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Yo吗?

2014年07月10日 23:56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这些“奇怪”的社交工具满足的不是基本的社交需求,而只是一些猎奇的心理。

  文|高宇雷

  “Hey”“Yo”,难以置信,这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两个美国青少年在街头击掌、撞肩之后的打招呼,而是两个新晋社交应用中仅能使用的聊天用语。这两个应用就叫Hey和Yo。或许应该叫做Yo、Hey,因为后者抄袭了前者。

  Yo最早是今年的愚人节在美国苹果商店上线,到现在已经积累了5万活跃用户,用户已经发送超过400万次Yo。而且不仅是美国用户,5月开始中国的Yo用户也越来越活跃,我也收到了几条邀请注册的短信。而据说Yo的开发者奥尔·阿尔贝尔(Or Arbel)写这款应用只花了8个小时,刚开始提交应用商店时还遭到了苹果的拒绝,理由是认为此应用还没有开发完成。Hey的产品和功能与Yo大同小异。

  除了这两款基于用户无聊而兴起的社交工具之外,2014年上半年美国的Secret、中国的秘密和乌鸦等数款产品也纷纷以匿名社交工具的概念在移动互联网上流行,并且获得了VC的追捧。看起来,新的社交时代真的就要到来了。

  无论是在传统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社交一直是用户的刚性需求。满足社交需求的可以是一个BBS,一个IM工具,一个网络平台,当然也可以是一款App……产品形态是否多样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社交网络首先满足的是人们分享和交流信息的需求。就像现在很少有人会给熟人写信告知近况一样,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自己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状态。这种信息可能是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甚至可以用动画表情来抒发心情。

  而如果Yo了别人一下,你想说什么?只是表达无聊还是真的有话要说?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回个Yo就算了。如果真想说点什么的话,那么我们换到微信上去吧,干嘛还用这个产品啊!

  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多的无聊时刻,所以在过了新鲜劲儿之后,自然就没有人会去用Yo了。

  每个人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可能都不太相同,保持日常的人际关系、等待更多的职业机会、分享生活中的有趣瞬间、认识更多的有趣的陌生人……这些都可以成为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当然,也有不同的产品出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比如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等等。

  总之,无论是在哪个社交平台上,我们都想获得一些美好的人生体验,而不是满足一些龌龊的欲望和想法,比如偷窥隐私、恶意中伤、背后攻击、传播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这里说的不是那个着名的微信订阅号等等。

  可能有人会举出Snapchat成功的例子,说明这种能够传播隐私的社交工具不是一样可以获得人们的青睐吗?

  Snapchat与Secret的区别在于:虽然同样会有隐私的内容被发送,但是用户知道是谁发送的,发送人也知道谁会看到,而且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失,也就是说社交的双方以及内容都是确定的。这样虽然有一些出格,但因为还是实名的社交工具,所以这种社交工具中才没有更多的肮脏内容出现。

  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以更酷的社交方式吸引年轻人使用,然后让更多的主流人群跟风,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产品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

  而国内的秘密、乌鸦,除了与Secret一样有产品基本功能定位问题之外,抄袭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秘密被苹果商店下架之后,创业团队又多次改名重新上架销售。这份抄袭者的不屈不挠,也只有一个尽早死掉的结局才配得上它。

  社交网络的更新换代一直存在,主流产品从Myspace到Facebook、Instagram再到Snapchat。因为用户一直在变化,所以没有一款产品可以完全垄断一个领域。

  而回过头看那些在互联网竞争中红火一时最终却陷入困境的产品,它们不是后来做错了什么,而是刚开始就没做对一些事情。

  高宇雷是本刊快公司主编,主要负责快公司、创业、环境等栏目。

  联系他请发 Email:gaoyulei@yicai.com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郭美美因赌球被北京警方抓捕
  • 体育世界杯阿根廷点球胜荷兰 24年后重返决赛
  • 娱乐邓紫棋介入张杰谢娜婚姻?遭批炒作
  • 财经富跑跑洗钱密道:坐汽艇偷渡澳门带走现金
  • 科技中央巡视组:科技部发现有科研成果作假
  • 博客水均益:我用“中国伟哥”贿赂伊官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青年教师多月光 近5成年薪不足10万
  • 郭田勇:银行会成财富管理的主流行业
  • 余丰慧:余额宝这一年经起了风险考验
  • 董少鹏:退市制度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 水皮:跳水是不是意味A股摊上大事?
  • 周本泉:楼市杀手是财产登记信息联网
  • 徐斌:降准将是中国央行今后常规动作
  • 许一力:美国会为何严重警告阿里上市
  • 凯恩斯:巴西足球队惨败3大投资启示
  • 朱宁:证监会举报奖励不该设上限
  • 冉学东:影子银行是利率改革失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