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万物生长的春天(1979-198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15:29 《商界时尚》

  万物生长的春天(1979-1984)

  年代关键词:接吻、广告、时装秀、高尔夫、港澳游、私家车

  年代最流行语:万元户最光荣

  ①人民需要接吻

  1979年第5期《大众电影》杂志在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公主接吻的剧照,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位新疆读者用异常激烈的言辞写信责问编辑部:“你们竟堕落到这种和资产阶级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

  应这位读者的要求,《大众电影》将这封来信刊登在了杂志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就收到来稿11200余封,赞同这位读者观点的不到三分之一。在此前,文艺作品中的禁欲主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爱情被彻底清除出银幕,叙事中所必须涉及到的感情生活也被处理得可笑,甚至荒唐,别说接吻,就是牵手都少得可怜。

  可是肉体上的需求是绝难禁止的。人类的每个器官都表达着一个天然的需求,血液要循环,心脏要跳动,肺部要扩张,精液要寻找它自然的终点。人民当然需要接吻。所以当《生活的颤音》开演时,万人空巷也就在所难免——这部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滕文骥、吴天明拍摄的电影中,首次出现了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全国人民都开始了疯狂的购票,等待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每一场的上座率都是百分之百,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临时增派了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换到现在,恐怕小泽圆和武藤兰同时上阵都没有这么高的的号召力,而且据说男女主人公接吻时嘴上还贴了层膜,但这并没有丝毫减弱接吻镜头让人们窒息的能力。“终于,男女主人公的嘴唇贴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实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场内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暖气管内回水的声音。但是很遗憾,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刚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电影院里一片失望的哗然。”

  中国电影第一吻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从此之后,人们逐渐告别了愚昧的禁欲主义年代,公园里马路上公开谈恋爱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大家不再表现得偷偷摸摸的,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了。

  ② 为广告正名

  1979年,是万物初生的一年。因为有许多的新鲜事物涌现,以致在当时的报章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争先恐后”、“万人空巷”一类的词语。1979年3月16日,那天的上海黄浦区商场就是这样一种景像:络绎不绝的人挤到手表柜台前,询问能否买到某个品牌的手表,得到否定回答后的人失望离去,更多的后来者又赶来询问。

  作为第一个在中国市场做广告的外国品牌——雷达表,就这样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建立了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因为在前一天,“雷达表”的广告同时出现在了上海电视台和《文汇报》上,由于时间和操作上的原因,电视广告是用英文解说的,只是配上了中文字幕,而《文汇报》上的通栏广告甚至使用的手绘插画。有三款手表被当作了主推产品:雷达女庄自动日历首饰表、雷达男庄永不磨损型石英表、雷达男庄自动星期日历表,诉求是“现代化的手表”。尽管当时懂英文的人不多,广告词在今天看来也毫无新意,这条广告也已经足够吸引与洋货隔绝了30年的消费者了。

  实际上,要到4年之后,雷达表才真正进入国内市场,而那个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它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成为了当时高端名表的代表。在这之后,和雷达表使用同样策略的还有香港的金利来等品牌,它们一同成就了中国人对品牌生活的想象。

  不过,雷达表并非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条广告。有据可查的是这年的1月4日的《天津日报》,上面登出了一则“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的广告,这则广告也成为了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这家第一个做广告的公司就是后来推出“蓝天六必治”牙膏的天津牙膏厂,那个津味十足的电视广告一炮走红,甚至广告里的一句“吃嘛嘛香”的广告词还成为了流行语。

  电视广告在这年也开始出现了。3月9日的晚上,上海电视台转播了一场国际女子篮球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播出了一则广告——画面上是当时的著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张大维和他的伙伴们,在一场比赛后津津有味地喝着新制的饮料“幸福可乐”。这一举动甚至让正看着比赛起劲的观众们怀疑是不是播错了节目。实际上幸福可乐并不是第一则电视广告,第一应该属于“参桂美容酒”。这则广告诞生于1979年1月28日下午3点05分,是用16毫米彩色影片摄制的,播放长度为1分30秒。这一天,是1979年的正月初一,压抑多年后,中国观众终于收看到了第一条电视广告。当时《大公报》一名记者为此发表评论说,“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启航。”

  ③ 第一场时装秀

  如果要为中国的风尚生活写一篇备忘录,皮尔•卡丹是永远都绕不过去的。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确实是最早的。

  1979年,皮尔•卡丹率领法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只限专业人士参加的时装表演——当然,那时候的中国本没有所谓的时装专业人士。不管怎么说,这次表演都开创了时装表演的先河,并且带来了一个新鲜的概念:时装模特。

  两年之后,他就建立起了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队员们的身份五花八门,有会计,有有服务员,还有纺织工人,从来都没有听过说还有模特这个行业。开始训练时,卡丹拿了200多套衣服放在他们面前,所有人就哭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装束几乎是千人一面,不管样式还是颜色,大家问了他一句在当时看来很天真的话,“以后我们中国人是不是都能穿上这样的服装?”

