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5日17:44 小康

  “Boss”如何直聘?

  招聘这件事的核心犹如“大哥找小弟干活,小弟找大哥吃肉”。把有需求的双方撮合到一起,就是一个招聘产品的本分。Boss直聘CEO赵鹏预测,未来招聘平台的趋势定是基于收集双方数据后的精准撮合

  文|《小康》记者 袁帅

  近日,腾讯互娱、阿里影业、爱奇艺等BAT系明星公司,以及米果文化、快看漫画和秒拍等数十家泛文娱行业一线公司齐聚“大文娱抢人节”。如此大规模的泛娱乐产业人才招募活动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目光,上线本次活动的网络平台Boss直聘也因此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直击信息对等

  1997年,智联招聘成立;2008年,大街网问世;2011年,猎聘网上线。至此,国内招聘平台三足鼎立之势基本形成,为何还会半路杀出个Boss直聘?Boss直聘CEO赵鹏对此直言不讳:“市面上应该有专为牛人和企业管理者之间搭建的高效沟通、信息对等的平台。”

  今天的Boss直聘脱胎于昨日的“看准网”。3年前,赵鹏团队收购职场交流社区网站分智网,后改名看准网,定位职场的“大众点评”,旨在解决招聘求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位置不对等的问题。由于是创业公司,起步初期的看准网面临招不到人的窘境。“一家做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自己招不到人,就好像开餐厅的到了饭点要订外卖一样,是件很伤兄弟们士气的事情。”忆往昔,赵鹏无奈地说道。于是他开始思考,招聘服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赵鹏发觉,招聘这件事的核心犹如“大哥找小弟干活,小弟找大哥吃肉”。把有需求的双方撮合到一起,就是一个招聘产品的本分。而当时无论是老牌的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还是后起之秀猎聘网,都是典型的首页全广告模式,且均通过阻断求职者联系方式等信息来“强行”收费。赵鹏意识到,这将是Boss直聘切入市场的突破点——直击信息对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Boss直聘提出了去猎头化、中介化,直接采用MDD,即“移动+数据+直聘”(Mobile+Data+Direcruit)的战略思路。“移动”指明了客户端将是Boss直聘的主战场,借助移动互联网在用户增长和场景开拓方面的红利,Boss直聘希望把原本只能通过电脑修改、投递简历的行为转变为可随时随地发生的招聘过程,通过对老板、业务部门、HR及求职者的多方覆盖,来增加招聘产品的使用频次和扩大用户范围。

  与此同时,Boss直聘试图将以往的“看到职位感兴趣、简历投递、等待、多轮面试、等待”这一漫长环节缩短,让求职者与能拍板做主的企业管理者直接沟通,从而提升效率,这就是所谓的“直聘”。对于求职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精力、时间等成本;对于招聘者,招聘不再是守株待兔,而是能够主动出击,从而创造出更强的生存活力。赵鹏坦言,真正的互联网创新需要“降维思考,高维运作”。降维思考的本质在于做减法,将繁琐的用户体验流程精简浓缩成一个一目了然的痛点,这个痛点要真实存在,而非人为设计,这才是产品的核心价值。

  促使“直聘”落地的依据则是“数据”,即数据驱动。在赵鹏看来,这也是Boss直聘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致力于数据开发,研发匹配算法,才能力争缩短双方在不必要的公司或‘不相干’的人才上耗费过多的沟通时间,提高效率。”

  在实践中赵鹏发现,有的老板宣称不在乎应聘者是否出身大公司,但其在Boss直聘上的行为却显示他倾向于录用来自BAT的人,而Boss直聘就是依据老板和应聘者一次次的选择行为,用算法为其匹配最适合的人。赵鹏预测,未来招聘平台的趋势定是基于收集双方数据后的精准撮合,这不是单纯地对简历数据的挖掘,而是要根据用户使用行为进行关于职位技能、公司发展阶段等多维度、甚至精准的匹配。

  逆势生长 玩转融资

  去年8月,Boss直聘完成了共计2800万美元的C1、C2两轮融资。据悉,这两轮融资分别由华映资本和高榕资本领投,老投资方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今日资本、顺为资本全部跟投。据赵鹏透露,按照平台目前的发展速度,融资后总资金大概可以支付50个月的花销,C轮融资的资金将用于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人才招募和海内外市场的拓展。

  C1轮领投方华映资本合伙人章高男表示,投资Boss直聘主要考虑到该平台基于移动端获取丰富数据,Boss直聘将这些数据进行用户分析和画像,从而实现产品的精细运营、对接,与淘宝、天猫等电商APP强调的“千人千面”是一个逻辑。无独有偶,C2轮领投方高榕资本合伙人高翔认为,基于用户行为的变化、连接方式的变化和数据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甚至存在很久的互联网模式,面临变革甚至颠覆,包括网络招聘行业。Boss直聘的产品形式拉平了人才和企业双方的地位,实现了招聘方和求职者的快速连接,此举正符合这一业界发展的大趋势。

