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道:山里山外对话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16:34  《论道》

  第二环节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场上一位朋友,它刚才在台下跟我讲过,其实这个山寨手机其实是很有历史的,

  观众:山寨按我个人想实际上在中国老百姓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在存在,只不过是现在作为一种山寨文化提出来,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实际上从我个人来看,应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模仿、创造。

  主持人:您的意思都离不开山寨?

  观众2:都是从这开始的。

  张颐武: 现在看的话,山寨文化是通过网络蔓延的,就把手机原来的那种特性,山寨手机原来的特性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里来了,这个现象你说是一种成熟的文化,那肯定是不行。但是你说他是一种文化的现象,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所以现在看起来就这个阶段已经从这个产品到了文化,怎么到文化?就是通过一个最伟大的力量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经济实力不强,他腰包不那么鼓,没有那么多钱,买不起名牌,但是在网上看到这个名牌看得太熟了,说凭什么你卖那么贵?一个包,这个包还是人造革的,可是你会发现这个人造革它就卖一万多,两万,他生气,他说怎么办?你说要如果是造一个完全像,那么在现在是过街老鼠,知识产权保护得很严,所以你会发现不行,那怎么办?我开你玩笑总行吧,所以闹闹事,捣捣乱,让你感到威胁,什么威胁?就是它捣乱破坏,然后开你的玩笑以后,你会发现你原来这个品牌这么神圣高高在上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主持人:那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山寨文化就是一种反讽的、就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文化?

  张颐武:它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羡慕,还是羡慕主流的文化,还是羡慕主流的,比如说山寨春晚,什么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百家讲坛那位也是看着百家讲坛,他觉得凭什么这些人那么有名?心里又不服,但是另一方面他还有佩服,你看那个山寨百家讲坛那位,是反复地跟百家讲坛要求说我能不能上?不让你上去怎么办?弄个DV往那儿一放,然后那个地方我拿个扇子我也像差不多,弄个电脑放在这儿,然后看着我在那儿讲,那个讲也像那么回事,你看着也差不多,但是你会发现一个是他没有历史学的专业的学位、学历,他又不是一个研究人员,但是他不服,他心里有想法,这个就是山寨,就是平民化、草根化,同时他又有自己的一个独特的想法,他羡慕,崇拜甚至,但是又羡慕崇拜又不服,又要开玩笑,这种矛盾的心理可以说是山寨最主要的一个心态。

  主持人:到现在我们特别好奇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层次的群体,对这个山寨是怎么看的?比如说我们龙先生,我特别想知道如果有一天,您看到电视上或者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山寨版的龙永图,我不知道您会是什么反映?

  龙永图: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在国外很多的,比如说当时在英国的时候,老模仿那些首相,那些大臣,美国模仿克林顿,模仿布什,很多的,都是搞笑的,而且克林顿也好,布什看到这个以后他自己也哈哈大笑,我觉得像我,我觉得我有这种容忍度,可惜我没有像克林顿、布什这样的名气,也没有人来模仿我。

  刚才张教授讲到了年轻人对那些名牌这样高的价值有一种愤怒,说老实话我是搞经济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包,其实全部是我们中国生产的,贴上它的牌子就要那么贵?我们干吗一定要让大家都去买这么一个名牌包或者名牌的鞋呢?我们要到处宣传,它这个鞋我们换一个牌子,质量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年轻人别买它那个牌子,你就买咱们这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咱们这个厂生产的,只不过是现在它这个品牌值钱,所以它就卖那么高的价钱。它里面有很多的泡沫。

  张颐武:不过龙先生说这个很对。这个很对。你看那个山寨明星就是发现,你看这个明星代言一个广告好几千万,我长得跟这个明星一模一样,我跟这个周星驰差不多,我凭什么不能够代言呢?你会发现我这个价钱还低,2万块钱就行了。然后我就上来,我上来我没说我是周星驰,我就是这么一个形象,但是你赖不得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是周星驰做的,我就是张三,但是我虽然是张三,按照我长得就是像他,你怎么办呢?你要告他也没有办法,最后你会发现大品牌或者大明星对这个玩意也无能为力,他只能骂。他说你要注意,你不能这么做。你会发现最近明星采取的态度也都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是骂,但是另一方面他还有点沾沾自喜,毕竟说明我很有价值,为什么?那个长得像我的人都创造出自己价值来,所以也很了不起,这个倒是也很有趣。

  主持人:我们今天在场的朋友有没有自己做过一些山寨文化现象或者说做过山寨产品的人?

  你做的是山寨的什么?

  观众:山寨春晚。

  主持人:刚才张教授谈到的,做山寨的人他心理有很多是对品牌的渴望、一种羡慕,从而用一种反讽、用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去做一个山寨版的产品之类的东西。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这种心态做的?

  观众:我做这个有一个心态,我自己特有的一种心态就是我想促进,我敢说这个东西主流的离我们远了之后,那么我想做一个能够贴近我们的,能够促进它,给他们提个醒,如果说你那个主流的离我们越远,很可能我们山寨的起来之后,很可能我们就成了主流的,然后你这个主流可能就成为山寨的了。我就是想给他提一个醒。

  张颐武:他这个更不得了,他还帮忙呢。

  主持人:张教授,龙先生,刚才这位朋友提到了,他是想给主流文化提个醒,那么山寨文化对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是不是一种冲击呢?

