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鸿儒寄语青年:正确对待挫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22:41  《当代金融家》

  Liu Hongru: Frustrations Are Simply Blessings in Disguise

  An Elder Statesman of Financial Sector Shares with Young

  People His Perspectives on Life and Career

  文/本刊记者 李施筱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他很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并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口吻自嘲道,“走了七八十年的路,有没有一些值得后辈借鉴的地方呢?哈哈——”尔后,他略作思考,简单地提及了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并勉励年轻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既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要保持谦虚谨慎,朝气蓬勃。他说,虽然人的一生要遇到各种委屈和挫折,但是“一帆风顺对人的成长并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没有挫折,成长得越快,跌得越狠,半天爬不起来。所以,遇到挫折,失败,委屈,应该看成是好事”。

  遇到挫折并非坏事

  刘鸿儒也曾遇到过许多委屈和挫折,年轻时心态稚嫩,求上进,好面子,在领导面前,或是在公众面前稍微出了点洋相,便承受不起,后悔懊丧,好几天都情绪低落。他记得自己不到20岁那年在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演讲时,台下乌央乌央坐满了人,他因为显得过于紧张被人起哄,难堪得好几天都高兴不起来。这种经历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刘鸿儒说,面对委屈和挫折,不坚强的人容易一蹶不振,而坚强的人则会重新振作起来。他自己深切地体会到,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任何一个委屈和挫折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遇,人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经历了挫折才能进步,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后来,他在工作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会认真地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积极面对。

  1959年,刘鸿儒从苏联留学回国,进入人民银行工作。当时,大家对留学生怀有一些偏见。拥有货币银行学副博士学位的刘鸿儒一开始被分配在人行计划局,工作简单而具体:画表格,抄表,填表。一开始,他有些不适应,在苏联留学和在东北人民大学担任经济系副主任教书时期,他多是钻研理论业务,写文章,没有从事过具体的实际业务,此时不免心里也有些“大材小用”的不痛快。

  不过,他很快调整了情绪,暗下决心:“干任何事情都要干好。”他从学画表格开始学习人民银行的具体业务,不耻下问,白天在单位跟同事学习实际业务,晚上再看书学理论部分,过得很充实。

  有一次,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刘鸿儒被分配到会议简报组,负责会议记录。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很小的工作,但他毫无怨言照样很认真地对待。因为理论功底扎实,他能从领导和与会代表长篇讲话中抓住一些要点和重点,并且把它提炼出来,因此整理出来的记录,被简报组采用的次数很高。人家一看他虽然是个留洋博士,却没有一点架子,踏实肯学,态度又好,便把他调去编会议简报。他又把简报编得又快又好,人民银行办公厅后来就把他调到综合处,负责写行长讲话稿,以及起草国务院文件等。

  有时候,一些领导周六找到他,“鸿儒,你给写个讲话稿,周一交给我”。他就星期天加班,熬夜写稿,说什么时候交稿就什么时候交,绝不拖沓。

  他说那时经常写稿,不仅给领导写讲话稿,自己还要写书,写文章,用“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腹稿”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白天打腹稿,理顺思路,晚上就开工,第二天早上交稿。晚上写到凌晨一二点的时候,容易犯困,有时候实在熬不住了,昏昏沉沉,他就睡上一两个小时,等头脑清醒后再写。他一个好朋友听说他经常熬夜,建议他抽烟提神。他晚上回家一试,不对啊,抽完之后人更迷糊了。后来他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抽烟、喝浓茶都有一个量,因人而异,过头了都能醉人。

  刘鸿儒说,有真本领的人,不要去发牢骚,要靠你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是有能耐的,是社会和单位所需要的人,“如果自己老觉得怀才不遇,既不认真学现实,又不学理论,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眼高手低。”

  他那时很佩服薛慕桥。薛老不仅是经济学家,也曾担任了国家统计局局长,以及国家计划委员会、体改办等部门的领导工作,实际业务工作和学术理论都是一流,在业界很受尊重。刘鸿儒的目标就是向薛老学习,一边在行里学习实务操作,一边写书钻研理论。由于习惯性熬夜,他后来有点神经衰弱,常常睡不好觉。刘鸿儒酷爱读书,但没有书呆子气。他从不把时间花在抱怨上,而是笑对生活,顺其自然。即便是体力劳动,他都做得比别人出色。

  从苏联学成归国后,刘鸿儒曾先后两次“下乡”。

  1960年,号召万人干部下放农村,解决“大跃进”带来的问题,包括拆食堂、退赔等。人民银行派了20个人下放农村,由刘鸿儒带队,赶往上海郊区靠近海边的一个小县城南汇。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农民种植的蔬菜粮食大部分还要供往上海市,大家都吃不饱饭,由于营养不良,浮肿现象很严重。刘鸿儒他们住在县政府招待所,聚会的时候,桌上除了一碗白开水外,只有一碗从供销社想办法买来的酱豆腐。

