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闯关2009:13位企业家年度自述(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7日 16:32  《商界》杂志

  我一直坚信,面对众多的危机与责难,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坚持自己的决定。

  在我的坚持下,福耀关停了那些不盈利甚至造成亏损的生产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技术改造上,同时我们严格控制现金流,不去增加新的投资。在经过资产减值处理后,福耀玻璃的生产成本下降了20%,保持了利润平稳增长的势头。

  只有早日实现霸王的国际化,我们才算在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真正站稳脚跟。

  霸王国际集团总裁

  万玉华:在紧逼下快跑

  2009年初,我们将霸王的2009年定义为“突破年”。

  2009年7月,在经历一系列艰苦筹备之后,霸王终于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日,霸王凭借中药概念一枝独秀,首个交易日报收3.03港元,较招股价上升了27.31%。

  尽心而为,平静面对。霸王在2009年的收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追风品牌的推广成功。

  2009年,我们出人意料地请来隐退多年的王菲小姐,集中集团优势资源推广追风品牌。追风的战略目标是去屑市场,这个洗发水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一度被外资品牌控制得密不透风,霸王不可能熟视无睹。

  而在霸王强势闯关的过程中,很多人关心的是我们是如何请到成龙、王菲出任品牌代言人的,花了多少钱?近年来王菲复出的消息不断,但没有一次是真的,曾经许多跨国公司以近乎天价的方式邀她代言,她都予以婉拒。

  当时我们拿着追风产品找到王菲,她很快便对霸王的中草药定位产生了兴趣。在餐聚中,我了解到王菲这几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兴趣颇深,便向她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朋友家有一个小孩每到夏天身上都会过敏,用尽各种化学药水仍不见效。后来用她们回到广东罗定老家找来草药,小孩用这种草药熬水洗澡,几天后身上的小疮全好了皮肤变得光滑细嫩。立身中药王国,你能说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份中药遗产不珍贵,不值得用尽一生的努力去探索追寻吗?没想到,这成为最终促成她和我们签约的重要因素。

  8月份的时候,霸王的新办大楼也正式投入使用。对我个人而言,企业上市后工作似乎也变得更为忙碌,常常在办公室处理完文件,抬头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霸王的竞争对手正在凶猛紧逼,容不得我们半点懈怠。

  杉杉集团绝对不会被收购,杉杉的主动权将永远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杉杉集团董事长、总裁

  郑永刚:“引狼入室”计划

  2009年2月16日,我们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在宁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伊藤忠受让杉杉集团28%股权。

  对我来说,跨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杉杉从20年前资不抵债,到在我手上起死回生,再到现在的全国500强,我个人的确是呕心沥血,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决策一言堂的格局。近几年,我一直在寻求公司管理模式的突破。

  全球企业界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个是美国模式,一个是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强调创新、强调专业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短期的股东回报率。而日本的商社,通常都是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强调团队合作和精细化管理,商社对下属企业起到孵化和培育的作用。

  应该说近20年来,中国企业主要是学习美国的模式。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模式的弊病也暴露无遗。通过比较,我认为日本的商社模式更适合杉杉,我们希望在将来也能建成商社的模式。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杉杉在未来20年、50年甚至100年的稳健发展。

  2009年,在全球经济仍处在寒冬之时,我们却要抛出这样一个大手笔,让杉杉与伊藤忠在管理、内控、产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接。对财务、经营、采购等经营管理条块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贯彻伊藤忠商社精细化管理的模式。

  这样看来,杉杉似乎成了一个处心积虑要偷师的学生了。然而,伊藤忠会和我们合作吗?

