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08:46 新浪财经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网络融资中心总经理李新彬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网络融资中心总经理李新彬

  新浪财经讯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网络融资中心总经理李新彬出席并发言。其表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融合而不是替代,其次,互联网推动是泛金融不是去中心,最后,网络融资网贷融资发展趋势基本殊途同归,都会走上标准化、常理化,银行互联网如此。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新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个论坛就互联网金融和大家做交流。短短几年,我们见证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所爆发出的惊人力量。也看到了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烦恼,我们期盼着互联网金融能够拥抱美好灿烂的明天。下面我想结合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实践谈谈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走向。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新金融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领域,涵盖支付结算,财富管理和网络融资,互联网企业向金融渗透是沿着一个由基础金融领域向核心腹地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从支付端到资金端再到融资端。与此同时,作为传统金融力量代表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从自助设备到移动银行,从渠道到融资,从技术运用到思维革新,逐步深入。关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由于融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都不相同,我们笼统的比较很难说明什么问题,在这里我想澄清两个观点,第一,两者是融合而不是替代。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融资特殊的风险属性才是金融的本质所在,所以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互相替代的理论争辩,实际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既塑造着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革新着银行传统服务的内涵,两者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势不可当。曾有人推断,互联网金融会在未来构建一个“没有银行的世界”,但是这一切的假设的前提是银行对互联网的天然的排斥,但这个不是事实。银行业是电子化、信息化应用最早的企业。近期国内各家银行都积极通过“互联网+”进行信贷经营管理转型。第二,互联网推动了金融的“泛中心”而不是“去中心”。互联网是否真的“去中心化”?与支付结算和财富管理不同,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的接入,使得融资领域呈现“多中心”或者“泛中心”。目前我们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是自身或借助第三方担保公司等,同时充当着信息中介,资金中介和风险管理的中介,与银行相类似,他们都是信用中介,本质上都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而不是消除信息不对称。所以,至少在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都应该有并行存在的土壤和基础,会在不同细分市场领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在以融资为核心的领域中,我觉得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完善,并不存在取代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关于在标准化与场景化上的关系。从传统银行的网络融资和互联网企业的网贷融资的发展趋势来看,基本上是殊途同归,最终都会走上标准化、场景化。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不妨让我们先看看互联网会给传统信贷经营模式带来怎样的改变。

  互联网的本质是提高信息生成、交互、共享与存储的效率,它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传统融资模式服务效率的提升。大家都知道,银行传统融资风险管控以流程致胜,为了安全性难免会牺牲效率。互联网+信贷,使得客户能够足不出户的直接参与到银行的融资过程之中,也增强了融资的透明度,它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体现了用户主权。我们将此类业务称之为“快贷”。

  互联网对于提升信贷效率的方式,就是标准化信贷。尽管银行内部的信贷流程非常严密,在缺乏互联网信息的情况下,实际上在执行层面上则都变成了非标业务。由于银行内部不同人员、分支机构和偏好、技能等的差异,导致他们对风险的实质把握也不一样的,无论是营销准入还是风险控制都是因人而异。工商银行对能够标准化的信贷业务形成统一的风控标准,力求通过互联网和模型提高效率。

  互联网企业重视极致的客户体验,一直倡导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如果说银行是专业化有余,标准化不足的话,那么互联网金融企业则是标准化过度而专业化不足。其根本原因不是技术导致的,而是在缺乏投资者教育的环境下,部分的互联网企业将所有投资者不加区分地设定为相同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特别是将高风险投资以标准化的方式推荐给了普惠人群。当前,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概念如火如荼,未来新技术的应用固然具有巨大价值,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要把新技术作为创造价值的工具,但也能不迷信于技术概念本身,很多创新概念炒作之后只是一地鸡毛。无论何种融资,都要依靠出借人的专业决策,而不像支付与理财服务依赖客户自身决策,不能完全靠体验致胜。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行业融资风险持续暴露,风险管理仍将继续承压。高歌猛进中的商业模式,如没有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冲击与洗礼,谁都难言笑到最后。当前金融业正在推动这种体验,所以,我依然强调,稳健是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商业化可持续经营的关键。

