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15:00 新浪财经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

  由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论坛组委会主办的“首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于2016年10月15日在河北野三坡举行,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出席并发言。

  徐冠华指出,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科技创新尖子人才不足。

  他认为,虽然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以获得诺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标,但是中国诺奖的缺乏影射了中国尖子人才的缺乏。“中国国家GDP赶上美国是迟早的是,但是综合国力要赶上美国,没有科技创新和人才积累是不可能的事。”

  其指出,中国科技创新落后,尖端创新人才缺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计划经济思维仍然存在,支撑创新驱动的市场化环境仍不完善。他表示,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而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中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靠政府干预,只有通过市场,通过市场竞争的选择才能统一起来。

  二是鼓励创新弘扬自信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资金、设备和技术,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科技创新中,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选择的不少项目都是国外已经做过的,习惯于拒绝专家讨论中有争议的项目,排斥国外没有先例的研究,这实质上就是对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不自信。

  针对以上情况,具体该怎么处理?

  徐冠华建议,首先应该增加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力度,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徐冠华谈到,目前中国对科技基础研究的投入太低了,并且孩子啊不断下降。1995-2006年所占比重在5.0%-6.0%,但自从2006年后逐步西下降,至2012年仅为4.8%。但与此相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及日韩等国该比重一般在15%以上,美国1989-2011年平均占比为17.3%,法国2010年为26.3%,韩国2010年为18.2%,俄罗斯2010为19.6%。

  其次在管理方面,需要按照科学技术的规律管理科学技术。首先要知道,科学技术是原始性创新,需要长期积累,但一旦成功将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另外,徐冠华也表示,也不能用管理经济和工程的办法来管理科学技术。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限购之后房贷还会不会快速增长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个人住房贷款更快地实现买房梦,更好地改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要科学使用贷款等手段,将个人和家庭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一般而言,每月还款本息总和不宜超过月收入的50%,最好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

IMF为何调高中国GDP预测

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和IMF所作的“美国经济将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的预测两相呼应,导致这样的判断在西方大行其道。然而,10月初IMF自己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却无可置疑地证明,IMF年初的这些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港股市场将迎来持续投资机会

随着深港通的推出,沪港深三地统一大市场即将建立,机构投资者将迎来极佳的投资机遇。在国内流动性充裕、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内地大量资金将加速南下,港股市场短中期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用债转股国企混改可一箭三雕

债转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以债转股的形式实现国企混改是一箭三雕的举措,既推动了国企改革,又降低了经济的杠杆率,而且还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