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中产生活 > 品质生活--中产人群在中国上海沙龙 > 正文
 

品质生活--中产人群在中国上海沙龙(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9:28 新浪财经

  对自我评价不管是教育,还是收入以及财产方面,我们看右下方的图,上面中产群体在各个方面不管是教育还是其他方面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我们上海感觉比较高一些,我们从一个社会阶层看,一个比较低社会阶层,以及比较高社会水平看,普通人群其是中等偏下,当然一个城市不一样的,我们的目标群体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的人只有35%,更多的人还认为自己不算,他说我跟美国人相差还是很远,其实印度人认为,他们就是中产,他们标准就是:例如,他们很多人月收入相当于人民币1000块钱,养三个孩子,就是他每年需要存3万
块钱的时候才可以,住房面积是180平方英尺,其实只有11.7平方米,这就是他们情况,但是你问他们是否是中产群体,他们会很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自我认同感还不够,显然我们在面向家庭,事业矛盾的时候,基本上还是选择家庭、事业兼顾。各城市看北京选择家庭和事业基本上是差不多,在养老方面看中产阶级不担心这个问题,他们依靠自己,有自己的社保。在婚姻财产方面有一些新的倾向,一些中产阶级他们认为什么才是幸福就是自我的满足感,他很少跟别人进行对比,还有一个就是要受到别人尊敬,即社会地位。中产他是一个什么样群体?他们是政治、经济上处于一个比较高水平,工作很辛苦,礼拜六还要开会,汽车、保险是他们一个新的消费途径,他们是处于一个社会偏上的人群,他们不承认自己是中产人群,他们成功来自于事业的成就,他们传统看待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看待自己的家庭财产,这是中国一个中产群体的基本情况。

  主持人:我们感觉中国中产人群似乎比较害羞,可能跟我们历史背景有关,我们赚钱很多,工作很辛苦,我们接下来,围绕中国中产人群在中国的这样一个话题谈论他们的见识,首先请陈总,他早年从事经济学家,创建中国知名的拍卖公司——嘉德拍卖,后来投身于保险行业,创建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被评为2004年《财富》(中文版)的封面人物,下面有请他发表看法。

  陈东升:保险就是中产阶级的专利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穷的人不奢望买保险。在全世界,保险是人们生活最重要的部分,比如说瑞士,每年平均每一个人的人寿保险大概在1万美金左右,保险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部分,因为人们未来养老、医疗、子女、教育都依赖于保险。保险是安排人未来健康、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过去毛主席时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是一个炫耀的资本,是当时的三大件,而后来的电视、冰箱、洗衣机成了新的三大件,消费从百元级升级到千元级,三大件成为当时成功人士的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财富观,代表着不同时代人们所追逐向往的一种生活。非典时期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现在大概达到7—8百分点,实际上是中国从一个新型工业化社会迈向一个中等就业化社会,现在就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占主导地位,向中等发展中国家过渡的时候,这时一个阶层构成了,即中产群体将崛起,这个群体的生活观、消费观,家庭观将发生根本变化,买车、买房子、买保险是大家一个投资的趋向,在各个行业创造一个新的和谐社会美好观念。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保险,为什么不是教育,为什么不是旅游?教育、旅游、休闲是同时刺激消费,但是因为汽车、住房、保险不仅是消费,还有一定的保值性,当然汽车不太一样,汽车更多的是代表身份,有很大的炫耀性,在各种消费中西方中产阶层把人寿保险是占第一位, 另外从支出结构,它们都是属于财产,是投资。买车、买房子,买保险是总体的勾画中产人群的形象。

  主持人:刚才陈总回答的提问,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对于现在中产是买房子,买车还是买保险,已经没有疑惑了,其实我们刚才提到另外一点,SARS之外,中国经济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包含我们过去单纯追求物质生产,而精神生活追求比较少一个软性的思考,这一次不知道禽流感最后会闹多大,但是对于我们健康会很重要,这会刺激我们去买保险,我看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每一次随着事件的出现,都会加深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接下来有请范伟先生,因为他们多年一直从事房地产开发,也多次被建设部评为改善城市面貌的优秀的人物,有请范先生。

