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板最后听到坏消息

2014年10月09日 21:53  《商界评论》杂志  收藏本文     

  一个坏消息在到达老板那里之前,已经经过层层过滤,老板最后听到的是片面、失真的消息。尤其对于武断、专制的老板来说,可能永远都听不到坏消息。

  ■文/梁胜威,中山网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身居高位的老板们来说,坏消息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是影响公司决策,最需要了解公司情况的人,但往往却又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端坐于办公桌后的老板们已经习惯了每天翻翻财务报表,开开总裁会议的工作方式。但远离业务流程、远离市场真相的工作方式就像慢性毒药,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健康。

  层层修正坏消息

  一线人员通常是最早知道坏消息的人,但在层级化的管理体系中,层层汇报可能意味着层层掩盖问题,至少员工在汇报的过程中,会对坏消息进行适合自己需要的“修正”。有些坏消息传到老板耳中时,甚至已经变成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有一家公司今年3月份以来就一直缺货,经销商把这一情况反映到老板那里。老板问负责生产的经理,经理告诉老板,缺货是因为销量太好,产品供不应求。听到这样的消息,老板自然很高兴。接下来老板可能会扩大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并非如此。这家公司缺货是因为三条生产线机器经常出故障,产品生产不出来,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常常不合格。然而,对于这一情况,老板却被蒙在鼓里。

  我一直十分关注两家纸尿裤公司的动向。其中A公司销量连续几年下滑,竞争对手B公司则连续5年以30%以上的增长率增长。从市场角度看,A公司已经被竞争对手反超,从以前华南区的老大的宝座上滑落下来。

  然而,对于这样的局面A公司老板却浑然不知。一次,与老板聊天的过程中,老板还神色飞舞地告诉我,竞争对手很快就要完蛋。销售很不好,人员也走了很多,资金链也很有问题,连包装的颜色都是抄袭他们的。听完他的话,我大为惊讶。

  事后,我在思考,老板为什么对自己和竞争对手的真实情况了解得那么少?尤其是对市场一线的问题知之甚少?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又是什么缘故令老板们听不到真话?为什么老板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听到真实消息?

  老板真想听真话么

  很多企业,上级对车间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主要的渠道就是层层听汇报,各级、各部门领导习惯了讲空话、套话、假话,甚至是官话。就算老板亲自下市场进行调研,下面也都提前设定好路线,提前思考老板要去哪里,提前安排好老板要接见的业务员,甚至有的还为导购之类的基层人员设计好“台词”,要提前背熟。

  企业出现“层层隐瞒”,往往老板就是最主要的原因。成功的老板通常自信,甚至有点自负。他们经验丰富,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这让老板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判断,忽视了数据和事实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老板往往以结果为导向,这会误导员工认为出现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再做汇报。这个过程,本身就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一线员工是最早知道坏消息的,当他们将情况上报的时候,每一层都在过滤、修正消息。最后一个报告老板的人,最终还要考虑老板当时的心情,再决定是否汇报,汇报的内容也会经过筛选。老板自然无法听到真实的消息。

  有一则典故就挺能说明问题。据《古文辑要》记载,李世民时期有一个忠直敢谏、有棱有角的诤臣叫裴矩。此君在隋朝做官时,是个阿谀奉承、八面玲珑、溜须拍马之徒,一味地想方设法讨好隋炀帝。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常态,经常对朝政发表不同意见,有时甚至敢当面跟唐太宗顶撞、争论,成了有名的诤臣。

  对他这种前后不一的反常现象,元朝名相拜统引用孔子的话,进行了解释:盂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

  阻断通路的内部机制

  从外因上看,老板听不到真话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里没有一个好机制。在“一言堂”、“武断型”老板领导的组织机制下,这种组织机制是一种淘汰精英、淘汰好人、淘汰有能之士的机制。

  一些全心全意为企业做事的人总是被无情地淘汰出去,而一些溜须拍马之徒、见风使舵之徒、投机钻营之徒、贪污腐败之徒、出卖良心之徒,则往往可以上位。

  可能这些老板也想有一个很好的组织机制,但他们自己常常又是打破机制之人,喜欢越级领导、越级下达命令。随时都在打听下面的人到底在做什么,有没有对他不忠心之类的,这种做法会让下面的人工作很难开展。

