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晓,江西奉新人,他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财经观察员,荣获 “中国经济学青年学者奖”提名。
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国企改革、市场跟踪与预测,特别是在通货紧缩问题上于1998-1999两年内在《经济研究》发表四篇文章,从趋势到政策均做出精辟的分析,直接影响了当时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
近几年来,又在中国的财政危机、石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就业与失业、企业成长等问题上提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政策分析。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中国第一次从市场伦理的角度对不同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开拓了认识市场经济、理解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全新领域,并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前沿。
时值经济的低谷,即使是买菜途中的闲聊也开始会提及“雷曼兄弟”,忽然间,美国、次贷、经济危机成为了世界的关键词,中国也不外乎如此。在这样的聚光灯下,身为经济学博士的赵晓开始频繁“走穴”演讲。与其他慷慨激昂、言辞尖锐的经济学家区别,赵晓的说话却处处体现着谦和与儒雅。即使是三个小时的节目录制后,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依然亲和,不时地向忙碌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丰富的学识下面赵晓所拥有的、带给我们感动的这份品格是来自于岁月的磨砺和积累。
乐观——像王子一样成长
赵晓的个人性格形成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赵晓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整个中国来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而对于赵晓的生活,却是一段轻松岁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1967年,赵晓出生在江西奉新县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那里无忧无虑的生活、成长, 塑造了他与世无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主要传承于他的母亲,“我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是一个温和的人,善良,质朴。”赵晓告诉记者。
回首往事,赵晓难以掩饰心中的那份对母亲的挚爱, “她很会做饭,操持家务,是一个非常勤快能干的人。”赵晓说。
下放的岁月里,母亲带着赵晓和他的哥哥一起生活,提到那本应艰苦的年月,赵晓却十分幸福并带着自豪,“母亲自己会种很多的菜,并且总是做出非常可口的饭菜,家里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很名贵的衣服穿,但总是穿得像个王子一样,很干净”。母亲的这种爱是赵晓快乐的源泉。
正因为母亲自食其力、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是下放的贫困山村,在母亲指点的方向,赵晓学会了看到山村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学会感激大自然慷慨的恩赐。对于赵晓来说,童年,那是值得永久保存于内心深处的珍贵记忆。
赵晓喜爱中文,但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政治经济学。他认为,中文是自己的专长,感觉很简单,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然而,选择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的赵晓以为这个专业包括两大内容,既可以学政治,又可以学经济,这样就会学到很多知识。仅仅怀着这样简单的心理,1985年9月,便到了山东大学的经济系。那个时候,赵晓经常跟哲学系的同学们一起搞沙龙,探讨问题,受益匪浅,在那段时间里学到的东西,对自己以后的观点很有影响,他说,他们启发我,看问题不仅从表面看,而且要从本质看,看到更深是层次的东西,要从更加思辨的角度看待问题。
1992年,赵晓来到南开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从那时起,他才开始意识到了经济学的解释力。也是在南开,他认识了建国初期兴冲冲“海归”报国的杨敬年教授,中国最优秀的发展经济学家之一,文革中受到冲击,却在80多岁高龄在客厅为他和其他研究生授课;伦敦经济学院博士钱荣坤教授,中国一度最优秀的金融学家,却在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中被“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屡屡受到或轻或重的冲击,根本不敢奢望能有正常研究的一天……
四年后,赵晓来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读博士,那时刚从海外归来的林毅夫、易纲、张维迎都是他的老师。他简直为这些老师着迷了,竟然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政府和教堂的经济成本!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