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16:13 新浪财经
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原德意志银行亚太地区投行执行主编 蔡洪平(新浪财经李彦丽 摄)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原德意志银行亚太地区投行执行主编 蔡洪平(新浪财经李彦丽 摄)

  新浪财经讯 12月11日消息,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今日在海南三亚海棠湾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变局下的包容成长”。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原德意志银行亚太地区投行执行主席蔡洪平在论坛上表示,最近有一大部分对外投资是套利型的,还有一类都担心人民币要贬值,想方设法转移资产,这个潮流非常厉害,使得很多投资都很盲目。

  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看来是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要升级,产能又过剩,资本也过剩。在过去15年我看了五类中国的投资并购,第一大的是资源类,很成功,因为我们缺资源,但可惜的是,我们投完以后价格就降下来了,从估值角度是下降的,但方向是对的。

  第二类是产品输出型的,有一部分是盈利性,市场占有性的,还包括一些套利性的。最近两年比较乱,各个行业都有,出价也非常狠,很多中国的企业在报纸上叫买断全球,这带来了国外的担心,也带来了价格的增长。比如巴黎机场,都是中文广播,中文字,我以为在北京机场呢,我们国人花了多少美元才买来多少待遇。

  蔡洪平提醒中国走出去的企业,由资源并购型转向现在的技术并购型,它不是一个资本驱动,而是一个技术互动的对接,文化的对接,文明的对接,管理层之间信任的对接,这些绝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希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产业走出去不是资本的对接,有些项目真不在乎你的钱。

  他最后建议:第一,除了宣传“一带一路”以外,别的基金,产业基金、战略型基金,最好不要宣布我是什么什么战略。如果是战略型的基金或者什么投资体,到海外收购的时候,他认为你不是为了盈利来的,是为了战略来的,他们会有特别严格的审查。

  第二,无论战略型还是什么样,一定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一定要坚持盈利原则,让他感觉你收购是为了盈利,为了发展,不要一讲战略就不讲盈利。

  第三,在收购过程中,不一定要很大的,可以看一些研发中心,我们看华为是怎么做的,当然有些中小企业,也是我们要看的。

  但这一切都需要准备好,你准备好跟他对接了吗,你准备好管理层对你的信任吗,因为技术都和人挂在一起。记住,绝对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能够实现的,而是你的文明程度,信任程度,对法律的意识。希望在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实现文明的对接。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