  我们知道,凡是“一言堂”、“独裁制”的机制组织,都很难容纳与老板有相悖意见存在,也不能容纳反对自己意见的人留在企业里,或美其名曰是“这一类人不适应企业文化”。总之,中国式管理下的企业都很难有“忠臣”、“诤臣”的生存余地。毫不讳言地说,中国式管理无非就是封建式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驭人的管理模式。

  老板听不到真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某些利益关系人害怕打破现有利益体系,怕老板一旦知道真实情况会对现有体系进行改革。员工之间平时可能有诸多矛盾,但在向老板掩盖问题时,却往往能达成惊人的一致。很多人在想,讲真话实话,既得罪人,又有碍自己被提拔。在企业上混的人,好不容易有点职权了,谁也不愿因为讲几句真话丢了利益。

  讲真话实际上是在讲问题,真话讲得越多,问题就越多,把问题看得就越深越透。问题越多,上一级领导就越反感,这与自己的前途就越不利。因而,讲真话的人很可能得不到重用,说假话的反而步步高升。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不讲真话了。

  老板如何听到真话

  那么,老板如何才能听到真话?除了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实际情况,一定要建立好的机制,鼓励员工说真话。老板自身也要放下身段,走到一线去,主动听真话。

  可量化的考核标准

  量化业绩标准,让员工能够判断自己的工作质量,也限制部分职务权力被放大。有一位上市企业的老板,多年来不习惯看报表。通过下属电话汇报,了解公司情况。公司没有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职务的变动,以老板秘书的意见为准。这样一来,秘书就如同握有尚方宝剑,实质上的人事权力甚至超过了人事部门。那么,各级主管的工作重心自然已经不在业务本身,而是如何跟秘书保持良好关系。在这样一个没有规则、标准的环境里,所有的事实和问题都会让位于人情关系。

  以奖励强化鼓励

  基层是公司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基层的问题才是公司真正的问题。好领导知道在基层里发现问题,然后再往上推,看看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再举一反三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听到基层的声音?

  有一个老板,为了鼓励员工反映问题,建立了一个激励机制:员工书面反映一次意见,就奖励100元。奖励办法出来之后,第三天就有员工写了建议给老板。老板将奖励在公司公示,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提意见。公司内部出现以反映意见为荣,没有得到奖励为耻的气氛。

  打破利益壁垒

  不要让利益集团压制言论。利益集团往往是因为害怕利益受到侵害,才会努力压制住问题不往上汇报,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一样。

  我们在《皇帝的新装》中看到,两个并不高明的骗子竟然骗过皇宫里的所有人,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每个人的鼻子都被两个骗子牵着走。这是因为他们都站在自己立场上判断是非,因为他们都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他们歪曲事实以趋利避害。但小孩没有经过世俗污染,眼睛是明亮的,没有利益价值点,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在有利益关系的公司里,我们难以保证“孩子”就能说真话。有人为《皇帝的新装》续了一个结尾:皇帝气急败坏,奖励小孩敢说真话,对不说真话的大臣处以极刑。真话就犹如一把利剑,切开炫目的包装,露出那些大臣虚伪的心灵,让说谎者无所遁形,这无疑给那些谎言制造者和受益者釜底抽薪般地打击。

  真相在一线

  一线是离市场最近的地方,一线员工最清楚市场的变化,用户的需求。一线员工也是公司里离老板最远的一群人。老板被部门主管层层包围,很难听到来自一线员工的声音。主动走近一线员工,才能让老板“突破包围”,了解最真实、即时的市场情况。

  某快消品上市公司的老板,对市场了如指掌,对产品的出样条数、陈列方法、堆头的摆放、价格体系都一清二楚。这位老板每到一个城市,都会请一线业务员和导购吃饭。吃饭的时候,老板要求每一个业务员都要发表意见。一顿饭的功夫,老板就已经基本摸清市场现在的问题。

  层级化企业管理中,层级越多,一个消息要由下往上传达的壁垒也就越多。层层传达,有时会造成层层掩盖。报喜不报忧,是员工们心照不宣的共识。要打破这种共识和壁垒,老板才能听到真实的坏消息。

  点评:

  要听真话 ,老板需要好的企业文化

  ■文/周 浩,上哲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

  有这么一个说法:“爬上树顶的猴子,回头往下看,看到的全是其他猴子的笑脸。”这种情况,任何地方都有。

  先说说老板、领导,领导(上级)是什么?

