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14:10 新浪财经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标准处处长徐华荣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标准处处长徐华荣

  新浪财经讯 “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于2016年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标准处处长徐华荣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首先想问一下徐处,报告里面提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现在急需的这个标准,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徐华荣:那么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想把我们工作的一些进展情况和基本的一些考虑跟大家共享一下。我们目前标准的工作已经是启动了,项目组也都已经分别成立了,并且我们项目组已经是开展了一些调研,我想今天在座的特别是我们这个互动论坛上的在座的各位老总,其实我们项目组也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过一个相关的情况。第二个就是项目组实际上也做了一些关于我们目前在用的包装用品的一些质量检测。因为只有在目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然后才能够做好我们标准的制定,这是我们的一个进展情况,我想就是关于标准这个过程,目前这个标准的制定在不断地深入和推进中,主要是有三点基本的考虑,也是想跟大家一块讨论。

  第一个主要的标准:第一个是绿色化,第二个是简约化,第三个是相关利用循环化,就是三个目标。具体就是在我们的标准设计上,其实也都有一些考虑。比如说我们这个快递包装用品来讲,大家都知道原来的包装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封套的部分是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它能够循环使用。第二个方面提升我们的包装箱也是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实我们要简约化,刚才有专家也都提到了,能够使用更轻的材料,在不影响使用,保证指标的体系上能不能轻量化,我想这是第一个基本的考虑。第二个我们想这个标准尽量扩大一些,实际上我们今天在这个论坛上可以看得到就是说菜鸟更多的是在我们的这个包装袋上,而我们这次实际上不仅仅是包装袋,实际上我们包括了封套,包括了包装箱,包括包装袋,大家没有提到的像刚才提到的胶带,我们专家也正在做。其实像我们企业内部用的一些总袋的东西,大的袋子我们也在做。我想给大家一个信息:我们做的标准是体系化的。

  第三个考虑我们想说标准的制定还是要考虑绿色发展的一个需要和现实的情况。我觉得是这样的,我也注意到其实今天可能这个论坛,可能专家各位学者,发言得多一点,企业发言少一些,而企业我们是最关注的。所以,我们在做标准的时候,目前我觉得应该说我们第一个方面可能通过前期一些样品的检测,发现一些有害的物质,我们第一个方面需要对这些物质做一个严格的界定就是限量。第二个方面就是简约方面,企业也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我先回答到这里。

  主持人:想问一下,其实刚才菜鸟徐总也提到了希望推一个强制标准,强制标准我们现在有一个考虑吗?或者说会不会一下子让我们企业压力很大?

  徐华荣:这个确实如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上我们也希望大家希望能够让企业有更大的执行效果,实际上就是说这一块我们在想,就是我希望做一个强制性的要求,不能够有增量的要求,但是在可降解方面,我们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我觉得我们会推出一系列的标准供大家选择使用。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咱们现在有时间线了吗?

  徐华荣:其实对自己来讲是有时间线的,但是大家知道,国标制定不在国家邮政局而是在国家标准委,现在目前我讲,如果是明年能出来应该是我们期望的一个时间线,我们希望能够明年。

  主持人:那我们共同期待。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