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汤业国:我们是如何救科龙的?
本刊记者 刘宏君
《中外管理》:拯救科龙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汤业国:海信只投入了3.01个亿给科龙,而当时科龙一个月的工资和费用就是7000万,还要付供应商的欠款等等,所以当时非常大的问题是资金。当时科龙库存的材料半成品有30多个亿,却一个产品也生产不出来,要让库存流动起来,又不能形成新库存。
这时就应该让大家明确什么是资金占用和周转,不是只有从财务部长手上花出去的才是资金,东西也是资金,资金不只是钱。当时科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懂,更不知道加速周转减少占用的意义,即使理解了意义能不能会做又是回事,上万人一起做同样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事。再比如领料,你可以一星期领一次,或半个月领一次,但你也可以一天领一次,也可以两小时领一次。道理通常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让资金流动起来,尽量少占用,又不能断流。事实也说明,经过这一年,就是这个办法救的科龙,
《中外管理》: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文化整合是不是最难的?
汤业国:文化整合这个词本身就值得商榷,周厚健董事长讲得很清楚:海信过来的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变成是和大家融合的一个手段,要低调、多干,和大家融为一体,绝大多数人这么做。也有个别人不这么做,那么请回。
对于企业文化,就看你的立意点在哪儿:是为企业还是个人?是为企业实惠还是为面子?我们来到科龙,谁都不认识,做实事、报实数、说实话都是为了企业好,文化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潘宁时代,科龙形成很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些习惯和海信是雷同的,比如在车间,即使需要每天工作12小时绝对不含糊。但经过五六年的动荡期,科龙部分中高层的文化不好,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官本位思想、惟老板命令是从、缺乏长远发展思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差距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是很多的。我们称这种文化为打工文化,打工文化一个典型特点是只考虑我在做工作,不考虑这个工作有多大益处,这个工作有什么意义,也不考虑做完这个工作还要做哪个工作,也不会考虑企业长远的事。主动与被动、把事情当成自己事和当成别人事,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一部分人的这种工作习惯或者说文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当然科龙也有许多人对此看不惯,所以我们来时正义的文化占了上风。
《中外管理》:海信来到科龙不久就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这种调整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汤业国:当时组织结构确实做了很大的调整,主要原则是还原为公司的本来面目。当时科龙内部客观存在一个相互衔接问题,大家的利益计量不合理。当时制造公司按照自己的成本价卖给销售公司,生产成本越高销售价就越高,这与市场经济完全背离,所以必须要解决共同面对市场的问题。
《中外管理》:您如何评价海信一年半在科龙的表现?
汤业国:如果把科龙比喻成一个病人,我们接手时已经下了病危通知,后来解除病危通知,到苏醒,现在已经到了生活能自理的程度。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今年一年时间成为身体健康,达到运动员基本水平的企业,也许有的个别环节还得明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但绝不能时间太长了。如果正常的话,从下半年开始情况将大有改观。
《中外管理》:科龙今后在海信占什么样的战略地位?
汤业国:虽然海信是黑电起家,但在白电上也不是毫无建树,海信对白电是有感觉有发言权的,对市场技术有感觉有信心,说到变频就是海信。虽然最近四年才上冰箱,但海信一跃成为前三名。海信的冰箱和空调我都管过。海信并购科龙以后,整个白电系统一定有统一的发展思路。股改方案实施双方产权合并以后,我们力争明年达到180~200亿的销售额。去年海信白电和科龙销售额是130多个亿了,这是因为科龙情况很不正常。如果仅仅从数字上来看海信收购科龙的真正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今后几年销售达到400个亿,达到全国第一。
责任编辑:杨 光
整合科龙还有几道坎?
本刊记者 刘宏君
2007年4月23日,科龙2006年年报出炉,这家曾经被“下了病危通知”的企业虽然宣告盈利,但距离海信以及公众的心理预期还相差甚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2007年年底海信就会完全恢复正常。”汤业国说。虽然汤业国对科龙充满信心,但对于刚刚恢复元气的科龙来说,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整合科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过的坎。
第一道坎:战略规划
“顾被抓前三天,我和他见过。当时他谈起过和海信的这场重组,他认为:第一,海信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是中国家电企业中最好的,如果把海信的信誉加进来,再借助海信的现金流,科龙就会摆脱困境。第二,两个公司的技术、市场能力、产品都具有互补性。第三,双方企业家的能力也有极大的互补性,所以顾当时考虑的是战略结盟,把国际上几个大品牌的小容量产品订单全部拿回来,用最好的技术和品牌,与三星、LG等韩国品牌竞争,并最终打败他们。”与顾雏军颇有来往的和君咨询董事长李肃说,“顾的分析是对的,但他在后来的这场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身在牢狱,公司已经被托管。就战略而言,顾雏军对于海信、科龙优势融合的大战略,目前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从双方的资源和功能来看,双方白色家电合并还没有带来多大好处,双方优势能有多大的互补,合起来能产生多大的倍加,现在还看不出来,只能说是还在恢复过程中,未来的挑战还很大。”李肃说。
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大中华区董事张天兵介绍:通常情况下,并购整合是要有一个事先的战略制定,到底并购什么公司,出于什么样目的,然后才是尽职调查,了解被并购公司的具体情况,给出整合方案……而海信入主科龙,其过程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就谈不上事先的战略规划。
所以,正如华夏基石咨询集团合伙人施炜所说:海信整合科龙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处于战术层面,战略层面的整合才刚刚破题。
战略问题和立足战略的资源整合将是海信科龙未来的第一道难题。
第二道坎:机制重建
营销专家刘步尘认为:科龙这个问题企业进入海信的健康机体,海信为其提供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并利用海信的平台和形象,随后就能走出困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科龙是一家“政治型企业”。与政府走得太近,肯定要出问题,因为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妨碍企业按市场方式运作。而现在科龙既然出现了问题,就要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把见不得人的关系彻底斩断,进行机制重建,向一个市场型的企业转换。
所以,机制重建将是科龙面临的另一道难题。
第三道坎:人才流失
通常,收购的目标之一就是获得“软资产”。而“软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指关键人员、客户关系、核心技术、管理经验等。如果这些资源随着关键人员一起流失掉,则目标企业几乎就成了空壳,这将直接导致收购的失败。
海信收购科龙以后,公司的权力和控制结构发生变化,很多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落差,也因为有海信和科龙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差异,加之海信入主之前,公司已有很长的动荡期,人心不稳。顺德地区家电企业云集,那段时间,很多科龙的技术人员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挖脚者的电话。以上诸多原因的存在,使得海信入主科龙前后,科龙人才流失严重。
现在,对科龙的整合还在进行之中,如何摆平由于人才流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避免未来更多的流失,就成为科龙面临的又一个考验。
……
可恩管理咨询公司的一项关于并购失败问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并购失败的案例中,80%发生在签订和约之后1~3年的整合期中,是因为整合工作开展不力。这些整合工作的失败可能源于战略、品牌定位失误、关键人物的辞职、技术力量或客户资源的流失、企业文化冲突、整合期工作效率低等众多因素。
对于目前的科龙来说,上述众多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因而还有很长的整合之路要走,也需要跨越诸多障碍。
责任编辑: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