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12:47 新浪财经
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 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

  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办的“2016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于2016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出席并发表演讲。

  她认为,在政府引导下的市场选择是最佳的能源选择方式。针对煤炭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谁将成为主力能源的争论,李雅兰认为,从高碳到低碳和可再生能源共存的,或者说无碳可再生能源共同的中间路线,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咱们国家的最高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持续关注能源转型的问题,而且我确实这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很有吸引力,今天把IEF的孙贤胜秘书长和IEA的涂建军先生都请到了我们的论坛,包括国内的很多智库、大学、企业,政府的能源界的高端的人员,都请来了,我们觉得讨论这个话题非常的有意义。

  那么,我想给大家汇报的题目叫做天然气是中国能源转型中市场的首选。那么,我要介绍的大概有这么几个观点,一个是中国的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第二个是政府和市场共同选择能源的转型方式。第三个是天然气是可获得,可负担,可持续,清洁低碳,是中国能源转型中的市场的首选。第四个,因为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是我们天然气行业的上中下游的不同的产业链中的主体。那么我也想呼吁我们作为天然气行业大家应该共同努力,来承担起我们的历史责任。

  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因为时间比较晚了,我就比较简单的把这个意思介绍一下。中国能源结构,我觉得大家从图上看得清楚,我们煤炭的比例占到了接近64%,应该说我们的能源结构落后发达国家一个时代,我们的能源结构跟我们的发展阶段是不同步的。大家从这张图里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在煤炭,在中国消耗了接近40亿吨煤炭里面我们的消费结构里,钢铁、建材、化工、发电、热电联产和天然气的采暖和商业。我认为其实我们要进行能源转型,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煤炭全部的转换成天然气,但是我觉得在热电联产采暖及商业的这部分,这两项加起来,占到总量的29%左右,这个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突破点,把这一部分因为靠近城市端和用户的需求侧,这个部分尽可能的改变成清洁能源是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

  排放工作的数据都有,我觉得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实际上在能源使用上也不能太任性。这是一个能效问题,这里不多说了,污染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张图片其实每次看到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能源从业者我们都觉得很汗颜,也很无奈。

  第二个我想介绍的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来选择能源转型方式,确实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该选谁的问题,我们大家有很多的争论,上午在李仰哲局长包括和李伟主任的介绍中大家都提到了,到底谁是主力能源。我们觉得主要有两种这样的声音,观点,一种观点是继续捍卫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我觉得他们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我们的供应安全和我们的从业人员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应该是继续让煤炭成为我们的主力能源。技术角度,也有人提出来清洁煤的技术能够达到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水平。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另外一种观点要摒弃一切化石能源,一步跨入全面可再生能源时代,这个里面确实觉得天然气也是化石能源,也是要竖起烟囱的,也要冒白烟的,也可能会产生温室气体,我们应该直接一步到零排放可再生能源,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是有能力替代这种化石能源的。

  那么能源选择的方式,确实需要非常的慎重,我们觉得既不能太保守,也不能过于激进,我们确实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我们一个方面克服发展的惯性,既要抱着高碳能源不放的思维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另外一个方面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用能方式的转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我们觉得从高碳到低碳和可再生能源共存的,或者是说无碳可再生能源共同的中间路线,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选择。那么未来化石能源还将占据全球的主力能源的地位。那么,BP曾经预测到2035年的时候,化石能源还依然占有80%的份额。

  那么,IEA也预测,2030年的时候,天然气会成为世界的第一大主力能源。

  对转型方式的分歧,我觉得各种能源有它们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存在。能源转型中明确如何选择才能够解决好该选谁的问题。我们觉得如何选,实际上应该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来起作用,才能够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那么,政府作为一个无形的手,在推动能源转型中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政策推动方面,怎么有一个倡导性的,有政策引导,包括像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的研究的白皮书,这些实际上都是从政府的层面给予一些政策的引导,包括了资金的支持,市场的导向和市场的监管。市场确实是能源转型的直接推动者,市场规律决定了能源市场上供给充足,价格可负担的商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的作用也在于优胜劣汰,也在于降本增效。

  那么在政府引导下的市场选择,我们认为是最佳的能源选择方式。我觉得政府在能源选择转型过程中确实具有很强的全局性,长远性,既顾及经济环境,现实与长远,安全与效益,纯粹的市场确实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引导下的市场选择才是能源选择的最佳方式。

  天然气是能源的首选,在全球天然气资源现在非常的丰富,上午韩院士也提到了中国的天然气的依存度到底是多少,涉及到能源安全的问题。其实,我个人倒觉得,我有这样的一个看法,天然气如果只从一个国家,一个点来供应,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不安全的,但是现在全球具备天然气资源出口能力的国家,非常之多,像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东的伊朗、卡塔尔等等国家都有能源出口的能力,现在应该说可以获得多元的天然气供应,包括从能源品种来说,天然气品种来说,常规气、页岩气、煤层气都在我们整个系列里面,包括了液化天然气的贸易形式也使得我们的天然气供应更加灵活和便利。