  一个基本概念是,公司业务无民主。从总经理到部门主管,权力都是由公司层层授权。董事会授权总经理,管理层授权部门负责人。这跟一个国家通过选举产生权力机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从最底层的理论上讲,领导对员工的管理行为,包括工作安排和工作结果的评价,只要不超越道德和管理的底线,都是绝对的,甚至可以是主观的。

  老板真不想听真话么?老板当然想听真话,所有坏消息,都是关系到他身家财产的,他比谁都想知道企业出了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但问题也出在坏消息上。坏消息是一个果,因是什么,是老板之前的决策失误和市场变化。老板先前的成功,让他有了足够的自信甚至是自负,认为自己的决策没问题,有了这个自信和自负,要让他承认自己的失误,或者改变自己已经过时的做法,心理上这道坎是很难走过去的。在比较自负的老板那里,坏消息就更没法说出来了。

  再来说说员工,员工(或者说下级)又是什么?员工有这个义务向老板真实地说明各个情况,好消息、坏消息都说吗?

  先说第一个问题吧,下级是个什么东西。八个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大家都应秉持这个原则。工作这件事,就是因为你拿了或者要拿别人的钱,然后你要把别人安排的事情做好。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体一点,与人消灾是什么?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遵守公司的文化。

  为什么这里说的是文化,而不是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不在纸面上的东西,才是公司文化的关键。要怎样给老板汇报坏消息,汇报到什么程度,老板喜欢看报表还是听汇报,老板喜欢听的词是“屡败屡战”还是“屡战屡败”,老板去一线是微服私访还是走个过场?

  这些在公司制度里面都没有写,也不会写,但这些都是一个公司的文化。就像梁家辉在电影《寒战》中说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何?自以为是。第二步,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小心谨慎的中国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这些文化,找到那些线头,遇上喜欢听好消息的老板和报喜不报忧的企业文化,诤言直谏的“良币”被见风转舵、善于钻营的“劣币”驱逐,在所难免。

  前面说这么多,回到问题,解决“老板总是听不到坏消息”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老板首先就要改变自己,进而去推动改变企业内部“劣币驱逐良币”的企业文化。

  改变自己,忘掉自己过去成功的方法,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改变过去凭直觉去经营,拿起枯燥的报表翻查乏味的数字,也不是每个老板看得进去的。陈年凭感觉盲目扩大SKU,陈欧紧缩深耕化妆品,现在他们俩过得如何,其实大家也能看到。

  除了自己,老板还要引导员工,无论从明的公司制度鼓励实话实说,还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影响企业文化,阐明敢说实话、敢报坏消息的员工才是优秀的员工,都是非常必要的。

  公司制度设计、组织规范设计国内很多标杆企业都做得很好,依葫芦画瓢大家都能学会,难就难在怎样影响隐性的制度和企业文化。说个例子,腾讯公司内部的“爱问”平台上获得赞同最多的答案,是总裁马化腾答员工的一个问题“正直在公司有什么用?”正直在公司的确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特质,但马化腾总不可能向所有员工发一封邮件来强调这个问题,那样太官方,也太死板,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用这样一个非官方又不是很正式的方式,反而能让大家乐于接受并赞同,潜意识就把“公司强调正直、鼓励员工做正直的人”这个理念传递给了员工,这样比他发多少遍公告、通知都有效。

  [编辑 梁 爽]

  E-mail:ls@chinacbr.com

文章关键词: 公司产业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多名涉刘铁男案高管目前安然无恙
  • 体育泰国仅来15人战国足 世锦赛女排0-3巴西
  • 娱乐黄毅清称三个月未见女 将放弃监护权争夺
  • 财经发改委价格司5名官员被查:仅剩两名领导
  • 科技互联网电视叫停后自救:欲推55寸平板
  • 博客潘绥铭:21世纪中国人性生活情况调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57岁教师爬墙修黑板 网友赞其蛮拼的(图)
  • 慕容小散:A股红的不光是十月而已
  • 杨红旭:房贷为何突然大放水?
  • 朱大鸣:楼市可能出现惊天大逆转
  • 易宪容:房贷新政能难引诱投资者入市
  • 叶檀:美元指数大涨敲打老房子
  • 冉学东:“土币”不再发行是重大问题
  • 杨德龙:A股结构性牛市开启
  • 徽湖:谁在支持房价耍流氓?
  • 徐斌:黄金暴跌是有预谋的攻击
  • 叶檀:互联网泡沫是不坏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