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高处不胜寒?

2014年04月03日 15:23  《中关村》 微博 收藏本文     

  政府与市场博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政府意识到房价调整不可避免,为避免引爆危机,政府会尽可能延缓拐点出现时间,或者减缓房价下跌速率。

  文 顾列铭(江苏)

  这个春天,一股寒流正在全国各地楼市蔓延,上海、杭州、广州、常州、长春、沈阳、长沙等众多城市房价普遍下降,全国九成城市楼市成交下滑。不仅成交率,就是开盘量、地块成交量和价格都创新低,房地产股更是连连大跌。

  这是正常的价格波动?还是楼市拐点已经到来?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价格高高在上的中国楼市,一遇风吹草动,就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楼市倒春寒

  《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显示,1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的环比、同比均萎缩了四至五成左右,成交量同比下滑49%,环比下降16%。包括京沪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内的43个主要城市,逾九成楼市成交量环比下跌,广州更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同比跌幅达9.7%。

  到了2月下旬,国内楼市不断有降价声音传出——去年尚且供不应求,一夜间仿佛180度逆转——究竟是惊弓之鸟,还是熊市初临?

  2月24日,A股市场9只个股跌停,均为二三线地产股;同一时间,6只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产股也下挫7%以上。2月25日,A股市场有10只地产股跌停,保利、招商、金地等一线龙头地产股均下跌近8%。是日,九成地产股下跌,地产板块暴跌5.21%,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放大五成。

  而令A股、港股地产板块暴跌者,源于杭州两个未上市房企的促销活动。首先降价的楼盘是德信·北海公园,2月18日,该盘宣布以15800元/平方米的价格清盘,比之前售价下降近3000元/平方米,这次降价也包括了最后推出的楼王。

  两天后距离该盘不远的天鸿·香榭里接过了降价的旗帜,此项目在原先均价17200元/平方米的基础上,以起价11800元/平方米、均价13800元/平方米的价格开售。

  2月23日万科在杭州的地产项目---北宸之光项目二期“吹风价”是1.3万元/平方米,比此前的均价下降近3000元/平方米。而且开发商同意为此前业主的住宅提升质量,包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附加条件。

  如此看来,开发商的降价似乎已是势在必行。事实上,杭州的降价潮已经延伸到整个城北区域。截至2月26日,该区域除了上述三个项目,在售的5个楼盘的开发商报价,均有每平方米2000元~3000元的折让。

  杭州的故事并非孤例。据统计,常州、宁波、天津等城市均有或明或暗地打折销售。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这只是个别供求失衡城市的个别案例,不具有全国性。易居中国总裁周忻就在其实名微博上表示,这只是“房企年初先跑量求稳,以及城市供求关系”的正常反应。

  不过,一向乐观的地产大佬王石[微博]却认为2014年楼市“非常不妙”;至于喜欢直言不讳的任志强[微博]则说“很多开发商以为2014年可能跟2013年一样,很乐观。我个人对他们提出警告,我说你们太乐观了,很危险。”

  近期楼市的一系列表现,以及行业巨头们的各种分析预判来看,对楼市的担忧也非空穴来风。

  房价暴跌不会马上到来,但是房价在持续上涨过程中,已经出现涨幅趋缓的现象。

  一方面是货币政策的持续从紧;另一方面是过往几年自住型购房需求,尤其是首次置业购房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市场所消化,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从目前大的宏观环境来看,房价将整体趋于稳定,局部稳中有降。

  政府与市场博弈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有波动的,房地产也不例外,但中国的房地产不是纯粹的商品,所以其价格波动受人为影响较大。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房地产市场如若下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将在瞬间爆发。这已成了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

  背景是,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从2002年初的16万亿,到2013年超过110万亿,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6倍,货币超发推高房价等资产价格,房地产市场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目前,中国全社会债务和GDP的占比约为215%,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GDP达到了113%,而美国仅为72%。一般当企业债务/GDP超过90%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拖累。

  非金融企业债务中,地方政府的债务超过30万亿,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艰难的转型,而现阶段投资驱动模式还在延续,主要驱动力还是房地产业。据初步统计,约有10个城市每年房地产投资达到千亿规模。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50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2亿元,增长44.6%。在高额债务负担迫使各级地方政府将“卖地”作为还债主要选择之后,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已与房地产市场结为正相关的紧密关系,不少地方聚焦土地的地方债风险已超出了警戒线。

  今年1月,京沪广深四大城市土地成交均价达到每平方米10136元,环比上涨125.1%,同比上涨253.1%,创历史单月新高。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价达到每平方米5449元,环比上涨114%,同比上涨151.9%。房地产相关税收已经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再加上土地拍卖收入,与房地产有关的收入占地方政府全口径收入四成左右,房地产实际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由于2014年地方债还债比例最高,达22%,且近四成债务靠土地收入偿还,因而维持房价稳定是政府无可奈何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希望房价稳定,以维持地价稳定,从而顺利度过债务风险期。不久前国土部提出控制城市发展边界的看法,实际也有控制土地供给,进而维持地价的意图。