  大家也都知道像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大概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这里面有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个区域像给中国预留的能源基地。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我觉得除了供应中国之外,没有其他的地方可去,日本和韩国在总量需求上是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个区域里面俄罗斯也没有任何的消费。如果我们把这个天然气拿来之后,实际上对我们的供应是非常有利的。现在应该说在全球天然气资源里面,完全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那么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应该说天然气的价格会持续的维持在较低水平。

  那么,上午大家也都提到了天然气应该说是可再生能源的一个最佳的合作伙伴。那么从天然气发展来说,在中国有市场,也有示范。市场的事情我不说了,现在我介绍一下北京天然气的发展,北京天然气的发展,我们经过了十几年这样的历程,我们从1.3亿立方米,今年我们要达到一百六十亿立方米,那么,一天的最高用气量会超过一亿立方米。那么,今年北京市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的消费城市,那么在北京的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已经占到了22%的一个比例。那么到2020年的时候,将超过32%,北京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气源,多点供应,多种形式的一个供气局面。大家可能,包括我还回到天然气安全的角度来说,觉得天然气供应,因为我们对外依存度高,所以天然气的供应非常不安全。那么,其实有的时候,我也在跟我们的市领导探讨这件事,在十几年前,北京市以煤炭为主的时候,每年的九十月份我们市领导要兵分多路去山西、内蒙、不同的煤炭生产企业去调煤,同时还有一路人马去铁道部去调火车的运力,目的是为了保证北京的能源供应。

  天然气发展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除了在2005年的时候北京确实出现了一次气荒之后,在每次供应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的市领导很少去出面协调天然气资源。这样的一个结果其实我就是说到底哪一个是更安全的,哪一个是不安全的,大家可能应该听得比较清楚了。

  当然了,对环境的贡献我就不细说了。

  北京天然气发展的经验,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北京市政府旗帜鲜明的提倡天然气的发展。推动天然气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天然气发展的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应该说对天然气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推动政策,我们能源结构改善过程中替代燃煤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从散煤开始,从小吨位的锅炉开始开始,到大吨位的,到电厂,逐步改造,市中心开始扩展到四环、五环、六环,现在到郊区,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农村地区的燃煤改成清洁资源。

  最近几年我们测算了一下,在北京地区按照我们的气价和北京的煤价,北京的土地成本这样综合算下来,北京的煤炭的供暖价格应该是25块钱左右,用天然气采暖的价格30块钱左右,如果用电采暖的价格是大概49。这个天然气采暖实际上还是指集中供暖,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个形式,随着天然气清洁能源,很便利的通到每家每户,如果我们使用一种分布式的能源形式,天然气采暖要远远低于这个价格。

  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就是说企业自身的努力,让天然气发展更加有竞争力,北京燃气也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自身也是一直在进行市场的拓展工作,所以我们北京燃气的供气,从上游买来的价格到我们卖出去的价格,我们的价差只有4毛多钱,实际上我们运行着两万多公里的管线。带着五百多万用户,同时还有若干个电厂和几万台燃气锅炉在这里,应该说这样的一个价差在全国来说都是有竞争力的,这个里面应该说规模效益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企业自身的自我约束,自我的控制成本的意识在这里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按照原来的老规范标准,在我们万多燃气管线需要运行,五百多万用户需要进行服务的时候,我们的职工人数需要大约三万人,实际上北京燃气有六千到七千人这样的规模。这个成本的下降应该说我们让利于用户,间接推动了北京市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天然气发展面临的问题,其实现在天然气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一些体制上的问题,我觉得硬件条件来说,或者物理层面来说,一个方面是我们的基础设施确实不是很完善,中国现在有的天然气管网的长度只有70万公里,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那么我们的人均管网长度只有0.5米,美国是大概11.2米,世界平均水平也比我们高一倍,欧洲的水平比我们高四倍这样的水平。我觉得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那么开展双创工作,其实我觉得要从传统的这样一个经济结构转换成这样高端的一个经济结构,是需要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了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会对我们拉动内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这里其实只是说到一个天然气的数据,如果我们把基础设施像水、上水、下水、热力等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包括了我们应该发展的这样一个程度和我们真正现实之间的差距,把这个数据拿出来的话,我想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一个投资的需求。这对我们拉动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贡献,我觉得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也提供了一些建议,也供我们的国务院发展中心来参考,希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能够把这样的一种观点来供我们国家决策的时候提供出来。

