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成拉动消费新引擎

2013年03月11日 17:06  《中国商界》杂志 

  路修远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实现城镇化与消费增长的联动,更好地发挥城镇化扩大消费的作用,将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资料显示,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很多企业受成本攀升、市场低迷、竞争激烈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过得并不轻松,增长乏力。今年1月22日,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抓紧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扩大内需工作方案,并且明确推进措施。而城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这一措施恰逢其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胡若痴表示:“城镇化与消费增长存在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城镇化的推进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城镇化可以通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明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另一方面,城镇人口、财力、资源聚集和消费规模扩大,能够刺激城镇经济增长和发展繁荣,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创造条件。”

  此外,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影响城镇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消费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城镇特色的形成。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更是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最大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提出了一个新的侧重点,就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意味着未来的城镇化不仅仅是规模扩张、土地经济、投资加力,公共服务、消费和第三产业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部门。

  渠道下沉的新沃土

  “下楼走几步就是美好家园百货商场,大城市的人能买到的,我们在这里也能买到了。”家住四川省广安市的张瑞群老人说。他说的美好家园百货商场,就是几年前进驻广安市的几家大型零售企业之一。

  “现在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新型城镇化给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零售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一些零售巨头也瞄准了广安。我们前期投资约2000万元,去年美好家园广安店销售额就达1.3亿元,缴纳各种税费500万元。”大商集团美好家园公司驻广安店的卢经理说,“下一步,我们将对广安作进一步考察,争取在城北或乡镇再布局几个分店。”

  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释放出的内需潜能将为零售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城镇化将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之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城镇化也将带来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农村居民在非生活必需品,如衣着、家庭设备等方面需求将有效释放。

  分析人士认为,涵盖超级市场、餐厅、百货商场等多种业态的购物中心,符合城镇化进程中居民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将随城镇化率提升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增购物中心数量超过300家,全国购物中心总量达3100家。

  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范奕瑾说:“据我们观察,去年零售企业为了刺激消费所采取的手段还是比较多的。一些企业采取的策略是渠道下沉,通过把触角延伸至低级别城市和农村市场,来开发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机遇。”

  据介绍,去年,快速消费品行业来自乡镇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就达到了22%,高于全国16%的平均值,并且这些增长也并不是来源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来自于紧肤水、面膜、功能饮料等非生活必需品。如今,对于饮料行业外资企业而言,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市场比重已经从2010年的38.2%上升为去年的41.2%。

  “还有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增加消费场合,生产的产品既有满足家庭分享的大包装,也有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的迷你包装,企业通过增加这些以前消费者并不需要的品类,也有效地提升了销售额。”范奕瑾说。

   “其实,很多企业选择开拓国内三四线市场,并不完全因为外销形势不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看到了新的利润空间。”专家表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为不少行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也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机遇。

  很多企业紧抓时机,针对新增需求调整市场布局。目前,就服装行业来说美特斯邦威、森马等休闲品牌已在三四线城市扎根,七匹狼、劲霸等男装品牌也积极跟进。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四线市场的活跃程度不亚于一二线城市,更多品牌服装和品牌家纺开始布局其中,竞争日趋激烈。

  而资料显示,不少企业正将销售渠道下沉到更多的三四线城市。产品更新快、质量有保证也让品牌能在三四线城市拥有了较高的认知度。同时,一些上市企业公布的信息则显示,近些年,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回报率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将城镇化看作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本身地处三线城市,过去单纯做代工,现在正琢磨怎样从内需市场中分到一杯羹。”渠道下沉让企业尝到了甜头,正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

  服务消费的试金石

  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当前,服务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如何挖掘其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对拉动消费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但要长期扩内需,则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扩消费的内生性增长动力。”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扩消费还需大力发展服务性消费,在便利居民生活的同时,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也有同感,他表示,未来商务部除了进一步巩固有形商品的消费外,应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陈及表示,发展服务消费,不仅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还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发展服务消费的优势在于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但也有劣势,那就是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介绍,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即使去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V字形走势,最低的月份也有13.1%。而我国整体的消费增长却很难保持这样的速度,过去10年,我国的消费增速一直保持在10%左右。

  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赵萍看来,主要原因就在于“服务消费偏低,拖了整个消费增长的后腿。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我国商品消费规模分别达到服务消费的3.9倍和5.2倍,我国服务消费占比明显偏低。

  因此,要想使消费能够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除了千方百计扩大商品消费之外,更要关注服务消费的增长,使其能够与商品消费的增速相同,甚至更快。这样总的消费增长速度才能保持,甚至有所提升”。

  赵萍介绍道,供给的瓶颈制约主要来自两方面:在和生产性服务息息相关同时又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行业,比如金融、快递、物流、电信、通讯、网络等领域,目前还存在很多行政垄断,导致市场准入门槛偏高、市场进入不充分、供给数量不多,而且市场竞争不充分推高了价格;而在纯生活服务业,比如家政、养老、美容美发等,更多的是行业发育不充分,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导致了价格比较高、供给量不足。

  刚好城镇化必须要有产业化作为根基,在大部分新城镇产业根基缺失但需求有相对旺盛的情况下,尝试着大力改革和发展服务消费,未尝不是件好的选择。

  环保领域的新战场

  业内人士认为,在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民生基建和环保两大领域的投资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

  中信证券报告认为,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中国战略对环保领域的重视,环保领域将迎来新机遇,有望出台新政策。这不仅对新型城镇化形成重要支撑,也是拉动投资的有效手段,更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最终建成美丽中国。

  机遇方面,有助于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的相关环保领域面临着巨大投资需求,再生水、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土壤修复等领域市场容量可能显著超过市场预期。政策方面,土壤、污泥、脱销等领域有望迎来实质性突破。

  “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资金状况,城镇化将更精细、更重质量,传统基建领域占比可能下滑,而环保、燃气等新型投资有望成为投资重点。”申银万国[微博]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其中绿色环保、智慧城市、城市燃气、城市轨道交通、屋顶光伏建设等子领域值得关注。

  华泰证券报告认为,节能环保将一直贯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绿色节能照明、城市污水处理、节能建材等,将助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民生证券行业分析师滕越认为,未来将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城镇化,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行政体制等各方面要协调推进。从时间先后顺序看,政策着力点很可能是先建设民生相关的“硬件环境”,再逐步有序提高“软件环境”。

  从短期来看,最有可能推出的政策可能将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城市信息化建设领域,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和均等化相对靠后,而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体制改革则是中长期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

  据专家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领域中,将投资8万亿元。而这8万亿可能带动众多行业上下游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体育NBA-科比19+9+7湖人进前八 热火18连胜
  • 娱乐曝董洁王大治海口游玩婚变有征兆 王否认
  • 财经我国货币供应近百万亿 被指推高物价房价
  • 科技陆兆禧将接任阿里集团CEO
  • 博客铁路老职工:别了,铁道部 两会博客
  • 读书民国房价有多高:平民88年才能买到房
  • 教育幼儿园娃简历秒杀白领 网友叹娃活得累
  • 育儿20省市警方解救63名被拐卖儿童14名妇女
  • 钮文新:大部制改革的关键
  • 金岩石:房产交易费用由谁埋单
  • 杨涛:遗产税究竟该不该征
  • 罗天昊:中国应废除直辖市
  • 张庭宾:索罗斯做空中国还需什么条件
  • 姚树洁:撤销计生委说明有望放松独生政策
  • 雷思海:中国要当心高房价为美国所用
  • 章玉贵:今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 余丰慧:政府职能转变重在向市场放权
  • 倪金节:外汇占款激增 热钱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