  回顾历史,杉杉集团与伊藤忠早在1993年就开始有业务接触。之所以我如此肯定伊藤忠愿意与我们“情投意合”,是因为我们手中握有“杀手锏”:对方想要的一项核心业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MS。

  CMS材料是锂电池的高端材料。而杉杉旗下的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而日本电器市场对于高端锂电池的需求极大,伊藤忠迫切地希望通过与杉杉的合作,将我们的锂电池业务迅速带进日本市场。

  2009年,我们还与日本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伊藤忠共同投资建设宁波奥特莱斯。

  尽管一切都顺风顺水,但也有人担心,在伊藤忠大举进入杉杉集团的同时,杉杉集团会不会引狼入室。对此,我一点都不畏惧。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要的不是资金,而是“软实力”,所以不能因短视而固守现有的业务。

  实际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杉杉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内控管理体系,在财务管控、投资审核、物资采购、营运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建设。我觉得效果已经显而易见了,现在整个企业自上而下都非常透明、非常阳光,排除了很多以前看不见的雷区,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次与伊藤忠合作,借船出海,是杉杉探索国际化的道路之一。过去杉杉集团的战略定位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型产业集团。未来的杉杉,将会力求成为一家综合商社型的代表企业。

  如果员工们对于公司没有归属感,不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春秋何来这股自救的力量?

  春秋航空董事长

  王正华:攻心为上

  2009年8月,我在北京出差。一天晚上回到酒店,我照例打开电脑上网,点开了春秋内部的论坛。这个内部论坛可以说是春秋公司管理的一大特色,每一个春秋员工都可以在论坛上畅所欲言,甚至直接向公司管理层提意见。

  在这个时间段,内部论坛非常热闹,其中有三篇热门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员工家长致王总的一封信”、“ 外地员工社保问题——请王总百忙之中关心我们、请人事部给出正面回复”、 “请问各位前辈,作为春秋的员工买我们自己公司的机票有优惠吗?”……

  一个家庭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虽然员工们在论坛上反映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作为公司董事长,把握好公司战略固然是我的首要任务,但也必须关注员工们的这些小事。只有处理好这些小事,才会让员工感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对公司的归属感,员工和管理层才能消除隔阂。

  当天在论坛上看到员工们的意见,作为春秋这个家庭的当家人,虽然身在北京,我也十分急切地想要化解这些问题——

  在空姐分论坛上发布的“员工家长致王总的一封信”里,提到乘务部考核欠科学合理。比如:“奖惩制度呈宝塔型,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个广播词不及格,每小时扣10元”等。

  我马上回帖:老王十分赞成楼主所提的奖惩不应该是宝塔形,应该“两头小、中间大”。但是,对于广播词的问题,老王也听到旅客对我们空乘的普通话、英语颇有微词,作为职业的空乘,我们是不是应该下功夫去讲练、考评呢?当然,具体扣多少可以再经过商量、论证,同时对广播词讲得好的应该给予奖励。

  对于第二个热帖反映外地员工在上海办社保难的问题。我的回帖是:我们的外来员工辛辛苦苦地在春秋干,当然应该有一个好的保障。请人力资源部尽快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答。

  第三个帖子以及跟帖,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买到公司的低价机票。我跟帖说:工会、人力资源部应该承担起帮助、指导员工购买到公司低价机票的责任。虽然市场部希望大家尽量避开黄金周或暑期等旺季休假,鼓励大家在淡季休假。但员工确实有需要、并已经批准黄金周或暑期等旺季回家探亲的,也请我们市场部研究能否享受当日航班的最低票价。

  我的三个跟帖很快引来了员工们的关注,大家纷纷跟帖表示赞成,不少帖子里都有“竖起的大拇指”标识。

  去年11月,春秋航空首次出现亏损。民营航空没有国家的输血,只有自己救自己。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春秋员工们勇敢地和我们管理层站到了一起。

  公司上下齐心,从提高飞机利用率、采购操作流程、自制设备改装、旅游联合开发等各个方面努力降低成本。仅节油一项,2009年上半年,我们就节约了5166吨,是2008年全年节油量的两倍还多。以5500元/吨计算,我们仅燃油成本就节约了2841万元。

