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3日12:35 新浪财经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2016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主席湛毅青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2016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主席湛毅青

  新浪财经讯 12月3日至4日,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张培刚发展研究院承办、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协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将在武汉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经济学科负责人和经济学者共700余人将在两天里通过演讲、论坛等形式聚焦经济学学术前沿,剖析经济学热点问题,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2016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主席湛毅青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致辞,希望本次中国经济学年会汇聚众多海外内经济学人才的才智,从经济观察,围绕中国重大经济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以下为演讲实录:

  湛毅青:尊敬的海闻理事长、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国高校经济学科的专家学者汇聚东湖之滨喻家山下,隆重举行第十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使这个隆冬时节变得春意融融。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对出席年会的全体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我校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借这个机会,我简单的向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海外的朋友介绍一下华中科技大学。

  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2000年三校合并而来。关于我校,我想用几个“三”来介绍。

  按照丁烈云校长的说法,第一个三是三学,即学者、学术、学生;具体来说,我们是关爱学生,服务学者,崇尚学术。

  而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学校的发展又有着三个阶段,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们是强基础的阶段,从2020年到2030年我们是上水平的阶段,从2030年到本世纪中叶是我们登高峰的阶段。

  从学校目前的办学特色来说,我们有三个学科,在第三轮的学科评估里面是排第一的,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和公共卫生,充分体现了我们工医为主的特色,不过这几年我们的文科和理科发展的势头也很不错。

  那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有三大特色,一是学在华科大,这是我们的学风。还有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个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也是一面旗帜。另外是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块还是很有特色,比方说大家现在每天用手机的微信的创始人,张晓龙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比如说我们平时看视频用的pptv,它的创始人姚欣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它的第一版还是在大学期间开发的。

  从科学研究来说,可能最大的特色是我们的平台,我们有三颗明珠,一个是国家光电实验室,另外我们还有两个大项目,一个是强磁场,在2014年底验收的时候,当时在全球排第三,亚洲排第一,目前我们的强磁场正在争取全球第一。精密重力科学测量也是一个大科学平台,已经立项。

  从社会服务来说,我们有三家上市企业,另外还有三家附属医院。简单地用几个“三”把学校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有一点印象。

  总之,我们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方面也在迈出结实的步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校推动实现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率先在全国理工科背景的大学中办文科。

  从1981年开始,我校经济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一个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到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的跨越。在张培刚先生和林少宫先生等老一辈大师的开创引领下,形成了以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位鲜明特色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完整学科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校友,如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石寿永、徐滇庆、巴曙松等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经济学家群现象”。近年来以两篇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为代表的学术型人才辈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校经济学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华中品牌”的办学模式。今天,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我校传经送宝,也是我们向兄弟学校学习的好机会,欢迎大家对我校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借助这次年会,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一步聚焦中国问题,提炼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用中国理论创新解决中国问题,实现好经济学科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努力创造出影响时代发展的新思想与新理论,为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做出新贡献。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动能转换”、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跨越的关键时期,也面临宏观经济下行、经济体制机制亟待深化改革的众多挑战。本次中国经济学年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汇聚众多海内外经济同仁的才智,从各自的专业观察和研究视角,围绕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经济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我相信,通过本次年会大会论坛、系列讲座和50多场小型研讨,必将产生许多思想的火花和独到的见解,必将推动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深化,也并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祝各位专家在汉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预祝第十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