  于是皮尔•卡丹这个名字,一度成为了先富人群的高尚首选,人们认为能穿上一套“皮尔•卡丹”才算对得起自己。如今,皮尔•卡丹在中国被广泛抢注,无论是衣服,皮具,还是瓷砖。无论多么遥远的乡村,你甚至都能看见皮尔•卡丹的影子。

  在上海,本土的时装模特队也出现了。这真是一个奇特的景观,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是先有时装,才会出现时装模特,中国则恰好相反。1980年11月19日,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悄然诞生,首批19名队员全部是从服装公司下属78个企业的近3万名职工中挑选出来的。三个月后,他们的首场表演在上海友谊电影院拉开序幕。这一天,舞台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可以说明当时模特的职业环境是多么艰难:一位女模特的父母听说女儿要穿一件一只肩膀裸露在外的晚礼服表演,立刻赶到现场,阻止女儿穿着这种袒胸露背的衣服。为了尊重他们的意见,模特队的领导只好让这位模特披上一条长长的飘带,以便在背对观众时可以部分地遮住后肩,当演出终于成功后,这对老派的父母依然心有余悸:“今天敢露一肩,明天可露双肩,后天就要露大腿和胸脯了,像话吗?”

  ④ 挥杆高尔夫

  这是浮华、热烈的80年代初,乱象横生,但是生机勃勃。喇叭裤、录音机、卡带,几乎成为了时代的象征,城市里的年轻人迅速本能地拥抱了这种生活,他们恋爱、打架、抽烟、听邓丽君——香港的流行文化旋风从那时起开始北上,并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席卷了一代人的青春。

  香港带给内地的当然不仅是流行文化,发达的市场经济、更高的生活水准,使得它在自觉不自觉中担当了内地新的生活方式的启蒙教师。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讲过他自己的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带着儿子坐火车回老家太原,到午餐时间时,同车的一个香港人从包里拿出一包方便面——那之前郑渊洁还没见过方便面,当然不知道是什么,然后看到香港人往碗里倒上开水,过一会居然就能吃了,这让郑渊洁感觉太神奇了。儿子吵着也要吃,郑渊洁于是跑过去问对方那是什么东西,香港人白了他一眼说,“杯面啊。”

  有风自南。新生事物就这样从香港传入深圳、广州,然后席卷全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就是港商霍英东先生在广东中山投资兴建的,在今天,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已经有了数百个高尔夫球场,权贵精英们悠闲挥杆时,大概无法想象,20多年前兴建第一个高尔夫球场时,施工人员竟然会“聪明”地把灌溉设备架在空中,一根根管道在半空喷水,让球场看起来就像菜地一样。

  1981年,霍英东提出要在广东兴建高尔夫球场,并得到了当时在广东工作的杨尚昆的支持,1984年8月,以“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的名义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内第一座高尔夫球场。由于最初铺种的草种与当地气候不适,球道积水厉害,疾患很多,后来试种百慕大草成功后,更换了草皮,打球的客人才逐渐多了起来。当年圣诞,俱乐部到中山当地的学校挑选了19名球员,组建了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球队,这支球队后来成为中国职业高尔夫的第一代种子。

  作为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奇闻趣事自然很多。1986年,俱乐部顾问、前“高球皇帝”帕尔默给马来西亚国王发去一封贺卡,其中提到了建成不久的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国王误以为阿帕尔默本人邀请他来中山打球,便高兴答复自己将如约前来。这位国王是位高尔夫发烧友,再解释已无济于事。好在中马两国早已于1974年建交,最终,国王带着同行的8位公主和80多箱行李来中山打了一场,不过成绩如何,外间倒是不得而知了。

