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天下第一司5名官员接连被查:只剩2名司局领导

2014年10月09日 01:55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推荐阅读】

       发改委价格司多名官员被查 分析称职能需转换重构

       发改委系统落马官员已有19人 价格司成最密集地

       发改委价格司再涉腐败风云 药改下半年恐难作为

       【评论】

       评论:从发改委价格司五名司级干部落马说开去

  反腐漩涡中的“天下第一司”

  电站项目上网电价审批都要跑价格司,很多能源发展项目因为价格政策迟迟不出台,而影响进度

  吴言

  继国家能源局之后,被外界称为“天下第一司”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成为了反腐风暴的中心。

  9月2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原副巡视员郭剑英被带走调查。9月28日,价格司又有3名官员被带走,包括刚刚接替曹长庆担任司长的刘振秋,以及周望军和李才华两名副司长。更早之前的8月24日,司长曹长庆被带走调查。

  至此,“天下第一司”已经有5名官员被查,偌大的价格司只剩下一名巡视员和一名副巡视员两名司局级领导。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慨:制度使然。价格司权力过大,项目价格审批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多名被查官员极有可能牵扯其中。

  制度使然?

  价格司是我国价格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油、气、煤、电领域一直以来是政府按照成本加成的办法确定价格,缺乏真正的市场化管理手段。成品油旧的价格机制就因此饱受批评。

  刘振秋在2013年的一个座谈会上曾表示,价格司其实一直不想靠僵化的方式管理价格,能源价格管理也始终朝着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方向改革。

  2012年电煤并轨后,煤炭价格已实现了市场化。

  2013年“两会”时,推出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缩短了调价周期,调整了挂靠的油种,已经非常接近市场定价。

  而天然气价格以市场净回值法为主的新政策,正在全国推行,虽然还存在挂靠石油价格等细节问题,但总体也已经初步市场化。

  电价则比较复杂,2002年启动的电力体制改革,始终没有完全实现。价格司对主要的电源实行标杆电价政策,火电、风电、水电都有标杆电价。但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标杆电价之下,上网电价还是千差万别,一机一价的情况依然存在。

  一位能源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即使在标杆电价下,还是可以批出不同的上网电价,这中间有运作空间。批的电价高,企业收回成本快,因此有足够的动力去勾结官员。

  在能源局官员事发后,一位价格司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说,能源局官员事情出在审批权上,他认为价格司在改革的路上已经走得比较远了。

  权力无孔不入?

  价格司是国家发改委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下设11个处,负责对包括电价、水价等在内的多种垄断商品和公共服务的价格进行审核和监管,组织拟订重要价格收费政策。

  价格司职责官方表述是:监测、预测居民消费价格,重要商品的零售价格,主要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的变动趋势。

  而通俗地说,只要涉及政府定价的环节都在该司的职责范围内。

  以能源项目为例,对大型能源项目实行审批、核准制。依据政府投资目录,涉及的行业项目都要经过政府核准和审批,能源局负责立项,涉及价格的都要经过价格司会签。

  地方则是物价局,但能源领域诸多项目是央企执行投资,都要由价格司负责。上述能源官员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电站项目上网电价审批都要跑价格司,很多能源发展项目因为价格政策迟迟不出台而影响进度,价格确定对企业更为关键。

  审批惹的祸?

  审批和核准在外界看来,神秘莫测。实际上,也确实是神秘莫测。只要价格不是完全市场化形成,或者政府的价格管理方式对市场考虑不够,都存在差价,差价部分就会滋生寻租。

  一名电力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即使在新的投资目录出台,审批、核准权下放和取消后,还是要到主管部门去批项目,在标杆电价内,也有因机组的环保效果和性能差别造成的不同价格,不同价格意味着不同的回报率。

  一些大型能源央企都有人员常驻在发改委,以随时提交项目和投资所需要的材料,做好衔接。当然,很多腐败发生在个人之间,靠个人关系维系,外界很难窥见详细过程。

  目前外界猜测,价格司涉事官员是卷入医药领域的腐败。是否卷入了能源项目,公开资料尚无涉及。

  而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能源局卷入腐败的官员也不全是审批本身的腐败。不过上述能源官员对记者称,因为标杆价格、项目成本核定都由价格司负责,造成能源项目的审核在不同部门之间一直有争夺,但最重要的显然是价格。

  海上风电价格就是一例,能源局的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很大,但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一直到最近才出,出台之前,规划目标其实没什么用,开发商都盯着价格计算收益率。

  刘振秋曾对本报记者称,从主管部门角度,也在推动改革,不然以数量有限的官员去监管各个环节的成本非常困难,最后只会造成无法监管。

文章关键词: 价格司天下第一司官员被查发改委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多家涉刘铁男案高管目前安然无恙
  • 体育体操世锦赛女团摘银 世锦赛女排0-3巴西
  • 娱乐黄毅清称三个月未见女 将放弃监护权争夺
  • 财经发改委价格司5名官员被查:仅剩两名领导
  • 科技苹果16日开发布会或推新iPad
  • 博客方军:大陆最后的飞虎老兵还有谁(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57岁教师爬墙修黑板 网友赞其蛮拼的(图)
  • 慕容小散:A股红的不光是十月而已
  • 杨红旭:房贷为何突然大放水?
  • 朱大鸣:楼市可能出现惊天大逆转
  • 易宪容:房贷新政能难引诱投资者入市
  • 叶檀:美元指数大涨敲打老房子
  • 冉学东:“土币”不再发行是重大问题
  • 杨德龙:A股结构性牛市开启
  • 徽湖:谁在支持房价耍流氓?
  • 徐斌:黄金暴跌是有预谋的攻击
  • 叶檀:互联网泡沫是不坏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