  如此看,政府与市场博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政府意识到房价调整不可避免,为避免引爆危机,政府会尽可能延缓拐点出现时间,或者减缓房价下跌速率。

  诚然,政府正急欲摆脱对房地产的捆绑和降低对其的依赖,但在客观上却难有所为。因为在工业产业结构处于艰难调整期的时刻,房地产业承载着巨大的经济运行风险,政策选择因此变得罕有的被动:一方面,出于产业动能选择的“空间局限性”,政府不得不对房地产业实施被动性保护措施。央行[微博]公布的1月新增贷款高达1.32万亿元,应被视为政府稳定房地产的积极措施。

  更令人担心的是,银行的贷款抵押物,绝大部分是土地或者房产,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银行面临的风险无比巨大,这也是银行股的股价反复下行的根本原因,因为股价总是提前反映其潜在的价值。

  资金之困局

  2月19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言论:银行业要加强信用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其中更明确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两高一剩”行业等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防控。

  今年年初,涉房贷款的收紧在最先体现在个贷上。依照惯例,进入新年之后,金融机构会获得新一年的信贷额度,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额度通常会比较充裕,贷款利率往往会出现下行,审批与放款时间也会相应加快。而2014年,这一规律却失效了:2013年出现两次严重的流动性紧张,由此带来的资金面整体紧张的局面在进入2014年后没有丝毫改变,工、农、中、建、交等五大行首套房贷利率维持基准利率,股份制银行则普遍上浮5%~20%。

  成都、佛山、合肥、南京、苏州、烟台等多地的消息显示,各城市个贷情况普遍处于紧绷状态。其中,成都首套房的房贷利率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10%不等;佛山、合肥、苏州等地首套房房贷利率则多上浮5%。

  资金面偏紧的状态很可能贯穿2014全年,这几乎成了业界的共识。

  这是因为,今年国内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这些年超发的货币已经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近期央行一系列的正回购,显示管理层不扩大市场货币投放的决心。这会让银行惜贷的情况加剧,也进一步抑制购房需求。

  其实自去年银行闹“钱荒”以来,个人房贷一直处于持续收紧的状态中。现在银行做的保本理财产品,给投资者的回报率已经达到6.2%,而个人按揭贷款按基准利率算才6.55%,如果再加上各种成本,个人房贷可获收益已经非常低,因此在额度紧张的情况下,银行放房贷的动力不足。

  而银行不惜高息揽储,也一步步推高房贷利率。2月下旬,8家广深两地的商业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已经普遍上浮到10%以上,部分银行的首套房利率更上浮至20%,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购房者的资金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产类贷款紧缩扩大背后,上市房企流动性负债居高不下的风险也日渐突出,或将成为拖累其未来业绩的隐形“杀手”。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去年三季末,13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累计负债总额高达2.068万亿元,较上年末(调整后)的1.703万亿元,大幅增加了3650亿元,增幅达21.43%。

  其中,地产四巨头中,资产负债率最高的保利地产[微博]和万科分别高达80.20%和79.54%。

  今年如果上半年楼市维持低迷,开发商资金回笼不畅,考虑年中会有一波信托兑付的小高峰,那么对楼市和开发商资金链的影响将会雪上加霜。

  在经历了2013年的快速加杠杆,房地产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已处于历史高位,这本身即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在今年的融资滚动需求仍将处于高位。而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变化无异于同时掐断了销售回款、外部融资这两条路径。因此,房地产的资金链风险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处于高位,或将成为上市房企的隐形“杀手”。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3—2014)》。报告预测,一、二线城市房价最快将在2014年第一季度短线见顶。高盛去年12月17日发布策略报告称,2014年中国房地产进入调整阶段。

  总之,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个泡沫的破裂带来的后果又是短期内难以承受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记者目击上海女游客在马来西亚被掳走
  • 体育遭韩国双杀!鲁能2-4浦项 恒大负10人全北
  • 娱乐外媒:“巨星”文章出轨 网友:冠希2.0
  • 财经官员曝房产申报漏洞:只能报三四套难如实
  • 科技中移动回应香港套餐优惠质疑
  • 博客马伊琍父亲求放过声明系写手代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子因大学挂科成黑户:家庭事业全毁
  • 钮文新:稳增长没有股市不行
  • 苏鑫:揭秘SOHO中国卖房子的秘诀
  • 周彦武:反腐扫黄让中国经济下滑
  • 慕容小散:限购松绑之后冰火两重天
  • 张化桥:中国必须加息 才能减息
  • 徐斌:不能老眼光看本届政府政策
  • 张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难度不小
  • 叶檀:银行高股息为何不讨投资者的好
  • 杨再平: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建言
  • 郎咸平:京津冀要警惕曹妃甸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