  第二层含义是互联网提升了客户获得资金的易得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传统银行信贷要看行业、看经营、看管理、看抵押等等,大批客户是不可能达到银行融资准入条件的,而互联网使得社会能够更大维度获取客户信息,进而进行全方位的画像,也使得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判断更加精准,自然也就能打破传统的信贷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业务的准入条件。由于这类主要针对小微和个人群体,我们内部称之为“微贷”。从社会来讲,使更多的人获得了融资,自然也提高了融资的效率。

  融资场景化是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在特定的社交、交易和消费等场景中,各金融机构收集信息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信息也相对真实可靠,更适宜批量化的开展“微贷”类业务。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一大批脱胎于电商平台运营商,包括商品、物流、劳务等平台本身就构建了特定的交易场景,这类企业在各自细分市场中凭借专业化的经营占据了翘楚地位,进而围绕场景开展金融服务,实现了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即使部分纯粹撮合资金供需双方交易的P2P平台,在历经野蛮生长伴随风险高发的阵痛后,也开始转向于场景化的市场。与此同时,银行融资模式也在围绕场景进行重塑,包括自建电商平台、与第三方服务平台及核心企业对接,共同拓展供应链融资等。从银行而言,是标准化和场景化的融合。场景融资尽管需求端具有场景的个性化差异,但是其风险控制与管理则是可以高度的模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本质上则是可以高度标准化的。

  所以,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将由专业化向标准化靠拢,而互联网在融资领域中,则由标准化向制度的专业化靠拢。

  第三部分我想讲讲关于大数据和生态圈的个人想法。

  大家都知道,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金融业应用大数据的本质,主要在于在我们目前国内的信用环境之下解决征信问题。我们现在一方面被各类大数据所包裹,另一方面数据又被事实上的割裂状态所羁绊,真正通往大数据的路途仍然“路阻且长”。银行内部掌握客户的诸多金融数据、电商平台掌握着用户的交易数据和履约数据,社交网络平台掌握着行为数据,政府职能部门掌握着诸多社会管理数据,这些数据至今很多无法实现大批量互联互通。针对这种窘境,很多互联网企业正在探索构建自金融体系。我想说如果是,只有按行业属性或商业模式等维度自发形成细分市场,所谓的自金融生态才是完整的,数据才会更加有效。但如果完全为了融资构建场景,那么实践中很难行得通,同时收集的信息会更加碎片化,这种场景可以融资的量也很有限。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巨头包括银行也在电商领域构建场景,效果显然不是很好。因此,使用数据打造征信,数据必须开放共享,要多维立体,否则数据资产的价值便会黯然失色。正如大家所熟知,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创造了万维网之后,并没有把万维网当做致富的捷径,而是在1994年创建了非盈利性的万维网联盟,邀请微软、网景、苹果、IBM等155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联合研发万维网技术标准化协议,并在2003年宣布无偿提供联盟所有的技术。正式这种开放共享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加速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所以,我们既要构建生态场景美,更要合作共赢。随着近期监管的规范,互联网金融整体上将步入理性增长阶段,我们要摒弃前期跑马圈地的高速扩张的思维定式,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携手合作,实现共赢。一个企业、一个机构的数据和信息往往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与他人共享来丰富数据的维度和形态,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曾经公开了包含50多万用户和17770部电影的在线评分数据。我们只有突破现有的商业思维局限,实现数据的真正连接与共享,才能期待互联网金融的崭新未来。

  在我国,互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相对成熟,但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时间积淀。而在这一点上,银行依然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工商银行积累了长达10年的企业客户违约数据,长达8年的个人客户历史违约数据。这些数据如与社交、交易、监管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就会体现巨大的潜在价值。我们也正在与相关的互联网数据企业、电商平台、大型企业集团、政府相关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意图打破数据鸿沟,构建真正的数据金融生态圈。我也期待能够和各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共赢!

  各位来宾,包容、平等、共享和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真切的期待,无论是传统银行业,还是新兴互联网金融,都会在这一时代大潮中找准定位,在金融普惠的使命中有所作为,共同助力中国经济转型与腾飞!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