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9日14:33 《小康 财智》

  抗洪英雄之镇干部周家云:战斗到溃堤前最后一刻

  义和镇四面环湖,在孝感市管辖的应城市中受洪灾影响最严重。7月25日下午5点,老观湖西堤受压溃口,洪水窜入义和镇。作为镇党委武装部长的周家云一直在一线抗洪,甚至在溃堤的前一刻,他还在现场通知抢险的士兵们和他一起撤退,避免了伤亡。

  《小康》记者 麦婉华

  义和镇,地处湖北省孝感市管辖的应城市西南部,东靠大富水,南依汉北河,西踞老观湖,北临龙赛湖,全镇四面环水。一条岗岭逶迤其间,义和镇可谓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但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6年入汛以来,孝感市气候异常,特别是入梅后连续遭受多轮强降雨,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其中,义和镇由于四面环水,成为了应城市在洪灾中损失最严重的地方。

  作为义和镇党委武装部长的周家云对此印象深刻,他一直在抗洪一线奋战,甚至在抗灾过程中遇到过惊险万分的事情。“在抗灾中,有一些事情迟一分钟处理,可能都会出人命。因此,工作必须严谨、注意每一个细节。”周家云说。

  为防洪灾,三天两夜不眠不休

  初见周家云,只见他穿着休闲的白色T恤和灰蓝色宽长裤,与其一身黝黑的皮肤及其相称。他并不特别善于言辞,有时候需要思考沉默一番,然后才作出严谨的回答。

  周家云向《小康》记者介绍道:“因为是被湖泊环绕的乡镇,义和镇是全应城市排涝设施最多的地方,包括众多的沟渠、水闸,抗洪的防线达43.8公里。但同时,义和镇的排涝设施相当薄弱。”

  7月19日的一件事让周家云最印象深刻。当时,他在堤坝上一直抢险到晚上7点,经过一个泵站,刚好看到有其中一个闸的泵板被冲破了。“无奈之下,又找不到其他泵板,我只好到村民的房子里拆了一道门,然后作为泵板安装回去。后来,那个村民还找上了我,我当然要把门的钱赔给他了。”周家云说。

  据了解,老观湖堤坝的险情最需要紧急处置。应对老观湖险情,应城市防汛抗灾转移指挥部先后投入军民3000多人次,在义和镇三台湖西堤、草场垸、大湖垸等实施抢险。周家云正是抢险中的一线指挥者之一。

  7月21日,洪水从胡市镇、垌冢镇经分王公路直接进入老观湖,老观湖水位以每小时2—4厘米的速度向上攀升,严重威胁陈河镇、义和镇55个村4.8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此,一切工作服从抢险救援成为重点。7月22日下午3点,应城市防汛抗灾转移指挥部迅即成立,第一时间发出命令:义和、陈河所涉及55个村的驻村“三万”工作组各包保一个村,组织群众大转移。

  同时,鉴于水情、汛情变化(当时老观湖水位正以每小时3厘米的速度攀升,接近28.9米,随时都有溃坝危险)以及义和镇村干部强烈要求,驻义和镇的孝感市相关领导紧急会商,决定与群众一起与洪水最后“搏一搏”。

  “其实,我们从6月28日开始就对险情进行处理,但7月22日开始,险情变得更为严重。我们只能继续加固堤坝,防止漫坝。当晚,义和镇400名干群和280名官兵昼夜奋战,将三台湖西堤加高至29.5米,最大限度保证义和镇、陈河镇安全。”周家云回想道。

  溃堤前一刻,才与士兵共撤退

  但是,险情并没有解除。周家云说,在抢险的时候最多平均每天睡4个小时。而从7月23日到7月25日,甚至三天两夜都没有睡觉。

  当《小康》记者询问一直在抗灾一线中工作是否觉得累时,周家云却说,工作的时候不累,反而停下来才会觉得累。“我长期从事农业的工作,所以不是只有今年需要抢险,其实每一年水涨时都要去注意。虽然很辛苦,但我感觉每抢险一次,并且成功让人们脱离水灾的危险,心里面还是高兴的,辛苦也值得。”

  7月25日下午,汛情变得更不可控。周家云正在老观湖堤上,看着湖水不断上涨,他和武警舟桥部队的士兵只能不断用沙包在河堤上加子堤。“但是,沙包毕竟会漏水,抵挡不了多久。而且我看到堤坝上已经出现裂缝了,沙包也是放一个沉一个。我只好马上给指挥部打电话,让他们指挥部队的士兵赶快撤退,要不然就会出现危险。”

  周家云打完电话后,立刻叫还在抢险的士兵们和他一起撤退。7月25日下午5点老观湖水位升至29.28米,西堤受压溃口,洪水窜入。“我们可以说是看着老观湖溃坝撤退的,那时非常危急。其中,有一个士兵还跑错方向,差点就被冲走,还好我们赶紧把他拉回来,要不然就真的有伤亡了。”周家云说。

  据了解,险情发生后,指挥部将救人放在第一位,迅速组织600多人的军民搜救队,分成13个组对重点村湾连夜再次进行拉网式“终极清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零死伤零事故,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死伤事件。

  回想起当时一边溃堤,一边撤退的场景,周家云非常感慨。他向《小康》记者表示,当时自己心情非常低落,甚至到了无法行走的状态,最后还是别人把他扶着走的。

  “在溃堤之前,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的去抢险,希望不会有洪灾的发生。但最终,这些辛辛苦苦的抢险还是没有办法阻止洪水的来临。所以当时一瞬间,会有一种崩溃了的感觉。”周家云说。

  灾后重建重点是排水、复原

  从8月3日到8月11日,周家云就开始做灾后重建的准备——堵口复堤的工作。在他看来,只要有空,就应该到堤坝上看看最新的情况。他和士兵一起帮忙把溃口堵住,并且重新修复堤坝。

  他自诩自己是机动部队,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

  在堵口复堤的同时,周家云认为灾后重建很重要的一点是排水。8月25日,《小康》记者一行在到义和镇的过程中,看见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的水没有完全排走,仍继续浸泡着农田。

  “如今,多个泵站都在持续排水。希望排水能早一点结束,农田早一天复原。让农民可以赶上秋耕,种上麦子,弥补一下水稻的损失。”周家云说。

  对于抗灾与灾后重建的反思,周家云认为,如今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排涝的基础设施急需改善,“主要还是基础建设的资金仍不足,这也是灾后重建的一个挑战。我们会加快速度排水,同时争取更多的资金,帮助农民做好重建的工作。”

  编辑/陈远鹏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上的四个错误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四个错误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包方便面背后的中国改革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网约车价格上涨确实值得警惕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