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9日10:51 新浪财经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殷久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殷久勇

  新浪财经讯 “2016金融时报年会”于12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殷久勇出席并演讲。他表示,政策性的银行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大有可为,农业、农村的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银行,实质就是国家利用政策银行的杠杆,它是一个补短板的银行,所以政策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供给侧结构高度契合。

  以下为演讲实录:

  十分荣幸能够参加2016金融时报的年会,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助力供给侧改革,培育增长新动能”的话题。我十分高兴的是采访发展银行的党委书记刑早忠同志,虽然是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访谈,但是落脚点是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三农发展。这本身就是农发行助推供给侧改革的宣言。

  借此机会我主要讲四个观点。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经验又是挑战。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市情国情做出了供给侧改革重大的举措,确定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实施了“三去一降一补”,给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资产结构的调整,甚至还有不良资产的上升。银行业将受到严重的考验,传统的模式面临着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非常明显,发觉传统模式供给侧的潜力和空间确实不如以前,而金融服务作为全社会供给的短板愈发明显的表现出来,同时我们看到供给侧结构的实质,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校正供需结构的错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从而扩大有效供给改善有效的配制,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提升全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新经济、新动能也将不断的荣生,这将给金融业优化业务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融业应该主动适应这一趋势,抓住机遇在助推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二,政策性的银行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大有可为。农业、农村的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银行,我理解的政策银行的实质就是国家利用政策银行的杠杆,它是一个补短板的银行,所以政策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供给侧结构高度契合,近年来,随着我们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粮食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年年增长,但也要看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近期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其核心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具体的任务上来看,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农村,城乡统筹等各个层面,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装备制造的升级、农业技术研发的推广、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各个纬度所需的资金十分庞大,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需求和遵循银行规律,三位一体的职能地位,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自身的努力补齐三农的短板,发挥调节作用,这是农发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农发行的义务发展的广阔蓝海。

  第三,农发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一共是四个方面。

  全力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饭碗,农发行坚持把支持粮食收储作为重之重,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作为支持大宗农产品的收储的骨干和支柱银行,我们每年贷款支持了粮食收储量占到全国商品量的60%以上。但是当前个别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等,库存积压粮食的储蓄量明显超过了合理的水平,而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调结构去库存,农发行通过信贷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粮食等中小农产品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不断完善,助力形成合理的粮食和农产品的供需机构。到今年的10月末,农发粮棉油1.6万亿,同比我们收储下降了14%,这一些正是说明,我们助推粮食农产品的去库存的进展取得了效果。

  全力赋予脱贫攻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农发行强化政治担当、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全顾,我们做出了全行扶贫,全面扶贫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做金融机构、扶贫的先锋主力和模范,这也是农发行对全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通过今年的工作,我们在全国金融机构里面实现了六个率先,率先在全国的金融系统,成立了扶贫金融事业部,率先实现了扶贫地区的金融机构,就是农发行金融机构的全覆盖,率先实现了金融扶贫的五年规划,率先发行了扶贫专项金融债。率先创建了全国扶贫金融县区。到今年的10月末,我们农发行(在)贫困地区的贷款达到了1万亿,比年初增幅(增长)了25%,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全社会的赞许和肯定,也感谢金融时报报农发行评选为“年度最佳扶贫攻坚的银行”。

  全力赋予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的主要短板就是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农发行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季的概念,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通过支持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支持农业的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支持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支持农村流动体系的建设,促进现代农产品的发展,基本上构建服务现代化农业的信贷产品服务体系。为农业强基固本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到10月末,我们专门用于农业现代化的贷款近千亿元,有效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支持引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全力赋予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全员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农发行着力弥补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短板,加力促进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在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内,大力支持水利、棚户区改造、农村公路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到10月末我们这方面贷款7500亿,我们以支持棚户区改造为例,目前我们农发行大部分都是实行的货币化安置,这种货币化安置的结果就有效帮助化解了当前房地产的库存压力助推去库存。同时,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我们使用了PSL资金,实现了优惠利率按照保本为利来合理定价,有效的帮助企业和政府降低了融资成本,实现了全杠杆的目的。

  可以说目前农发行每一项融资业务的发展,都在助推供给侧改革发挥了多方面的效力。

  创新是助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这一点刚才华融赖小民董事长所讲,金融业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当前调结构促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面对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等诸多挑战,金融业紧紧依靠传统的规模扩张,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创新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业的创新,应该以时代之先通过全方位深层次服务于信息化、新型和农业化的四化,服务新服务、新基础、新业态四新经济在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助推我国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的核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农发行20多年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无不来自于新的金融产品的研发,新的业务领域的扩展,新的发展模式的应用和新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已经深深的融入我们农发行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农发行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我们继续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发挥政策银行的优势,引领社会资金回流三农,补齐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短板,也实现我们自身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