  另一方面,地面服务部作为航空公司的保障部门,原来每年需要公司支出2000万元来保障航班。而如今,负责地面服务的200名员工突破传统,在确保安全和航班正常的前提下,尝试通过逾重行李费、快速登机等项目的收入,又为公司减少了2220万元成本。

  通过员工们兢兢业业的付出,在半年时间之内,我们就实现了盈亏平衡。2009年上半年,还盈利60万元!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我感到,内部论坛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春秋员工紧紧连在了一起。通过开明、轻松、理性的沟通方式,春秋大家庭内部的磕磕绊绊得以有效化解,从而对外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闯过2009年这道航空业的难关。

  现在是金融危机时期,我们有精力静下心来做一些技术性的东西。

  雅戈尔集团董事长

  李如成:穿越真空市场

  2009年4月,联合国在云南的纤维论坛上颁发了“创新奖”,雅戈尔集团拿到了这个奖项。很多服装产业同行都去看我们为服装业的新型材料——汉麻所设计的生产线,盛赞这将引起服装产业的大变革。

  这只是一个结局。雅戈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为此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合作,其间的反复曲折,只有当局者清楚。

  这也只是一个开始。无论前期投入多少财力与精力,都必须实现市场化才能产生效益。

  2009年,我们要完成的,正是汉麻产品的市场化过程。对于雅戈尔,这是一道必须闯过的难关。否则,前期高达2亿元的巨额投入,都将全部付诸东流。

  也正是因此,进入2009年,有人戏称我患上了“麻风病”。

  2009年3月底,第17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这将是汉麻民用产品面对市场的第一次华丽亮相。

  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忑忑。

  早在2005年,雅戈尔便应解放军总后勤部邀请,开始了汉麻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研究。雅戈尔前后拿出了两个亿来做这个事情,当时来说风险难测。

  进入2009年,雅戈尔汉麻公司已经具备了年产汉麻韧皮纤维5000吨的生产能力。然而亚麻做为一种新研发的产品,经历几年的时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不知市场会如何反应,雅戈尔的子公司中,对汉麻项目的不认可和不理解的声音越来越多。

  平息争论唯一有效的方式,便是市场的反应。因此,汉麻产品的第一次亮相,成了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硬仗。

  2009年3月27日的展会现场,我主动走上前台,展现了一把自己的推销潜能。

  在历数麻的历史和作用后,我说:“我家里有两个抽屉的袜子,我专挑汉麻的袜子穿,为什么?我跟外国朋友说,穿汉麻的袜子透气,穿上三天哪怕一个星期也不会有味道。我家里也有很多内裤,有两条是汉麻内裤,我现在天天要穿汉麻内裤,出差的话也要带上,因为汉麻对人体保护有很大的功效。”

  李如成卖袜子,作为博览会的一条花边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一同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还有我们的汉麻产品。

  产品的轰动效应,终于平息了种种争议声。我开始调动企业庞大的资源,着手构建汉麻的推广体系。利用雅戈尔本身已有的400多个直营专卖店和2000多个销售点,每个平台都为新品的面世设计了专门的方案,等待着产品的全面上线。2009年底,雅戈尔将在北京、杭州、苏州、宁波、上海等地开设“汉麻世界”旗舰店。

  2009年,正是雅戈尔创业30年。一个属于雅戈尔的汉麻时代,正在开启。

  正因为前面是惊涛骇浪,所以我们更要发动引擎,冲破障碍。

  麦考林国际邮购有限公司总裁

  顾备春:强制驶向快车道

  当金融危机刚开始席卷中国的时候,麦考林受到了很大冲击。常年保持的60%以上的增速一度跌破50%——这种高速成长中的突然“失速”,是非常令人紧张的。

  我们回顾了麦考林的每个产品线、每个销售渠道、每个运营细节。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女装产品在中国仍然很有前景,即便金融危机,但是我们快速低价的定位,让我们仍拥有可观的顾客。而我们的各个销售渠道,还有提升的空间。

  于是,当同行们缩紧战线,我们仍然制定了60%的增长速度。当时我告诉自己和同事,哪怕是惊涛骇浪,我们依旧要发动引擎,冲破障碍。

  突破口在哪里?