  范伟:我自己对这个话题也一直很感兴趣,中产人群是我们目标人群,到现在为止,对我们自己客户一些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个特征,主力客户集中在25—45岁之间,基本有教育背景,家庭年收入在8万左右,我们客户群当中80%选用按揭,20%选择一次性付款,90%客户群按照每逐月的还款。在选用按揭客户群当中,大概有90%以上每个月还款占家庭收入20%—30%之间,间接反映我们所面临客户群,他们一些消费习惯,他们一些购买情况。那么以我们对这个目标客户群的理解,我们想跟大家做一个沟通,中期他是一个绝对概念,他是相对概念是比较出来的,其实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的比较才有前进的动力,所有的压力是比较出来,这是一个相对概念,第二启发:其实现在大家知道现在这个社会跟以前社会最大不同在与现在信息交流比以前更快,以前处于一个封闭社会,现在我们非常快可以从网络上面知道美国的情况,以及一些时尚的活动,现在流行是韩潮,比如看人家的吃、穿等等。所谓中级阶层我们必须把范围界定小一些,我们从某种特定的区域来面作一个比较,才有意义,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中产人群,因为他拿自己跟美国作比较,我们想对于中产人群不用一个严格定义来说,人是一个有想法的动物,有情感,有欲望的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种类,如果说你处于一个低阶层,你所有一切活动目的是为了生存下去,那么我想所为就是解决基本生存,他可以有想法,也有能力实现他想法,这就是中产阶级,他只能选择他喜欢某个方向去满足,再往上。基本想法都能够满足,开始向怪的方向想,比如说政治活动,宇航飞行等等,其实我们对于我们客户,我们也是这样分析,房产是最难把所有欲望都容易满足的,比如在上海市中心,你很难说用150平方米面积造一个庄园,什么东西对他价值是最大化,我们希望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个综合化的服务,因为每个人都想要自己的地段好,房价便宜等等,比如说,对于年轻人,上下班交通是很重要,他经济实力可能有限,这个时候我们为他控制房屋的面积,总价等等,所以我想,中产这个概念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上海这个城市,中产这个形成也是否认重要,相对而言,因为他有想法,所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一些,对于社会进步这是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为我们中产阶级服务。

  主持人,谢谢范总,提出一个中产阶级比较性和约束性,其实我们也有这样一个想法,几年前我们一个大学里面讨论这个问题,说中国根本没有中产人群,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中间人群,可能有的社会中的这个人群比较小,比如说目前的中国社会,所谓中产是一个比较概念,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一个企业面向客户,在产品设计上面,无论是车,房子,保险商品涉及上边有一个符合满足,希望得到更多效率,比如说车面对中产的功能基本上面比较全,房子构型比较好可能保险也一样。

  陈东升;我们也是为中产人群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们设计在一张保单里面,有医疗、储蓄、有意外保障,通过不同的组合设计,可以涵盖家庭不同成员的各种需求。

  主持人:下面有请我们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执行总监孙总上一年在营销方面,孙总去年在南方都市报被评为封面人物,这个很像中产阶级的心态,下面欢迎孙总给我们讲讲心得。

