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台湾小剧场的蒙太奇(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9:11 经济观察报

  李国修21年写了30个戏,一个人兼编、导、演三角,在台湾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观众,还是只是“从小剧场走向大剧场”。有人评价他的戏太商业,他说“不要教化”,要“让人们进剧场”。有人在研究他的剧本,试图将李国修当作一个编剧来归类,他说:“你无法用任何一种戏剧理论来套我的戏来谈。我用蒙太奇的方法来叙述我的剧场故事。”

  这样的剧场故事也发生在别的地方,但是,在台湾的小剧场,你会被油盐酱醋的蒙太奇击晕。李国修还有一出戏,叫做《京剧启示录》,这一回,小剧场的空间会带你回到他的父辈年代。

  访谈演过悲剧才有资格演喜剧

  经济观察报(以下简称经):台湾的小剧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李国修(以下简称李):所谓的小剧场我们是讲500人以下的,我们基本的规格就是100~200个座位。但内地的小剧场除了先锋戏剧之外还有小剧场的话剧。我们是小剧场的实验剧,它有时候没有故事,有时候就是政治、社会的一个议题,有时是两性同性的议题,用一个非显性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小剧场,座位最多就到200左右,并不是座位少就叫小剧场。我们所谓的小剧场是有实验性质的。当然剧场小也是一个,内容都不是话剧才是关键。我们在小剧场不太做话剧,所谓的现实主义话剧是有铺陈、有起承转合、有始有终的。我们作的是各种实验,各种组合。

  经:台湾小剧场的剧团是怎么组成的?

  李:台湾和内地完全不同,全部是业余团体,都是业余剧团。业余剧团没有任何管制限制,台北市有五十几个业余剧团。台湾岛上从北到南有200多个剧团。有些剧团你都没听过名字,他在不同的地方发表。很自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需要审批剧本。

  经:创作空间很大?

  李:也不一定,有时候你看不懂。

  经:剧本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你一直在坚持自己写剧本。

  李:对,坚持原创,因为我个人比较阿Q一点,我这人不爱翻译剧本。我的理念是翻译剧本和我们台湾人一点没关系啊,和生活脱离。一个人翻译剧本我相信有不同的理由和动机,可我就是不要。我的创作题材就是我脚踩的这片土地,你自己身边的故事你都说不完,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演别人的剧本。我们没有权利也不应该失去第一次创作的条件,可第一次创作就是原创,你如果翻译剧本就是第二次创作了。莎姆雷特是我惟一个一个和外国剧本有染的剧本,其他都是和台湾有关的。

  经:你的剧本像 《婚前信行为》、《三人行不行》在当时是比较前卫的。

  李:大概我比较敏锐的观察社会的一种环境。我在创作一个戏的时候,是先有戏的名称,再组织演员,演员到了不管齐不齐,我认为可以了才开始写剧本。我在写剧本的时候会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为什么会写这部戏;第二个这部戏和这个时代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跟时代的距离是很重要。像1990的《救国株式会社》取材于当时一个案件。我们演这出戏演了70场,演完后一个月,台湾的警方宣布破案,他们抓到了那个凶手,是真的。一个是戏剧,一个是现实。很多观众打电话给我警方是不是看了你们的戏决定用你们的方法破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