  赵鹏表示,相比出行、餐饮等热门服务、共享经济,近二十年来,互联网招聘行业一直是一个低频、刚需和冷门的行业。自2014年成立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里,Boss直聘迅速发展到千万数量级的用户,并在互联网行业招聘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招聘行业从未发生过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对招聘领域的再次激活。但是一家创业公司不能永远靠红利活着,而应当遵从行业发展规律,通过自身的吸引力,提高社会人口就业配置的效率,降低年轻人获取优秀机会的综合成本。

  对于商业变现,目前有两种逻辑解释,一是做出用户区分向少数人收费,二是提供给用户更多增值服务并收费。在2016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赵鹏坚定地表示想走第二条路,“在服务五百万人和服务五亿人当中,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选择服务五亿人。在服务五亿人和活下去二选一的话,我选择活下去”。

  去年年底,常收人玫瑰的Boss直聘也体验了一次手有余香,战略投资了国内第一家针对自由职业者和多重职业者的撮合与招聘平台“自客”。除资金支持外,双方还将从平台、品牌等范畴建立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战略投资由Boss直聘C2轮融资的老领投方高榕资本主导。除此之外,自客的创始人文双、Boss直聘的创始人赵鹏都曾任职智联招聘,两人为前同事关系。

  突出重围 优势何在?

  招聘媒介做的是关于职场人的生意,中国究竟有多少职场人?13亿的人口大国,理所当然也是个“职场人大国”。Boss直聘成立一年后,美国领英(LinkedIn)看好中国市场,大举入华。为了防止水土不服,领英还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用户的全新APP“赤兔”。在此环境下,Boss直聘如何才能突出重围?

  “一对一沟通、招聘版微信”,Boss直聘与拥有海外背景的赤兔,以及同为国产手机应用的脉脉形似却不神似。赵鹏直言,Boss直聘不是职场社交平台。这意味着Boss直聘虽然身披新颖外衣,但其目标用户与传统招聘网站没有差别,仍是致力于为主动求职者服务。这类用户的最大特点是在找到工作后就基本不再登录该平台。更为致命的是,其一般也不倾向于对外说明是通过何种渠道应聘成功的,反而大多会称是被某个猎头“挖走”的,等等。如何在留存现有用户的基础上实现口碑相传,对在市场中尚属“小学生”的招聘应用来讲至关重要,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其次,早在看准网创建时,赵鹏就提出了“提升求职者的位置”这一目标。他分析认为,此前公司强势、求职者弱势的情况在未来将得以改变,必须改变,随着社会发展,求职者和公司的地位将愈加趋于平等。因此,该应用将核心点定位于“牛人与老板平等”这一理念,赵鹏表示,传统招聘平台上是公司挑人,在Boss直聘平台上则是双方互相挑选,是公平的、公正的、货真价实的双向选择。

  然而对于真正的牛人来讲,“公司挑雇员”的情况往往只发生在筛选简历时,经过几次面试、笔试之后,总是剧情反转,牛人往往手握多个入职通知,被挑拣的一方则变成了企业。充满戏剧性的是,招聘过程中的强势、弱势成了此一时彼一时的不确定走势,人们看到的均是最后才现身的真正强者,时常在意料之外。

  对于Boss直聘的使用体验,用户评价褒贬不一。从事文案工作的程颜表示,该平台最起码让招聘变成“人对人”的交流,而不是犹如驴唇对马嘴的“机器与人”的生硬沟通,平台让简历投递进程更加透明化,用户可查看到投递后简历是否被收到、发出的消息是否被阅读等信息,如同物流快递一样,用户可以清晰触摸到它行进的脚步。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完善用户体验之举并非只有Boss直聘在做,以大数据著称的传统招聘网站大街网也在提供此项服务。而担任翻译一职的李静则告诉记者,Boss直聘将面试搬到网络,节省了交通和时间成本,但是目前平台上的招人单位似乎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高大上的巨头企业,要么是闻所未闻的小公司,这让拥有3年世界500强公司工作经验的李静感到“想说爱你不容易”。

  网友“爱上一条街”称,“用聊天的方式找到工作”是个伪概念,招聘者还是第一眼就看简历,简历对眼了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拥有8年工程师工作经验的杨刚表示,对于面试方式,他还是更倾向于面对面的交流,“在回答问题后,我可以通过面试官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反馈信息,对这场面试结果进行一个初步判断,做到心中有数。这可以帮助我领会、发掘企业到底希望雇用一名具有哪些素质的员工,也能让我在面试情况并不十分乐观的情况下,或运筹对策,或早做打算另谋高就”。

  (链接)

  对话CEO

  《小康》:Boss直聘于2014年上线至今,用户情况怎样?

  赵鹏:产品上线后逐步被市场验证,到2016年11月,Boss直聘已经积累1500多万用户,其中注册Boss总人数达到247万,D轮前创业公司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在TMT行业外,金融、传媒、快销、地产、教育等行业的公司也有入驻。

  《小康》:对目前国内招聘社交软件有怎样的认识和期许?

  赵鹏:大家都还是在路上;希望能够一同解决招聘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难题。

  《小康》:今年的目标是什么?接下来还将有哪些新动作?

  赵鹏:今年的主要布局,还将是完善算法模型,近期愿景是将人才和岗位的匹配效率提升10%;未来将继续进行商业化探索和国际化发展。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