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15:39 新浪综合

  中国改写引领“发展经济学”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放眼人类有关发展的理论学说,由于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出现,开辟了新的境界。

  文/山旭

  同是在战后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政治上走向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有的仍为贫穷所困而有的奔向富裕?为什么有的深受发达经济体的干扰而衰退,有的却可以快速崛起并行稳致远?

  探讨人类从贫困到富裕的方法和路径,是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最主要的使命。上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个话题集中为广大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个目标在中国被生动地表述为“脱贫致富”以及“小康”等具体要求。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包括一些民族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内,不少人仍认为存在无法彻底摆脱不发达状态的情况。也就是,对于 “第三世界”国家而言,只能使富裕群体相对扩大,而可能无法改变贫穷人口占主体的历史状况。他们认为,极端贫困人口始终将在全体国民中占显著比例。

  在这些悲观主义者看来,一个拥有较大人口的经济落后国家,不太可能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比如100年内——解决一系列发展问题:生产率水平低下,人口增长率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市场发育迟缓,市场体系不健全,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地位等等。

  所有这些,最终反映为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如住房短缺、卫生保健水平差、受教育程度低、预期寿命和预期工作年限低等等。

  这种论调,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一个新的实践所质疑,在新世纪后开始更被大多数人抛弃,在最近“很不平凡的5年”被彻底证伪。就在此期间,中国成功探索并积极解决人类史上最大的一项发展任务:13亿多人口的发展问题。每年千万级别规模的人口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指日可待。

  这说明,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通过民族独立完成“站起来”,通过制度、资源等优势实现“富起来”,也可以像主要发达国家一样“强起来”。关键是选择什么道路。这正是最近5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着力解决的“终极发展问题”。放眼人类有关发展的理论学说,由于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出现,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认识这5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有改革开放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础和经验,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巨大创新创造,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促进了中国的持续发展,也构成了解决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中国贡献,越来越多的国家因此而振奋,从中得到启示并引为借鉴。

  中国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砥砺奋进,是在为这个星球上庞大人口的国家探索福祉,是中国自身的使命,也是在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具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

  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社会分层机构、社会制度和文化等必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本身也包含了社会的不断转型和进步。这说明了也正是全面深化改革为何必须“全面”,以及“四个全面”为何必须作为整体战略布局的一个原因。

  走过很不平凡的5年,中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中国迎来了新的高光时刻。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