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风向标:以英国为原点的海外投资

2014年01月13日 16:26  《浙商》 

  李嘉诚 风向标

  文 │ 本刊记者  胡忻

  身为亚洲财经风向标,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资本界的关注。2013年下半年,这位85岁的华人首富罕见地集中抛售香港和内地百亿资产,动作频频。继年初长和系遭遇了多次负面新闻之后,“撤资香港”的传言再次把李嘉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尽管老人家几次三番强调“永不迁册”,但在密集的“关联交易”公告之下,“李嘉诚看空中国”的传言仍不胫而走。就连国内房企老大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都在其微博上评论道:“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看似单纯的数百亿资产跨洋变动,背后引出的却是一段李嘉诚与香港之间互相成就的爱恨纠葛。近十年香港经济的“停滞”,让几乎掌握着港人衣食住行命脉的李嘉诚自然而然成为了众矢之的,似乎香港今天的“失”就是李嘉诚的“原罪”,让人不禁感慨“首富不易当”。

  缺席记者会

  作为“香港梦”的代表,李嘉诚曾是万人敬仰的偶像。然而近年来,在香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香港人花1元钱,有5毛钱进了李嘉诚的口袋。高度的垄断和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仇富心理正在引起一些香港人对李嘉诚的反感。

  而今年3月长和系公布2012年全年业绩以来,集团多次遭遇负面新闻,先是拆售酒店“雍澄轩”被香港证监会叫停,而后和黄旗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爆发工潮,员工举行了游行罢工,并且围堵了集团总部。

  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次,工人们似乎有些“过”了,“争取权益可以,但不能搞人身攻击”。

  坊间传言,李嘉诚对自己的形象在工潮中被丑化感到非常痛心。也许是受到一系列对抗事件的影响,今年8月,李嘉诚一改20年来的习惯,罕见地缺席了2013年中期业绩会;而在此之前5月股东会后的记者见面会最后也被取消了。多年来长和系每年在公布中期业绩、全年业绩和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后均会召开记者会,一年三次见面几乎成为香港的盛事之一。

  “对股东负责”

  9月17日,已经连续缺席了两次记者见面会的李嘉诚突然出现在一个传媒饭局上。据香港《明报》报道,该饭局原本是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邀约的传媒午宴,临近结束时临时加座,结着蓝色领带的李嘉诚现身,满脸笑容向各人握手打招呼。落座之后,他一句中气十足的“无所不可问,无所不可谈”,开始了与在座媒体将近一个多钟头的聊天。

  但在这次聊天中,在座的媒体人都感受到他对香港现状的悲观。在谈到香港当下正热的“占领中环”运动时,李嘉诚大摇其头,称这只会伤害香港经济,激化社会情绪。他以“好靓的玻璃”比喻香港:“看着好靓,但不小心打烂它也好容易”。

  而对于撤资传闻,他依然回应说不会迁册,不过,这次又加了半句:“但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做出决定,股东的利益,我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

  以英国为原点的海外投资

  也许正是出于对股东利益的负责,近三年来李嘉诚开始谋划调整业务比重,向海外拓展。

  在2012年的中期业绩会上,李嘉诚表示十分看好欧洲的机会,因为这些国家政治环境稳定、法律有保障、资产质量高,收购令上市公司的股价、盈利和派息都能很快增长。他甚至直言,“两年内资产将布局53个国家”,海外扩张的野心毕露。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包括基建投资1517亿港元和352亿港元的电讯并购。这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尤其是在英国,在连番收购之下,目前的李嘉诚已经掌握了英国30%的电力供应、7%人口的供水、25%的天然气。

  而在香港,李嘉诚3年内仅有两次参与并购。2010年,和黄从华润集团手中耗费57亿港元增持国际货柜码头的权益;今年3月7日,和记港口信托再次支付39亿港元收购亚洲货柜码头股权的所有权益。三年内,李嘉诚在香港的投资不足欧洲的十分之一。

  “李嘉诚是比较关注逆向投资,当别人不看好的时候,他会认为是机会,现在大家不看好欧洲的投资。他对公用事业投资是很有经验的。在香港,他对水电有很强的控制力;在英国,他通过电信入手,对这个行业很熟,又运作多年。”盈峰投资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机构盈信瑞峰投资总裁张峰这样分析李嘉诚对公用事业的偏爱。

  目前来看,李嘉诚的投资逻辑是,从香港移师欧洲,以英国为原点,以公用事业为主线,能源与电讯并驾齐驱。有市场人士分析,李嘉诚此举一为避险,二为保值,三为重返亚太积蓄力量。

  据报道,在9月17日的媒体见面会尾声,李嘉诚临走拍照时展示了一双黑色的笔,上面刻着出自《管子·乘马》的一句话:“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作为当年香港经济腾飞乘势而起的典范,李嘉诚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自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资本的价值选择和爱国情怀本无关,但作为中国商业领域的灵魂人物之一,他的一举一动被赋予了太多期待。这一句“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也许正是他拿来时刻警醒自己的话语。而比他撤资更值得让人关注的,应该是他对香港乃至中国商业环境变迁的忧虑。

  吴子富  盾安集团总裁

  对于李先生一系列出售内地、香港资产的举动,我认为这是他基于经济周期规律的商业选择,与爱国、爱港之情结不会有直接关联。一方面,刚刚经历欧债危机,伴随着美国经济比较强劲的复苏,欧洲也会跟着复苏,李嘉诚是看好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成长,也积累了一些滞涨的问题,内地与香港都处于求创新发展的阶段,他出售一些成熟的投资业务也是出于“落袋为安”的想法吧。由此启发我们内地企业,不仅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创新应变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今日起网订火车票票面不再显示姓名
  • 体育U22亚洲杯黑色3分钟!中国补时丢两球1-2
  • 娱乐美国骗局金球成赢家 莱奥纳多再拿影帝
  • 财经人民币外升内贬:国内人感受越来越不值钱
  • 科技北京官方打车软件全面沦陷:不能加价
  • 博客中日关于“伏地魔”之争是说给谁听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女老师环绕易教出伪娘女汉子
  • 张化桥:印度今天和明天的问题在哪
  • 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 美国客:留美中国学生兴起代购热
  • 姚树洁:张艺谋被罚是没有交代的交代
  • 谢作诗:春运拥堵缘于城乡二元结构
  • 高善文:中国离债务危机有多远
  • 凯恩斯: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 陶冬:美非农失前蹄 欧央行谋后招
  • 黄有光:建议高考男女生分开录取
  • 江濡山:五问肖刚 你有杀手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