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道对话汤敏:跨越就业寒冬(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 07:45  《论道》

  第二环节:

  主持人:刚才汤先生您提到,那么政府他启动内需,应该说是对于中小企业,他们保留能继续生产,保留这些农民工让他们继续工作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那么除了这个方法以外,现在农民工回流,他的确是造成了农民工就业难,这种现象的加剧,我们政府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去应对这场危机,应对这个现象的出现?

  汤 敏:我觉得现在得多管齐下,那么首先第一个,就是说在短期内就是可能我们现在,赶紧对那些找不着工作的那些农民工,要启动一个大规模的一个培训计划,比如说免费的培训,甚至给一点生活费让他们能够有一个,能够提高他们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有那么一个机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应该再开拓一些新市场,比如说家政市场,就是我们俗称的保姆市场,实际上现在城市里头还很需要,需要很大、需求量很大,北京就差不多有十几万的保姆很容易就能够容纳下来,但是这个市场现在没有充分地开发,不但没有充分开发,而且现在这个市场现在还在萎缩,对保姆这个市场现在到目前为止是全国是1500万,这么一个大市场,是除了建筑工人之外,农民工的第二大市场,现在没有规范,也没人去管,所以这个市场在实际上在一直在萎缩,那么现在,如果我们借这个东风能够把这个市场办好,把它做好,可能再增加500万、700万,甚至1千万的就业机会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第三点,我觉得就是,我们现在还有就是信息的问题,现在我们有一些地方实际上还是缺,但是很多农民工找不着工作,你像经常看到餐馆就是说我们要找服务员,要找这个,到现在为止还到处找。

  汤 敏:找人都找不着,但是反过来很多农民工在农村里头,或者打工回家以后都找不着工作着急得不得了,咱们怎么样赶紧建立一个这种信息网络,让这种谁哪儿缺农民工或者哪儿缺有工作岗位,赶紧要有一个互相的交流。

  主持人:可是农民工也上不了网啊,很多人他不会上网啊?

  汤 敏:可以,我们现在可以,可能他上不了网,但是我们能不能在县里头,乡里头,有人专门能上网,或者专门建立这套网,那么农民工他跑到乡里去,跑到县里去他就可以能知道,所以我觉得现在要这种紧急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系列的这些措施来帮助农民工。

  主持人:龙先生,您觉得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次农民工就业难的现象?

  龙永图:我觉得政府要花很大的力气树立一种思想,就是在我们的所有政策目标当中就业应该放在第一位,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沿海地区倒了一批企业,有些官员还觉得这倒的是应该的,倒的就是因为他们经受不了冲击,就是产业结构必须淘汰的,我觉得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讲。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金融危机得的形势之下,我们绝对不能让它倒,因为这个企业是就业的载体,企业没有了,就业就没有载体,所以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说我们救房市也好,救股市也好,不如救企业,就是我们政府要拿出一部分钱来救那些企业,特别是那种企业他本身的话,他是有市场,他的整个产品也是比较对路的,管理也是比较胜任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这是如果是因为资金的供应的问题,资金链断了,或者说是外部的一些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使得他一时之间撑不下去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出手来救这个企业,这样才能把这个就业这个载体从源头上,解决我们农民工大量返乡的问题。

  汤 敏:刚才龙秘书长说的就是说,我们现在谈论就是说就业优先,学者谈了很多年了,但是为什么他一直没有被优先。我们现在就业的很好的统计都没有,就是说我们要看地方政府的绩效,说这些地方政府做得好做得坏,GDP看得很清楚,财政收入他看得很清楚,进出口他看得很清楚,但是这个地方创造多少就业,这个看不太清楚,或者说没有很好统计。我们现在统计是农民工基本不在里头的,你看我们现在的失业,现在美国我们说处在经济危机中,现在美国失业多少,失业250万个就业岗位,失去250万个就业岗位,现在闹得一塌糊涂,咱们农民工现在可能失去了2千万,甚至3、4千万的就业岗位,这个比他大十倍,我们就拿人口来说,中国人口也不止他十倍,所以实际上我们这个就业问题要我们整个要很快要订一套很好的体系,真正能够作为衡量政府,地方政府不但是当地的就业,而且是包括农民工的就业,作为他的政绩,把这个衡量好了,把这个不断地公布了,他地方政府他才有精力,才有资源去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龙永图:所以我们过去这几个月里面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的问题,一方面金融危机的造成的订单下降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政策上出现的某些失误,我觉得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改变我们政府官员当中,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把就业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救企业就是救农民工?

  龙永图:对,救企业就是救岗位,就是救我们的农民工的工作。

  主持人:那么龙先生,您刚才一直在提到就是应该让农民工回到这些企业当中去,但是我们看到在2008年12月20号,国务院办公厅他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那么他们就是这里面要求是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那我们就特别想问,您认为除了扩大就业之外,返回家乡的这些农民工,他们应该怎么去调整节自身,调整自身,来应对这次危机呢?

  龙永图:我觉得我们的农民,特别是那些已经离开了家乡五年、十年的农民,当他回去以后再创业的机会是有的。但是我认为由于当地需求比较小、市场比较小,所以让农民回到家乡再进行创业,他们生产的产品肯定是低端的,或者是大部分是低端的是没有竞争能力,所以他们还是必须回到那些他们本来的生产那些企业去,这样才是解决这样一个农民工返流的一个最长期的根本性的一个做法,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为了在全球能够具有长远的竞争能力,我们必须有一批真正的,第一流的蓝领工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整个就业结构已经形成了农民工转移进来的一大批蓝领工人,我们要把他留住,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是一大批高端的专业人员,科技人员或者金融怪才来执行的,他必须有一批基础的蓝领工人,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很多沿海地区的当地领导人不要短见,不要嫌弃这些蓝领工人,这些蓝领工人一旦丢掉,你找不回来的,他们经过了十年、八年的培训,这是很宝贵的一部分财产,所以说这方面我觉得,这个农民工的问题,应该很值得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这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20、30年一个成就。我们必须把这个成就巩固下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把这个就业问题把它看的那么重,一方面就是解决金融危机下出现的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方面是要巩固我们的城镇化,而且要加快这个城镇化的进程,这样我们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一个国家如果他的人口70%、80%,哪怕50%、60%在农村里面,这个国家绝对不会成为现代化的大国,所以我们过去30年的成就,就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我们如果在这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逆转,那说明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逆转,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问题,我觉得不是一个说是解决一点农民工返乡以后,让他就地消化,那消化不了的,你一厢情愿地认为叫农民工当地来创业,搞几个酒厂,搞几个服装加工厂,那又回到了原来的乡镇工业,那又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那样一种局面,那中国整个制造业的水平会大大地下降,所以这些问题我觉得是很好地研究一下,不光是个就业的问题,还是关系到我们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相关专题:

    贵州卫视《论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