  孙晓东:我一接到这个题目说谈论品质生活和中产人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品质生活这个概念,我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但是谈论这个品质生活我有一点难度,我们发现,压力并不是中产阶级专利,他们虽然有压力,但这并不是他们专利,他们压力也很大,但是这个压力事情,在我们以前做中国人价值观念的时候发现,他们跟日本的观点不同,叫做积极进取,中国人是最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以这个时候,看谁跑的快,谁跑的远,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人积极进去心态非常强烈,中产阶层恰恰在这群人中间产生,他们可能是机会最多的人群,保险就是给中产人群减轻压力,房子是先有压力,后又解决,贷款是一个压力,但是对于汽车而言,很难说,作为买汽车的人,从压力角度讲,从消费者的心理而言,一个汽车如果要想让品牌最好,就是让中产阶级忘记压力。我们最早的时候做品牌,比如2000年做赛欧,目标消费群体就是当时中产阶级,白领阶层,或者叫做专业人士,我们发现他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没有钱,都是靠自己奋斗赚钱,这个心态本身是先天,然后他们就是对于买车,买赛欧是对人生过程一个奖励,我今年是赛欧,明天就是奔驰,其中有一个消费者讲一个故事,今年买车有喜悦,有愉悦。这是我工作带给我的成就,几年前他买一个BB机,过几天就要拿出来看一下即使在没有人情况下,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当时这个品牌是很重要,非常有压力感,然后这个过程还在延续,因为他们进步,所以中性车,我们去年跟他们说,中国人非常进取,所以后来我们对海瑞做的品牌是全心全力,因为生活里面提高预示中产阶级发展,我是不是真的要飞跃,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是工作,但是我们从消费者心态、价值观分析的时候,这个观点是永远存在,中产人群是社会中压力中最大一个群体,因为他们是社会中坚力量,我们从市场角度了解,不能够看到他一方面的趋势,所以他很多时候需要思考压力,我感觉到做品牌,看以前车子很多是成功,其实讲成功就等于是施加压力,我们以后做品牌,从谈品质生活角度,谈健康生活,除了压力之后,能不能放松一下,买车,买保险,买房子舒服一下,但是我们作品牌的时候,始终立足与的两个方面,第一是他兴趣,要车性能小一点,油耗不能太大,第二是表达观念的方面,或者比较追求个人特性,甚至刺激等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但是对于不同产品,对于中产阶级要有一个细分,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追求品质生活给我们带来最大一个启示,现在买车,中级车以下占整个市场74%,就是中国今年如果卖出300万出资,70%是210万以下,三年就是630万,三年以后生产发展以及他们下一步的车子是什么?是豪华车还是其他的呢?这是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对于中产阶级队伍来说也是非常重要,这个完全是我个人观点即我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变化是在原来那些观念文化氛围下被冲破,原来不管你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现在生活环境变化了,环境开放了,物质生活丰富多渠道多元化,原来是官方的文化,现在文化是多元化以及国外的文化。日本,美国,欧洲,跟中国,上海,广州串联在一起,现在中产阶级有一个特点以前是参与者现在是表演者,在不同场合表演不同角色,或者说在社会里面在朋友圈子里面在舞台上面均表演一个什么决策,如果是一个表演者,就需要有一个道具,我自己也是表演者,每次出来的时候,起码的西服要穿一下。所以中产阶级他应该扮演一下自己的角色,穿什么样的道具,都要有一定的限制,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主持人:还有一个嘉宾,是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总监翁菱,他是最讲究品质生活。 其中中国中产人群最大不同首先是中国有13亿人口基数,并且中国中产人群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的第一代人群,我相信中国这个人群会逐渐发展和壮大。我们今天沙龙上半场就到这里,我们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10分钟以后我们在进行开始下半场的讨论;

  在休息的时间里,亚力山大会馆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体操表演供大家欣赏。

  主持人:非常感谢亚力山大会馆给我们提供的精彩的表演,现在我们即将开始今天演讲的下半场。下面有请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复地集团总裁范伟、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孙晓东先生。大家欢迎。我们下半场的讨论还有四位特约嘉宾,参与我们品质生活以及中产阶层生活、消费、文化的讨论之中,下面有请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总监翁菱女士。上海季风书店合伙人、专栏作家小宝先生。阳光传媒—WINE&DINE杂志执行总编刘静女士。灵狮中国副总经理伏虎先生。大家欢迎。

  我们下半场讨论阵容非常庞大,同时也将更加精彩,我们上半场主要从中产阶层生活三大件入手即房子,汽车和保险。我们希望下面的讨论能使这个话题将更加富有特色,更加深入,特别是对追求品质生活的中产阶层。我们邀请四位不同行业的人士,首先有请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总监翁菱,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而且当代艺术现在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首先请你给我们讲一下你是如何理解品质生活的?

