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业评论 > 正文
 

徽商兴衰的启示:经济与文化互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 18:11 《中国商人》杂志

  对话著名徽学研究专家栾成显

  文/本刊记者 陶倩

  徽商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三百余年的辉煌。在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康熙、乾隆
年间,徽商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末,徽商才开始走向没落。

  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徽州历代致富商人至少有近千人,其中身价百万白银的巨贾富商有二百三十多人。

  徽州商业经济中,以盐、茶、木、典当四大行业最盛。其中,盐业为首。据记载,清代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资本有四五千万两银子,而清朝最鼎盛时的国库存银不过7000万两。

  徽商财大势大,出现了众多著名商人。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代表。

  徽文化的力量

  《中国商人》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促成徽商兴起与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栾成显(以下简称栾):徽商兴起与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地少人多的矛盾,文化教育的发达,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可得出如此研究结果:经商的成功与否固然与商人的能力有关系,但市场和商品却是更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而市场和商品这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制约。

  无法否认,市场和商品,以及地理环境,都是徽商兴衰的重要因素。

  记者:促使徽商兴起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又是哪一个?为什么?

  栾:有研究者认为:对徽商来说,最幸运的是,在离徽州不远处就是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大市场——长江三角洲。即徽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占了离长江三角洲较近这个地利之便而已,强调徽州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

  的确,就地理位置来说,徽州虽地处山区,但它北靠长江,南联赣粤,下通苏杭,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不遥远。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徽商的兴起和发展无疑是有利条件。

  但这并不只是徽商的幸运。因为相比之下,那些处在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区本身的商帮,如洞庭商帮、宁波商帮等,他们应该更幸运,长江三角洲对于他们更有利。而他们为什么没有如徽商一样兴起呢?

  还有,当时与徽商齐名的晋商所处地理位置,并不在长江三角洲的附近,对其兴起又应如何解释呢?

  从商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考证出地理环境并非徽商崛起的决定条件。

  作一历史考察则不难发现,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地理环境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了。

  众所周知,徽州商帮作为一个商人集团的崛起,是在明代中叶(16世纪)以后。正是在徽商兴盛的明清时代,市场和商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重大变化。

  史籍所载表明,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主要民生用品如粮食、棉花、棉布及丝织品等商品化程度的增大;长距离贩运贸易的发展;商路的增辟和新兴商业城鎮的增加;大商业资本的兴起等等。

  总结起来就是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所谓全国性市场,即是超出了区域市场的范围,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因而地理环境对商品和市场的制约大大地减弱。这一点,在徽商崛起的明清时代是绝不应忽略的。

  当然,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为徽商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成为徽商崛起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大环境,谁的买卖都做不成。

  但这个契机对于当时所有商人与商帮,应该说是均等的。

  商品与市场也好,地理环境也好,虽然都是重要因素,但不难看出,它们皆属客观条件,若将其作为徽商兴衰的主要原因或决定性因素,至少不够全面,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在创造历史时固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人是历史的主体。当解释人类历史各种现象时,不能只讲客观条件,而忽视人这个主体。谈到徽商兴起与成功的原因,不能不从徽州与徽商本身方面进行探索。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作为商业活动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商品和市场,二是资本即交易资金,三是人力资本即商人本身。人们往往重视商品和市场,重视资金,而对人力资本有所忽视。其实,由文化因素所决定的人力资本在商业活动中至关重要,往往决定其成功与失败。尽管商品生产和市场十分发达,尽管交易资金颇为雄厚,而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商业活动亦难成功。即使商品和市场尚待开发,即使交易资金不足,而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仍可打开局面。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