  张颐武:我想是一个冲击,它这个冲击但是不会动摇主流的消费文化,或者主流文化的地位,但是它给主流文化很多刺激,就好像拿个针扎一下,你比如对于陈凯歌来说,我觉得没有胡戈就没有今天《梅兰芳》跟观众之间结合紧密,所以我觉得胡戈对陈凯歌是有帮助的,

  为什么?就因为吸取了山寨的经验,注意了和观众之间更好的交流,所以这个主流文化确实有一个提醒的作用,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社会里面主流的文化一定会有一个对它反叛的、开玩笑的,然后给它刺激的,那么这个时候它慢慢的主流文化也会网开一面,把它吸纳进去,比如老孟的这个春晚现在也有好多电视台,什么主流的网络,都感兴趣,虽然说不是中央电视台感兴趣,但是其他电视台也感兴趣,其他网络也感兴趣,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刺激,它也会被吸纳进来,吸纳进来有些好的节目,比如真做得好,节目真妙,真好玩,真有意思,大家看着真笑,那么就会转移一部分观众到这儿。所以我倒觉得这是一个良性的效应,越做可能越好,就是不断地通过山寨给主流刺激,同时主流通过变化把山寨吸纳进去,这样山寨主流,主流山寨,相互结合,这样一个社会才会不断地有活力,才会不断有创造性,我觉得这个倒是一个蛮好的发展趋势。

  主持人:那么龙先生,您觉得像山寨文化能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并存成为中国文化多元的一个部分吗?

  龙永图:我觉得不能够一开始就说山寨文化不是主流文化,山寨文化也可能是主流文化的一个部分。所谓主流文化就是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主要的一些思想、一些感情,所以我说山寨的这个春晚无非是另立一个山头,这个山头未必自己把自己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比如我们这个山寨春晚,也是相当贴近生活,你说它是主流文化还是山野文化?这个东西很难说的,从这个春晚来讲,搞了那么多年,确实是像一个老太爷一样地稳在那儿,没有人能够挑战的,我觉得现在需要有人跟它挑战一下,有了这个山寨春晚的刺激它一下,来给它一点压力,我看这是好事情。

  主持人:我看咱们台下有很多朋友都频频点头,我很想知道在场朋友有多少是支持山寨文化的?好像很多。

  张颐武:所有都支持。

  主持人:有没有反对的声音?

  现在把发言的机会给我们这些少数派的朋友。

  观众1:我觉得山寨文化现在流行我觉得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东西,我首先不是坚决地去反对说绝对不能存在,我觉得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因为我们有自娱自乐的权利,但是我觉得它不可能取代主流文化。这是我的观点。

  观众2:我是一定程度上支持山寨文化的,因为我觉得山寨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是非主流的。而它又不满足于主流对它的一种压迫,它寻求一种突破。我们现在提到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可能在1978年的时候,小岗村的18个农民他们在那个时候,按现在眼光来看也是一种山寨呢?它代表着一种被压迫的一种突破,因为传统的品牌,在某些时候确实压迫,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品牌,比如飞利浦,比如诺基亚。它已经压迫我们的民族品牌压迫了太长的时间,我举一个例子,我以前一直使用飞利浦剃须刀,用了很多年,最近这个剃须刀质量出问题了,我是通过一个网站很低的价格买了一个剃须刀,而且是带充电功能的,这个机电产品做得非常好,它有很好的皮套的包装,外壳也很精美,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多少钱呢?同样类型的这样一个剃须刀它的价格只是飞利浦的四分之一,我觉得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这就是草根的力量,所以我支持这种草根。

  龙永图: 所以我一直在想中国那么大一个消费市场,为什么还要去捧这些名牌呢?我们能不能搞出一些自己的品牌来?然后说它和那个品牌是同一个厂生产出来的,从第一个扣子一直到最后一个拉链都是同样一个东西。

  我们要打破一些对于外国品牌的一些迷信,因为我们中国已经可以制造最好的衬衫,最好的鞋,最好的箱包,我为什么一定要用外国的牌子?你在国外你能卖几千美元、几万法郎我不管你,但是在我们中国的话,我觉得如果我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享受一个比较高质量的箱包,高质量的衣服、高质量化妆品,为什么一定要用外国品牌?我一直感到非常痛苦的就是我每次看到我们中国的产品贴上的外国的一个牌子以后,一下子身价百倍,凭什么?当然我们觉得他因为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的广告,在全世界,确实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作出了很多的投入,所以它在它那个特定的消费市场里面卖那么高的价钱是对的,但是换到我们中国这个消费市场为什么它并没有花那么大的广告费,它并没有作出那么大的投入,它只不过借助它在国外那么多年的这个品牌效应,所以在中国也要那么高的价钱赚我们中国老百姓钱,没有道理的。我对出现的这个,因为外国品牌在我们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当中,占了那么高的利润,我一直是愤愤不平,总是想着要有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山寨为什么这么流行?

  这样的文化我觉得跟中国的年轻人是密切相关的,就是年轻人对这个品牌产品的一种内心矛盾的一个结果,就是一方面这个东西看着是好,那个品牌产品都着迷,年轻人特别喜欢,然后从网上又知道了很多信息,懂这个事。但是越懂越发现这个价格是高高在上,非常昂贵,它觉得非常不值这个钱,凭什么这么贵?它就要说我做一个差不多的,然后这种需求就很大,

  模仿的产品那是永远都有的,从来就有。实际上在网络里面其实山寨的文化是真正找到了自己寄生的一个空间。

  (掌声)

  导视3:

  主持人:经济不景气也是促进山寨文化一个主要原因?

  龙永图:也不一定要把他牵强附会地联系起来。

  张颐武:这种文化创意的产能过剩,这种制造业产能过剩都会造成这样一个后果。

  龙永图:山寨文化主要就是年轻人一种表达和宣泄的一种方式。

  张颐武:但是山寨也有一个局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