  翁菱:刚才三位提到买车,买房子,买保险,说实话我不买房子,不买车,也不买保险。我觉得自由的生活是我最珍贵的追求,我虽然不买这些东西,但是我从吉尼斯画廊到现在外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有一点跟诸位是相同的即生活经验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有追求、有压力的这么一个人群,刚才何总也说了,我是一个睡眠时间非常少的人。记得上周六我到九寨沟本来是去享受的,可是后来又参加中国和美国一个会议,仅仅只睡了几个小时,对于我们这些中年、有学历的人而言都是一些有责任,有抱负,有责任的人,我今天不是来推荐艺术,我觉得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可能跟普通的人群不一样,我不买车,不买房子而是住公寓,可能是搞艺术的人喜欢处于一个自由的状态,可以和所有中产阶级分享一种精神享受,其实当代艺术在中国一直停留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面,什么是当代艺术?它跟我们现实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的,不管你是讨论空间,还是内心环境?中国一直缺乏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背景,中国是单向教育系统,造成科学家这种科学,艺术家这种艺术,我之所以从事当代艺术是因为我感觉艺术可以带给不同阶层的人不同的享受,我把当代术称之为是时代的点评,比如我今天在这可以跟更广泛的人接触,同时也给我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或者说这里所收藏的艺术只是一个非常小范围的事情,我经营当代艺术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经营者(不夸张的说法),其实我认为大家都应该属于中产阶级讨论的范畴,我觉得精神自由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可以不买车,不买房子,不买保险因为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比较安心的人,我经营当代艺术是我的一个爱好,一个追求。我经常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做当代艺术了我可能会去做环保的工作。

  其实从非常简单的个体来说它会给你带来很多的乐趣。关心艺术、关心环保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主持人:非常感谢翁女士的精彩的演讲。其实我感觉当代艺术是跟中产人群接触最密切的。比如说古代的作品和近代的一些展品,虽然说我们买不起,因为他们都是很贵重的,恰恰当代艺术可以弥补这些,如果大家有眼光看的准的话,瞄准现在一些年轻的人群,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商机。

  翁菱:其实我一直在请各种各样的人来我们的画廊,有人会产生误解,他们感觉就是说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一些在国际上面或者是中国的富豪,就问我说你身边的人一定是很多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其实也不是这样,我们希望就是在上海外滩,或者东京这样一些地方有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进行自由交流的形态,我们非常欢迎跨学科的人在一起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创作。所以不要把画廊造成一个奢侈的画廊,这也是很长时间媒体对我们一个误解。

  主持人:当我们为生活、为职业不断的追求上进,而疲惫不堪的时候放松是一个重要的形势,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因为我们是一个宗教繁多、成分复杂的这么一个社会。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体育、环境保护以及一些工艺的事情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忘我的境界,谢谢翁女士。下面一位是上海季风书店合伙人、专栏作家小宝先生,小宝先生对于中国书的市场以及最新的咨询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我们有请小宝先生跟我们谈谈品关于质生活的理解。

  小宝:刚才几位老总是在推销自己保险,房子,汽车等等的产品。其实我几年前也参加过相同一个中产阶层讨论会,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在参加这个会议时候,会想起以前和陆教授谈论的前景。这一次讨论中产阶级,包括很多学术界的发言都是非常感言的,中国十几年来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包括我们对新的生活、新人群一些命名和总结,以学术研究的结果看中产人群、中产阶层更是一个媒体形象,一个广告的代名词。在90年代初期出现一个白领词语,其实这是50年代时期美国一个社会学家提出的。他当时讲白领是指小学教师,商店售货员等等就是它所界定的白领概念,他是一个价值的写照。而到了90年代初期谈论白领专指外资企业的一些人群。给大家造成的印象就是样一个现象,其实这是商家特别注重的也是商业计划。在90年代时期出现一个小资,在79年之后,是北京的三里屯、亚力山大年卡购买者,其实这也是和消费有关的。到21世纪出现一个中产,所为中产他的标准就是有房子,有车,进入保险和投资

