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须防止由偏快转为偏冷(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1日 19: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朋:经济下滑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我认为以下问题要予以注意: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存在下滑的风险,物价上涨会不会演变成全面的通胀,以及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有下滑风险

  目前,中国要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是基本目标,相对于2008年初确定的8%的目标,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是偏低的,9%-10%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位。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如果经济增速回落太大,降到8%甚至更低,那么改革措施的推进难度会比较大,引起的矛盾和困难也会更多。所以要保持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9%-10%之间的速度是比较合适的。另外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看,比如印度、俄罗斯,他们的GDP增长速度目前都保持在9%点多,8%点多的较高速度。根据这种状况中国保持9%-10%的增长速度,通胀速度达到5%-6%是比较理想的态势。

  前期我们对防止经济过热关注较多,但是采取一系列从紧的措施之后,经济出现下滑的风险也是需要我们担心的。因为首先目前经济确实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各项指数都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其次是经济预警指数。实际上目前经济已经进入了一种稳定状态,但是如果宏观调控不加注意,进一步采取比较大的紧缩措施,就有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滑入偏冷的状态。我认为低于9%的增长速度偏慢,所以在这种稳定状态下不宜采取过度紧缩的政策。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情况来看,各省份都受到了一些影响。目前来看,如果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或者存在下跌的趋势,财富效应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和居民的预期,从而影响到拉动经济强势增长的动力。

  另外从中国1-4月份出口来看,主要产品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指望通过投资、出口来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要寄希望于通过启动消费力量来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运行环境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的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一个是政府换届可能导致投资的增长,这在中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次地方政府换届之后地方投资增长都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第二是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从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每次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对投资会产生比较大的拉动作用。这两个因素都会对经济产生向上的影响。第三是外部经济环境,比如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向下的制约是比较大的。第四就是奥运经济,现在来看我认为奥运经济向上的拉动作用已经快到顶,9月份之后可能会转为负面影响。从目前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奥运经济对股市、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奥运之后都会出现。最后就是企业和居民的预期、消费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等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这几项既有向上的因素,又有向下的因素,我个人认为向下的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大一些。所以一旦政府出台进一步紧缩的政策,经济就存在比较大的下滑的可能性,这是比较令人担心的。

  物价上涨不会演变成明显通胀

  首先从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来看,目前CPI的涨幅仍处于比较低的位置。2007年是4.8%的涨幅,今年如果全年控制在5%-6%,就不算是很高的通货膨胀。所以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目前还处在相对安全的时期。其次,目前通货膨胀率也有调头向下的趋势,4月份8.5%,5月份7.7%,接下来可能一些情况会使CPI向上增长的动力减弱。另外,目前的通货膨胀有一个比较大的背景,那就是世界性的通胀压力比较大。我认为这次结构性物价上涨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比如说粮食价格的上涨就是对长期压抑的价格进行必要调整,包括原材料、能源的价格调整,我认为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与其通过其他措施压价格,不如借此机会将其理顺,否则会导致市场信号的极度扭曲,反而对整个市场发展不利。

  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胀的动力已经减弱。因为2008年丰收的状况基本上已经确定,而且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较小。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当前宏观调控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在防止经济过热的同时,要把注意力部分转移到警惕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上来。

  第二是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关键是控制好货币总量和流动性。目前采取的关键措施是控制粮食、原材料、能源的价格。这一控制有其合理性,长期来看,对于理顺价格信号也很必要。另外对明显的通货膨胀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是不是超过4.8%就是明显呢?我个人认为5%到6%还不是特别明显,所以这需要有一个对比。

  第三,宏观调控要与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相结合。因为在目前防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很多宏观调控的措施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比如冻结价格,实行价格管制。从长远来看这种办法是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所以要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把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是从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趋向来看,我认为可以将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中国目前的财政状况相对较好,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国有足够的财力来推进改革和进行政策的调整。我认为适度放松的财政政策可以采取适度减税的政策,但推行起来困难不小。比如为启动消费,增加收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企业增加职工工资,但是国家的减税力度却很小,这种状况就使得企业在夹缝中生存。所以通过适度的减税政策,让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真正增加,从而激发他们的投资、消费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在宏观调控方面,中国要有全球观念,保持宏观调控的灵活性。比如为应对通胀,要考虑到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胀压力,如果坚持将原材料价格压得很低,在世界格局中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