  另外一个方面天然气发展的问题是我们的储气能力不足的问题,确实让用户不敢消费,在全球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的时候,为什么还会出现气荒,其实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储存能力不足。中国的现有的储气能力是五十亿立方米,占我们年消费量的2.5%,美国的储气能力占换年消费量的24%,欧洲国家大概是占到了27%,这样一种结构其实确实会出现全球天然气供应丰富,中国在春夏秋三季天然气资源供大于求,滞销的情况下,中国还会出现阶段性的气荒的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我们天然气行业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点。也是一个特别需要大家关注的一个点。因为,如果说时断时续的气荒或者是说某次出现气荒影响的是政府包括市场对天然气使用方面的信心,也是让政府下决心,市场下决心进行一个煤改气的一个不敢想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里面其实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建设是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三个问题,确实天然气价格跟我们的传统能源比较,确实还有一些偏高的地方。当然,我介绍,我觉得像北京跟煤炭相比,应该说还算是可以承受的,但是确实有一些地区,像上午李局长介绍的省管网的这个部分成本比较高,或者是说把整个天然气产业链条切分得太细了。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收益,形成不了规模效应,所以让很多的用户,很多的企业消费不起天然气。

  第四点是我们上下游确实还没有形成合力。大家确实有这种资源垄断,因为我们毕竟从资源短缺的时候过来的,天然气原来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我觉得整个天然气行业,我们形成了一种垄断思维,也有一些垄断的成本在里面,影响了我们的天然气的竞争力,同时上下游的话语权也不平等。直接面对市场的下游企业在资源配置,定价权方面一直处在一个劣势,影响了市场的拓展。同时上下游为了争夺大用户也形成了一些内耗,今天我想在座的可能也有我们三桶油的很多领袖,三我们确实听到很多的声音,上游成本很低,上游做了很多的工作,下游暴利,下游垄断,我们要直供,下游的问题太多了,我们要进入下游。

  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一个局面,这样的一种呼声真的对我们整个天然气行业没有任何的益处,上游有上游的问题,下游有下游的矛盾,我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共同团结起来推动行业的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不是天然气行业内部自己做内耗的工作。

  那么最后我想介绍几个关于天然气发展的建议。一个建议是明确天然气在中国能源转型中的定位,刚才在下面的时候,我也和李伟主任沟通,其实我觉得关于天然气发展方面,国家能源局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推出来天然气利用政策,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推动车用燃气的发展等等方面,我觉得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我们业界认为的天然气应该达到的水平。确实我觉得现在我们的呼吁应该把这些,我们在业界形成的共识能够变成一个国家政策,从国家,国务院的层面上,从国家的层面上来把天然气的定位定清楚,如果说我们没有定清楚的话,再往下发展确实很困难,其实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像我们的车用气这个方面,电动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那么大张旗鼓的在推动,虽然技术上有很多的问题,市场上接受起来的难度很大,但是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舆论氛围,大家要去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天然气汽车经济、安全、可负担,市场也很成熟,技术也很成熟,但是为什么我们发展不起来。我觉得确实缺少国家一个非常清晰的、明确的政策。如果说有了这个明确的政策之后,其实发展起来会非常好的,包括分布式能源。其实分布式能源发展,刚才韩院士也说了,像我们北京一直也在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一个和可再生能源结合的很好的一种方式。解决可再生能源不连续,不稳定的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推动起来我觉得业内人士,包括下午有一些专家也会涉及到这一点,我们推动起来非常的艰难。我觉得缺少在国家层面上的一个比较强制的规定。能源局,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缺少政策的支持,推动起来非常的难。所以我们建议作为我们这个论坛,如果说能够形成一定的共识,把我们的呼吁能够上升到国家层面,可能会更好。

  第二个建议是我们作为天然气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要转变思维,强化危机意识,强化竞争意识,转变我们在资源短缺的时候所形成的高成本的思维。

  第三个其实差不多,第四个是希望增加政策引导,企业跟进,加强基础设施和企业调峰能力的建设。第五个是希望进一步理顺价格机制,加强监管,发挥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的价格调整机制,实际上按照价格法是这样的,就是说上游的价格是由国家来制定的,下游的价格是由地方政府来制定。但是地方政府要制定价格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听证会的程序。上游是不需要通过听证会的,会形成一个上下游不同步的问题,也就是说上游和下游的价格调整机制不一样,造成的这样两个调整机制,一个时间上不同步,另外是最后的结论可能不同步。在这样的不同步的情况下,我觉得很难的让天然气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应该理顺这个价格联动机制。那么推动天然气调峰储气的价格改革,加强坚强,发挥天然气的作用。

  最后我希望在面向全面小康的中国社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我觉得我们也坚信天然气是中国能源转型中市场的首选,也会是中国的一个主力能源,我觉得天然气行业也能够通过我们自身的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提高天然气的竞争力,我们承担起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责任,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任琳贤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