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10:08 新浪财经
瀚华金控董事长、重庆富民银行董事长张国祥 瀚华金控董事长、重庆富民银行董事长张国祥

  新浪财经讯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瀚华金控董事长、重庆富民银行董事长张国祥出席并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张国祥: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共享经济时代的开放型金融服务”,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主题。“共享”和“开放”都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我们的社会需要“好金融”——好的金融服务、好的金融模式、好的金融机构和好的金融产品。如何推进金融发展,为社会和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我个人认为,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金融才是好金融,不忘初心的金融才是好金融。

  基于此,我谈谈瀚华金融在这方面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金融的初心和创新

  首先,什么是金融的初心? “金之初,性本善。”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融业态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典当,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当时佛教盛行,寺院积累了大量财资。官卿平民可以实物典质,在寺院换取现钱,寺院再将利息继续投入慈善。时称“寺库”、即当铺。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梁武帝,就曾先后四次以自身为质到寺院,让公卿花钱为其“赎身”,“赎身”所用钱财全部捐给寺院做慈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中国寺庙经济盛极一时,从业超过10万人,典当这一最古老的金融业态至今仍然活跃于世。

  1500多年的中国民间金融史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业态必须是建立在救急救穷的初衷上的,是对社会具有正面效用的。金融的公共性,也就是普惠性、公平性和平等性必须被满足,才是我们所认为的“好金融”。好金融应该通过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金融的初心”。

  从金融的初心出发,构建“好金融”还需要不断突破创新。自金融诞生以来,存款、贷款、结算是其三大基础业务。现在金融的负债端也就是存款,出现了众筹这样的新业态;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结算也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来完成,大大提高了速度和效率;只有贷款也就是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因此目前金融创新的大方向,仍然是以互联网化为手段、以资产为核心、以支付结算的效率提高为重点。

  金融创新的第二个方向就是金融跨界化。产融结合、科融结合、城融结合、贸融结合、融融结合……核心思想还是共享和开放,一切可以连接,一切可以跨界,一切可以结合,一切可以延伸。

  金融创新的第三个重要方向就是金融资产的交易和并购,主要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和工具来进行。这个领域的交易量不断增长,政策也在不断开放。

  总体而言,我认为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创新是当今金融的大趋势,但一切金融创新均不应该违背金融的初心。否则金融创新的价值将大大降低。

  金融风险的新压力和新动力

  金融创新、金融开放都会带来金融风险。我认为,风险是金融的本质之一,没有风险不是金融,没有杠杆不是金融,没有规模和信用也不是金融。当然,金融风险有其滞后性、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破坏性比较大。但是金融的风险是可以防范、可以化解和可以承担的。我们需要通过研究金融风险规律,来树立金融创新和发展的信心。

  首先,要防范金融风险,需要提高金融的门槛,包括提高金融资本的质量和提高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这是防范风险的根本办法。我们必须充分重视金融机构的资本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我认为在制度设计上,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机构,都必须设置适当合理的门槛。如果资本不能够给金融带来智慧、带来资源、带来优秀的公司治理,那我认为这不是资本,这只是资金。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单纯的资金没有意义,甚至可能产生破坏性。而在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行中,股东之间的关系、股东和团队的关系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磨合,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保障金融机构坚持初心,不偏离轨道。

  其次,要化解风险,关键在于“时间换空间”。这个概念在座的各位金融从业人士都非常清楚,主要涉及资产、信用的转让、转换和连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时间换空间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来实现。过去中国的票号时代,账期已经是四年。现在的金融风险化解时间至少需要三到五年,这要考验金融机构的战略定力和运营能力。

  最终,风险承担,也就是收益覆盖风险,其实也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概念。金融机构在繁荣期的盈利,必须能够覆盖问题暴露时候的赔付,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能只追求短期利润,也不能只看短期问题。这是我们强调金融机构战略定力的又一个原因。

  由此可见,在金融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中,核心是流动性。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来解决风险转化和收益覆盖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流动性支撑。

  当前,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面临新的压力。一方面存量的风险释放、消化会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新模式不但要加大投入、还会伴生新的风险。这两方面的风险叠加,形成了对金融机构最大的考验。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风险化解新动力的出现,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的工具,包括互联网、资产证券化、以及新政策对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高门槛的开放、新的商业模式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风险化解的动力和能力一定大于压力,相信只要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时间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经过金融风险的历练之后,我们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才会更加智慧和成熟,才更有能力实现更大的可持续性发展。

  好金融的思考和实践

  结合自身30年的金融实践经验,尤其是瀚华12年的普惠金融经验,我在此也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关于“好金融”在机构运营中的实践思考。我将其总结为“一个核心、两个逻辑、三个条件、四个要素、五个关系、六个合力。”

  金融的核心首先是信用。作为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货币和杠杆“无中生有”产生和放大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依托于每一家机构的信用。信用是“无价”的,信用也是“有度”的,需要时间的积累。金融模式的确立、金融机构架构、流程、文化、团队的建立和磨合,均非一日之功。因此在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必须要珍视自己的信用,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金融还有两个逻辑:国家逻辑和市场逻辑。金融有很强的外部性,出了问题最后都是国家买单,包括美国这样主张自由市场的国家也概莫能外,“两房”这样的危机仍然是政府兜底。因此在金融实践中,必须坚持普惠、透明、安全的国家逻辑第一,注重效率和价值的市场逻辑第二,平衡好金融的商业属性和公共属性。

  刚刚我谈到了金融的门槛,金融实际需要三个门槛也就是条件:资本、人才和机制。金融行业毫无疑问是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型的,为什么要加一个机制呢?因为没有好的机制保证,资本和人才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机制是“1”,人才、资本,乃至文化、技术都是“0”。找到一个正向、合理、符合机构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的机制是需要时间和磨合的,俗话说“赚钱容易分钱难”,金融机构的决策者需要在机制设计上花更多的时间。

  金融的四个要素:杠杆、风险、规模和效率相当于汽车的四个轮子,互相影响和牵制,缺一不可。比如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杠杆上不去,规模出不来。因此这辆汽车需要一个优秀的驾驶员,也就是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决策者需要根据机构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能沉迷于过去成绩,也不要照搬外来的案例。

  要做好金融机构,还需要处理五个关系:用户、团队、股东、同业、监管。我们需要知道“用户是谁?如何为用户服务?”“团队是谁?怎么形成合力?”股东、同业、监管则共同构成了金融机构的外部生态,只有协调处理好这些关系,金融机构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好的金融机构还需要六个合力。业态要“综合”而丰富,风险控制水平才能提高,收益才能提高;资本要“混合”,必须找到能够带来智慧、产业和公司治理改善的优秀资本,没有资本只玩资金是做不好金融的;技术方面要做到线上和线下“融合”;与产业要“结合”,包括产融结合、贸融结合、科融结合、融融结合、政融结合……;对资源要“整合”,不能自弹自唱;股权、债权、交易等各种金融工具要“组合”,信用才可以连接和延伸。

  目前,整个金融行业仍然处于转型关键期。一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和新方位,对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新的工具和业态也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我们始终相信,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坚持创新,金融才会更有价值,社会才会更美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