  通过对销售渠道的研究,我们发现,麦考林的电子商务渠道“麦网”仍保持了强劲增长——显然网站抗跌性比较强。此前的麦网,只是作为邮购渠道的补充,在顾客应用性、互动性方面,在人力物力等资源配备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我们立刻调整了公司格局,2009年3月成立独立的电子商务事业部,并且由专业的互联网团队运营。那段时间,电子商务事业部由于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办公环境有点拥挤,有人戏称像个“网吧”。

  2009年6月,麦网完成改版。随后,麦网“搬家”到新办公室。那天,我和大家一起在楼下放鞭炮,随后到房间里打开香槟,庆祝乔迁之喜和改版成功,大家脸上写满了信心。

  金融危机中,很多品牌商都减少了市场营销预算,因此很多网站的广告位非常空缺。2009年7月,麦网开始在互联网投放广告。麦网买到的广告位比金融危机前更便宜,成功抄底了媒体广告。

  一系列的发展措施让麦网成了麦考林重新启动快速成长的引擎。目前麦网已经达到三位数的增长,在Alexa的排名也不断飙升。此外,我们也加大了零售门店的发展力度,零售渠道也达到了三位数的增长。经过一年的休整和发展,麦考林却已经冲破阴霾,重新驶上高速成长的快车道。

  “你们去占领制高点吧,我去守门。”

  3G门户创始人

  邓裕强:守门人的幸福

  2009年1月7日,国家工信部在下午2点多时,给运营商们发放了3张3G版照。由此宣布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那天下午,张向东兴冲冲地跑进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这个天大喜讯。他是我的合伙人,我们一起在2004年建立了3G门户网。

  苦等5年之后,3G终于来了,也正式吹响了3G行业正式开赛的号角。技术无疑是竞争的焦点所在。

  早在2008年初,我们确定了“门户+客户端”的双核心战略,3G门户网的10多款客户端软件,涵盖了手机在线看视频、听音乐、看书、炒股等各种应用。网站用户数量庞大,给推广客户端软件提供便利,而实用的客户端软件又给网站留住用户。2009年,什么样的应用能体现3G时代手机价值的大变革,让我们能够在这场以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中抢占优势地位呢?

  那天下午,我召集技术部的人在会议室开了几个小时的务虚会,整个会议室烟雾缭绕,烟头堆满烟缸。当我们反复讨论,什么才是技术制高点的时候,忽然一个同事调侃了一句:你们去占领制高点吧,我去守门。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想到最关键的入口——手机浏览器,还没有真正称得上成熟、适应3G时代的产品。手机自带浏览器的简陋不便暂且不说,市面上的浏览器,要么是国外的产品,本土化使用习惯的改进相当糟糕,而国内开发的产品,UI界面和使用流畅度始终与电脑上的感觉差太多。

  我们当场就确定:要做一款开放性的手机浏览器。有人提议:“就叫‘GO’吧!年轻人、年轻的企业就该往前冲!”

  研发团队很快组建起来了。这个团队每周工作7天,大家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程序改了测,测了改,不断优化,有时一张界面设计图也能花3天时间修改。

  GO手机浏览器从6月推出第一个版本,到现在已经推出了第三个版本。新的版本里,增加了NBA文字直播的widget插件,特地选择在10月28日NBA常规赛开幕首日发布,要知道3G门户网上原本就聚集有千万名NBA球迷。

  发布会结束的那天晚上,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我把办公室所有的灯都关上,一个人坐在桌子上,眺望窗外广州大道的璀璨灯火,望了很久很久,那星星点点的灯火彷佛金光闪闪的未来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