  刘鸿儒当时担任南汇县惠南公社社长,他带领大家下到农村调研,饿着肚子和农民一起干活,帮着农民打稻子。打下来新稻子以后,就吃一顿菜饭。每到星期天有一顿不错的伙食,叫“烂糊面”。对他们来说,那是高级假日晚餐。

  “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先后两次被派到“五七”干校,种地、扶犁、撒种、除草这些农活他麻利得跟老乡的水平不相上下。后来,他又被派去晒场扛麻袋。装满谷子的麻袋重达百余斤,他一把抓住袋子两头送到肩上,扛起来就走。因为在下乡干部中表现不错,他先后被提拔为炊事班副班长、班长,厨房里诸如包饺子、蒸米饭、做菜那些活儿,甚至于杀猪,他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

  “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刘鸿儒说,人难免会遇到各种苦恼,如何平静乐观地对待,非常重要。

  是什么料就成什么材

  刘鸿儒是一个业务型干部。在人民银行工作期间他每天埋头钻研业务、学习,白天负责具体的业务,晚上又要挤出时间写文章、写书,一天到晚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对人际关系他不在意,也没有去研究。在进入人民银行之前,他没有在机关工作的经历,生活圈子很窄,主要是局限在学校里,要么是教书,要么是上课学习,在苏联留学期间也是这样——只熟悉象牙塔的学习氛围,不熟悉机关的工作氛围。他自己不擅于、也不愿意在人际关系上花费时间,一门心思全放在工作上,心想:只要自己把业务搞精了,把交给你的任务做好了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组织上看他踏实肯干,理论功底又扎实,1980年,将他提拔为人民银行副行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行长。之后,他又连续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因为年轻、提拔得快,加之他又是知识分子型,锋芒毕露,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自然引起一些人的误会和不服。刘鸿儒说,这也给他带来很多苦恼。但他对此却从不解释,不急于去辩白或是标榜自己。他认为,“没有必要去跟人解释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同时在言行上尽量改进和完善自己不周的地方,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相处时间一长,大家也就慢慢了解了他的个性,知道了他在人际关系上不会搞歪门斜道,不会曲意奉承,做一些虚头巴脑的事儿。久而久之,大家便认同了他的性格。也有些人“同情”他,认为他如果能多花点时间去打通人际关系,或许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刘鸿儒不愿意花时间去琢磨这些。“是什么料就成什么材,这是基本的原理。”刘鸿儒说,他只是一个业务干部,能被组织领导重用,已经很满足了,如果让他去搞政治,他会很痛苦,也做不出成绩来。这也是为什么别人替他打抱不平,他却反而心里很平静的原因。

  不管是朋友关系也好,师生关系也好,同事关系也好,别人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在能力范围之内,刘鸿儒总是愿意倾囊相助。他说,帮助别人并不索取回报,只是性情所为,所以也就乐在其中。

  在为人处事方面,他讲的都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然而又于简单中蕴含着深刻。刘鸿儒说,他跟人相处,首先看到的是长处而不是缺点。他对晚辈很照顾,敢于相信年轻人的才能,让他们有学习锻炼,或是独挡一面、一展身手的机会。出国访问,或是下基层调研,他常常会带上几个年轻人,让他们去见见世面,拓展视野。生活中,年轻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他也乐意倾听,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高兴的时候也会自掏腰包请学生们吃顿饭。退休以后,他还把自己多年的藏书都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不管是在人民银行当副行长,还是在证监会当主席,刘鸿儒跟学生,跟下属,或是跟外界,都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和大家相处。当时,进出他办公室都是很随便的事情。平时参加业务讨论,或是业余时间参加游乐活动,他从不摆架子,和大家一样,轻松自在。虽然现在他离休10多年了,但在中国金融界依然威信不减,退下来以后,家里反而宾客盈门,有许多学生、朋友登门问候、拜访,这或许要归功于他平素平易近人、仗义助人积下了好人缘。刘鸿儒说:“于我,这也是一个安慰。”

  虽然大家都说他身上没有官气,但他也表示,在领导面前,还是要注意说话的艺术。他记得人行有一位老同志在回忆人生的经历时,总结了两条跟领导打交道的艺术:第一条,不要顶撞领导,若是提建议要想让领导能接受,一定要注意说话、表达的艺术。第二,做好了饭以后,你不要去揭锅,要让领导去揭。就是做了事情,有了成绩后,自己不要揽下来。说到这儿,刘鸿儒笑道:“哈哈,这都教坏年轻人了。”他还十分坦率地表示,“包括我自己在内,当领导的都有这毛病,程度不同、特点不同而已。”

  “我这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个说话的艺术,领域相当广,一辈子都得学,生活中各方面都需要。”刘鸿儒说,如果年轻人,也遇到与这类似的问题时,他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下,供别人参考,希望年轻人看了能从中获得一丝启发,否则,谈之何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