  ⑤ 港澳游 境外游

  1985年之前,通常的汉语字典中没有“旅游”这个词语;1982年之前,国家旅游局还不叫作国家旅游局,而是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一个以接待外宾为主的外交机构。此后它开始主管着一个产业———“旅游”。从此,旅游作为一项服务产业,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了。

  才短短二十余年的时光,旅游几乎成了中国人再平常不过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连出境游都越来越平常了。2007年12月,美国也正式成为了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前往旅行社报名的游客仍然十分踊跃。

  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出境游却是一件耗时庞大的工作。人们最早的出境游起源1983年广东地区的“港澳探亲游”,广东国旅作为国内第一家办理出境游的旅行社,一路盖了70多个章才得到批准。当年11月,广东第一个40人左右的香港团出发,主要由政府官员、华侨、港澳眷属组成,结果还出现了一名游客滞留不归的现象。由于当时香港和内地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许多赴香港的探亲团中有不少是游客专门赴港相亲的,期望能嫁个有钱的香港人。

  当时的赴港旅游探亲旅行团实行严格的“配额制”,赴港需要经过烦琐的程序。首先要有香港的亲属出面担保,通过他们在香港指定的地接社交钱。然后,游客凭借香港亲属寄过来的收据凭证,到指定的旅行社办理港澳通行证手续。

  到1984年,“探亲旅游团”扩大到了其他省份,不过名额仍然很严格,全国每年仅有几千个名额。开放之初,香港游的行程报价16000元,但供不应求,几千人同时报名,排期最长的从申请、交费到出游需近一年时间。当时去香港,只有八日游及十日游两种行程可供选择,游览浅水湾、太平山顶、海洋公园等景点。一位当年赴港的游客回忆,1984年他去香港,来自不同省市的游客分头坐火车到广州集合,当晚住在华侨饭店,第二天再乘大巴从深圳罗湖桥进入香港,不像现在有直航香港的飞机。

  ⑥ 私家车时代到来

  1984年,是一个充满着暗示和悬念的年份。英国著名讽刺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49年创作了一部虚幻预言小说,书名为《1984》。小说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虚幻中的1984年生活在一个叫欧什尼亚的极权专制国家。

  当1984年真的到来的时候,世界并没有像奥威尔描写的那么恐怖。相反,这似乎是充满伟大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发布了划时代的Macintosh家用电脑,这一天后来被《时代》杂志评价为个人电脑大众化普及的第一日。那则经典的、充满暗示的电视广告描述了这个时代的到来:一排排面无表情,机器人似的光头男子走进一个阴森森的大厅,坐在那里接受一个从巨大屏幕上映出的“大哥”模样的人的训话。这时一个手握三尺铁锤的女子冲进了大厅,她在守卫的追逐下将“大哥”训话的屏幕砸得粉碎。这时云开雾散,光芒四射,一个低沉的男声伴随着屏幕上映出的文字:“ 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会发布Macintosh电脑。而你也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成为‘1984’。”

  这一年,中国人收获了他们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国庆三十五周年的庆典上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也是在这一年,上海大众推出了他们的第一辆民用车。有人曾统计,中国第一批私家车的车主或多或少都与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那有关,桑塔纳也因此孕育了几代人的“桑车情结”。两年之后,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0001号诞生,中国人的私家车时代正式宣告到来。

  由于“沪AZ”代表的是中国第一批私家车的牌照,一直享受着人们的追捧,上海车牌里黑市上要价最高的就是沪AZ当中排名靠前的牌照。一个数字中上的沪AZ牌照,几年前的正常拍卖价就已相当于上海一套一居室的房价。去年一辆带沪AZ牌照的BMW7新车申请报废,因为受到现行的上海市牌照管理制度的限制,只有报废车辆才能享受到保留原始车牌号码的待遇, 车主为了保留心爱的牌照放到新车,索性牺牲一辆宝马。

  补充阅读:一张1982年的豪华婚礼支出单

  喜筵:60元×8桌=480元

  喜糖:200元

  婚礼租车:60元(两辆前苏联的拉达车,杏黄色,当时算好车了,很难租到)

  照相:50元

  家具:500元(自己做了一部分)

  电视机:420元(东芝12英寸黑白电视)

  录音机:610元(夏普)

  衣物、被褥:500元

  另外还有单位分房的房租:1元多/月

  总计:2820元

  新郎月收入:41.95元,婚礼费用相当于他67个月的总收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