理财。而我们国家一般希望小孩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不买假名牌、开始购买真的世界性的品牌,我感觉这些人群其实是与时俱进,如果讲真有中产阶层的话,这一群人对各种各样的商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反过来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说,我觉得中国有这样一个一个成型、成熟的机制,我们记得在80年代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统计显示美国有98%人称自己为中产阶级,这与我们国家就不同,他们生活的心态,责任和他们享有的自由观不一样,我们觉得美国社会表面是乱糟糟的,其实不然,他们是有责任的,中产人群中没有中产阶层也没有中产阶级,他们文化概念、环保、慈善,宗教等等这方面意识是非常差的,这个人群表现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变革从商业开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希望这样可以持续下去,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主持人:中国五星红旗有一颗星就是小资。包括工、农、商等等。我本来想总结的,结果都被小宝先生全部总结了。其实这一切说明他们在道德,文化体系、伦理以及精神的沉淀上还没有形成。谢谢小宝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阳光传媒—WINE&DINE杂志执行总编给我们讲一下她他对品质生活的理解。

  刘静:我在这儿先做一个介绍,我们的杂志在新加坡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当然我不是在做推荐,其实我来的时候感觉很遗憾的就是零点公司在之前已经对此做了市场调查,其实我也怀疑中产人群这一词,中产阶级是不是真的存在?刚才小宝老师非常形象的告诉我们了。我觉得说中产人群是收入已经达到某种消费水平,他们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还是一个非常弱的人群,大家刚才都说买房子,买车,买保险以及其他方面,但是我们觉得就是说,中国中产人群或者是中国外来人群,最大区别在消费,他们在消费上面是一个占有式而不是体现式,在体验式消费上面往往踌躇不前,当一个人希望买一个名牌服装的时候,但是这些东西必须是有形的,必须是放在那边,好象在向别人炫耀我已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是真的健康,中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家吃的慢而我们吃的快,这恐怕是体验式的消费上面最大一个缺陷,比如有一些媒体经常问我,你们的杂志到底是给谁看的?是中产阶级其是普通的人群,好象读者已经分不清楚了。

  比如说我们自己吧,记得有一次我在午夜打车,我上是车以后感觉特别的舒服,不管是他把手等等各个方面,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给出租车司机聊天,他就给我说他不喜欢抽烟、介绍说哪个西餐好吃等等,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花园饭店第一代开业的一个厨师助手,后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做了另谋生路。中国人消费有一个习惯,不知道菜是怎么搭配的,不选择对的,而是选择最贵的。他觉得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这其实跟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我们可能有一些人生活没有达到这个层次,他其实对这个事情是非常讲究的,这种体现式的消费在讲究市场、消费习惯来说,他有一个特点如果你到国外吃过西餐,或者喝过红酒,那你对中国就会有一种联想,我觉得在吃喝消费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异国风情文化差异的问题。在今后几年中我们可能看到。话说回来我们说品质生活,我们的生活品质其实是受一个社会影响,大家可能觉得我学一个东西,比如说学钢琴,会事先想到这对我以后的发展是不是有利。能不能成为一个钢琴家等等这样考虑因素在里面,我还发现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在一个相亲会上,经常会碰到很多精英,他们觉得很乏味,真的是这样,

  主持人:你不会相亲会的吧。

  刘静:当然我不是相亲会的成员,就是说这些人里面有70年代、有80年代,70年代的人主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重,圈子范围也比较小,很多人装笨。我在旁边作为旁观者,会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我还是要提倡有效率的浪费。

  主持人:谢谢刘女士精彩的演讲。下面有请灵狮中国副总经理伏虎,他 过去一直在大跨国公司里面做,在中国市场上经营一些等级的品牌,下面有请伏虎先生他对品质生活和中层阶级的理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