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政策波动

2014年04月03日 13:58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收藏本文     

  政策扰动过多,可能会导致中国在整体改革目标上失焦,从而贻误改革时机

  □贺军

  在经历了十八大之后的理思路、立战略、定规划之后,中国进入了落实规划的“细棋”阶段,这个阶段虽然不像制订战略那样“高大上”,但对于实施政策、配置资源和驾驭局面的能力要求其实更高。

  从今年“两会”透露的信息判断,棘手的是今年初中国经济显示出的疲软迹象,今后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经济领域的某些问题可能还会恶化。汇丰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活动触及7个月低点。贸易数据也描绘了一幅不太明确的画面,1月出口强劲增长,而2月出现了收缩。

  现在中国在各种改革上的纠结,主要是因为要在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之间取得平衡。为了应付很多火烧眉毛的短期问题,政府不得不在既定的改革中抽身回望,或者放松既有的改革力度,这无疑使得改革举措打了折扣。

  比如,在刺激经济增长与推进改革之间,人们担心中国决策层为保经济目标而刺激经济,就像在2013年夏天所做的那样。迹象表明,中国央行[微博]已经放松货币政策,如果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将为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喘息空间,它们正在艰难偿还2009年货币刺激政策后积累的贷款。此外,刺激政策还将有效地遏制社会不安定,因为企业将能够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进城务工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又如,在企业债务违约问题上,尽管从理论上大家都知道要按市场规则行事,允许违约事件发生,以市场化的方式体现投资风险。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担心由此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于是地方政府和银行不断出面兜底,都认为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违约事件,其结果是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风险被人为推迟,结果将会导致更大的系统风险。

  所以整体来看,“两会”之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并不会变得更加简洁清晰,仍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有太多的政策需要落地实施,并且中国改革的真正深入将会遇到极大阻碍。

  第一,改革的规则发生变化,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了全面改革的宏大设想,这一提法如果要落实,除了要展开一场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与此相关还将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重要改革——政府放权、国企放弃垄断、市场准入放开、银行信贷取消歧视、取消各种投资限制、取消重要商品的进口配额等等。但是一些规则在发生变化,不同于过去政府干预市场,现在是市场竞争主动掺杂了政治。这种情况在过去极为罕见,现在则有常态化的迹象。

  第二,中国全面改革的难点既在中央,也在地方。从态度和行动来看,中央层面的改革与基层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央至少在态度上已经调整,而庞大的地方层面还没有启动。例如,新型城镇化问题上,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各有解读,而且各有安排,越到基层,旧城镇化模式的惯性越大,“变着法子走老路”的情况依然普遍。如果全面改革要突破深入到基层并取得一定效果,预计起码也需要2年时间。改革突破的关键看干部队伍,中国干部队伍的问题冰冻三尺,在不动体制的情况下,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第三,部分政策质量不高,有远景而无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出台之后,将会驱动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出台——从经济到城镇化再到人口政策等,但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部分政策的质量不高,重远景和目标,轻规划和可操作性,政策的系统配套也不够。比如北京日前高调表示要控制人口,通过外流产业来减少人口。然而,北京人口的聚集是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城市规划等因素所形成的,简单通过迁移产业来减少人口,在目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控制人口还涉及到法律修改问题,过去的城市总规、经济和产业规划等都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平衡发展,减少改革过程中政策的波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我们坚定地认为,在改革的安排上,不能过于局限在短期目标和个别目标,更要关注系统性的战略目标和系统风险。如果只关注前者,由于各种利益因素的干扰,毫无疑问会导致政策出现波动,如果政策扰动过多,可能会导致中国在整体改革目标上失焦,从而贻误改革时机。

  (作者为安邦咨询(ANBOUND)高级研究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记者目击上海女游客在马来西亚被掳走
  • 体育遭韩国双杀!鲁能2-4浦项 恒大负10人全北
  • 娱乐外媒:“巨星”文章出轨 网友:冠希2.0
  • 财经官员曝房产申报漏洞:只能报三四套难如实
  • 科技中移动回应香港套餐优惠质疑
  • 博客马伊琍父亲求放过声明系写手代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子因大学挂科成黑户:家庭事业全毁
  • 苏鑫:揭秘SOHO中国卖房子的秘诀
  • 周彦武:反腐扫黄让中国经济下滑
  • 慕容小散:限购松绑之后冰火两重天
  • 张化桥:中国必须加息 才能减息
  • 徐斌:不能老眼光看本届政府政策
  • 张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难度不小
  • 叶檀:银行高股息为何不讨投资者的好
  • 杨再平: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建言
  • 郎咸平:京津冀要警惕曹妃甸悲剧
  • 陶冬:消费税救不了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