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业评论 > 正文
 

徽商兴衰的启示:经济与文化互动(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 18:11 《中国商人》杂志

  记者:徽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栾:从南宋罗愿所撰《新安志》中可以看出影响徽州文化形成的有两大因素。

  第一是文化融合的作用。

  先秦时期,可以说是徽州历史上的土著文化时代,即属于南方游耕文化的山越文化时代。从秦汉至隋唐在徽州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文化融合与转型的时代。

  它的出现,一是由于自秦以后,徽州正式划归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设官治理,实行教化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促进了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二是东汉以后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而多次南迁的移民活动。迁徽士民之中甚至有众多的世家大族。

  他们聚族而居,严格维系原有的宗族组织不变,又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这就原封不动地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徽州,使之直接继承了中原的先进文明。

  这对徽州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在文化方面,它使徽州重视教育,崇尚儒学,益向文雅。

  宋元以来,朱子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另一方面,徽州文化中,原来山越文化的影响还存在。比如其风俗“尚气好胜”、“刚而喜斗”,等等,不能不说是山越文化的遗风。

  第二是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徽州的地理环境来说,就区位而言有占优势的一面,然而,在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山多地少的环境无疑是一种劣势。生产劳作方面,徽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极为艰苦的,甚至是恶劣的。然而,徽州人正是在这种“恶衣食”的环境中得到了锤炼,它使徽州人身上具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所以,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

  记者:徽文化如何影响了徽商?它给徽商输入了什么核心价值?

  栾:当时徽文化的精神层面异常先进。诸如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等等。

  明清徽俗有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丢。”即徽人很早就外出经商。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条件与徽州不相上下,同样艰苦,但人们宁肯老死故里,也不愿外出求生。而徽人能够“十三十四,往外一丢”,而且成为一种风尚,这绝不是当时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做到的。

  早期北方众多士民迁入徽州,至明清时代,徽人又大批外出经商。迁入徽州是走进来,经商是走出去,无论是进来还是出去,都是一种移动。在徽人身上明显具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

  同时,徽人外出,多四处经商,或科举出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显然是由于徽人身上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宋代以后,徽州为程朱阙里,号称东南邹魯,是当时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教育普及程度高,从而培养了从事经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

  虽然这些文化现象在其它地方也可以找到,但是,徽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将其定义为徽州文化精神层面的一些特点并不为过。

  总之,由这些文化因素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即徽商本身所具有的素质,是一种特殊的优势,与其他地区的商人相比较,它使徽商在经营活动中更胜一筹。因此,富有特色的徽州文化所形成的具有优势的人力资本,是徽商兴起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徽商崛起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