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07:58 新浪财经

  “世界创新论坛·国家城市新经济发展市长论坛”(以下简称“世界创新论坛”),2016年12月15日在京成功举办。

  本次世界创新论坛是瞭望周刊社首次联合工业与信息化部旗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一次国际性高端论坛。论坛由世界创新论坛组委会、泛伍利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商业电讯、中关村现代信息消费应用产业技术联盟、安徽省市长协会、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等机构协办。

  举办本次论坛的目的在于聚焦“创新+使命感”行动,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全球富有实践精神的创新榜样和影响力人物,共同推进世界变革。同时充分吸纳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响应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建设制造强国号召,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中国的创新实践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出席论坛,累计6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在上午的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郑新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倪光南及国外科技领域的专家先后发言,畅谈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阐述中国创新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探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

  李毅中介绍,我国科技创新成效瞩目,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亟待加强改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效率尚待改进。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待提升。三是激励创新和转化的体制机制还不顺畅。国家出台了大量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但仍需要进一步落实。

  齐让以《关于建设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做了发言,他介绍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应做好包括技术、知识、国防、区域、中介服务创新五个子体系的建设。应该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推进建设工作,他特别强调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对于建设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对于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郑新立有四个方面的建议,一、以深圳为榜样,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二、培养一大批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三、研究借鉴美国科技领先经验,借鉴美国经验为我所用;四、努力创办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徐滨士和倪光南则分别介绍了再制造和网络信息科技领域的创新趋势,阐述了他们对于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念和想法。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江家、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熊青云、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盛紫瑾、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林辉等企业家代表,就如何提升企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造激励创新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如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话题,进行了对话讨论。

  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园区)和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全面展示创新型城市(园区)、企业的创新成绩,世界创新论坛还对各方权威机构推荐的城市(园区)创新案例和企业创新案例进行征集,推出了“2016年度优秀城市(园区)创新案例”、“2016年度影响力优秀企业创新案例”和“2016年度新锐优秀企业创新案例”,并现场为这些优秀城市(园区)和企业创新案例颁发了证书。

  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也派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活动。

  促进城市创新要素聚集

  瞭望周刊社从201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市长论坛,每届邀请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市长、副市长与国家相关部委领导、著名专家学者、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金融投资家,共同探讨城市发展中的政策性前沿话题,旨在推动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五年来,市长论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引起了城市管理者及城市建设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

  本次世界创新论坛下午的主论坛延续了以往市长论坛的优秀传统,关注城市创新战略的制定,关注全球创新大潮下的城市发展机遇。通过政府、高新技术园区、专家、企业对接的方式,促进城市创新要素聚集,推动城市区域创新中心的建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经济学家徐洪才以《促进产城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体,介绍了产城融合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郑砚农从自己所在领域出发,阐述了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方式。

  肇庆市、亳州市、池州市等城市代表,成都高新区、沈阳沈北国际(中韩)创新产业园区等开发区代表,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硅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在论坛上围绕如何做好城市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如何吸纳全球资源形成创新要素聚集;如何推动创新型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主题,展开了多层次的对话、交流,进行了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布、对接。

  知识产权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世界创新论坛同期还举办了2016制造强国知识产权论坛、中国大视频生态创新高峰论坛、2016互联网创新趋势论坛等分论坛,其中最具特色的是2016制造强国知识产权论坛。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争夺全球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战略性资源。为巩固和扩大知识产权优势,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知识产权运用日渐深化,通过知识产权问题对我国不断施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每年我国和发达国家进行商贸谈判的重要议题。提升中国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得越发重要。201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基于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和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瞭望周刊社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了首届制造强国知识产权论坛。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巡视员卢希在致辞时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有关知识产权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通过实施培育工程,建立了行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促进了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培育了1425家试点企业、358家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和60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形成了以产业主管部门为指导,专业机构为支撑,行业组织、产业联盟为载体,企业广泛参与的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知识产权协同推进格局。他强调,建设制造强国,应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积累和储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构筑竞争优势;推进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服务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从软件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科技与知识产权所副所长张义忠、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主任陆介平等专家,分别就知识产权的最新立法、政策措施与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等5家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高管,在论坛上分享了知识产权运用经验;论坛发布了石墨烯、大数据、大飞机等重点行业领域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相关官员、专家、企业代表、行业组织代表还就协同运用知识产权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等话题,进行了对话交流,汇聚了智慧,凝聚了共识。

  附:世界创新论坛“2016年度优秀城市(园区)创新案例”、“2016年度影响力优秀企业创新案例”、“2016年度新锐优秀企业创新案例”名单。

  一、2016年度优秀城市(园区)创新案例

  1、肇庆市人民政府

  2、阜阳市人民政府

  3、亳州市人民政府

  4、菏泽市人民政府

  5、池州市人民政府

  6、成都高新区

  7、沈阳沈北国际(中韩)创新产业园区

  8、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

  9、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

  10、福州软件园

  二、2016年度影响力优秀企业创新案例

  1、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

  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4、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5、联合睿康集团

  6、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8、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有限公司

  9、上海化工研究院

  三、2016年度新锐优秀企业创新案例

  1、百度糯米

  2、北京中关村领创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3、北京国承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北京进化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5、北京紫晶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6、上海硅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北京荣福华科技有限公司

  8、税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9、吉林省凝羽动画有限公司

  10、佳木斯市远诚集团

  11、冯潇霆体育文化公司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