构用情景剧的形式,让更多的参会者了解了我们机构在做什么。这个时候深圳龙华新区有一位书记看到我们机构的情景剧,就想起他原来管辖的辖区内,遇到过这样非常困难的案件。他就把我们邀请到他们的社区,让我们去做预防宣传。同时我们到学校的时候,刚开始学校是不愿意让我们进去的,他们觉得这个事情本来孩子们都不知道,你们一说是不是孩子们都懂了。

  我告诉校长:查有关的文献我们发现,吸毒和药物滥用,他的行为跟他了解这个知识是成负相关的,他了解这个知识,这个损伤的程度越高,他发生这种行为的机率就越低。所以我说:“请校长放心,这个事情我们一定是会用最科学的方法来做。”刚好这个时候学校的德育主任,他也曾经遇过,他班级有个男生因为药物滥用,在他的面前晕倒过。所以他跟校长说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跟学生们来讲预防宣传这个课程。

  很多成瘾者的家长,通过我们在社区学校的宣传,了解了我们机构,到我们机构里边来。这些家长们他们都是绝望的,因为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次一次地复发,天天如此,甚至很多孩子问家长要不到钱,刀就架到家长的脖子上。家长说:“我们都是绝望的,我想去杀死这些黑心的店主,我要炸了他们的小店,哪怕一命偿一命,我们也不害怕!”我们跟家长们说:“我们一命偿一命之后,我们的孩子怎么办?这些得病的孩子谁来管?”最后我们取得共识是,一定要让国家立法来管制这种行为。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政府写提案,我们用尽一切方法,终于2015年初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深圳市三百个社区开展社区药品安全宣传民生项目,这些项目就是通过预防教育,让老百姓了解药物的药性,让更多的人避免药物成瘾造成的伤害。

  2015年5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三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将含有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的药品列为二类精神药品管制,一夜之间深圳大街小巷泛滥的止咳药水销声匿迹。就在我来北京的前几天深圳电视台报道了一条新闻,破获了一个庞大的止咳水毒品犯罪集团,举报线索的人就是听过我们讲座的一位中学生。

  六年过去了,我的儿子成为了一位能够独立管理一家NGO机构的机构总干事,我也从一位原来完全不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母亲,成为一位专注家庭治疗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为药物成瘾人士引进人本治疗的公益人士。

  今天我在这里,请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注意身边的药品安全,因为不只是止咳水可以让人成瘾,在今年八月份海峡两岸药物滥用防止高峰会议上,与会专家报告全球发现致瘾设计药物高达四百三十种。在这汹涌的成瘾药物面前,我们呼吁大家,许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未来,远离药瘾之痛!

  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任琳贤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