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创新管理体系:中国企业你准备好了吗(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18:59 新浪财经

  构建中国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体系

  在缺少产品创新的情况,仅仅依靠市场创新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越来越困难。即使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也难以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可以得心应手的使用各种创新类型工具的时候,它才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选用若干种创新类型工具的组合,在市场无穷的演变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构建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在目前阶段,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在四种创新类型中,产品创新是“管理木桶”上的短板。企业赖以存在的根本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产品和服务就是价值的载体,一切创新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就是可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产品创新管理体系不到位,就无法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就不能源源不断向市场提供适应客户需要的产品,也不能很好管理新产品创新随之而来的风险,更不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强调现阶段产品创新在中国企业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放弃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在特定形势下,依靠市场创新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迎来转机。有时候还会出现这种情形,企业建立了产品创新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还是有可能和竞争对手差别不大,或者企业间推出新产品的时间相差很近,如果企业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时候,还同时考虑了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很多。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市场形势,决定了企业必须采用不同的创新战略。创新战略就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采取的创新组合策略。那么究竟如何确定企业创新战略呢?企业高层首先要对竞争领域做出选择,是选择现有的市场,还是开创全新的市场。开创全新的市场空间就是所谓的开拓所谓的“蓝海领域”,具体策略不在此重述。如果选择现有的行业继续竞争,首先要分析形势。一方面就需要收集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行业内的创新类型和创新焦点的演变,以另辟蹊径;另外一方面要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资源网络和创新能力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其次就是挖掘创新机会,主要方式有:通过行业创新焦点的研究可以发现行业还没有利用的创新类型;深刻洞察客户的需要和欲望;从其他相关或者互补行业中发现新的技术和新的创新类型,研究是否可以加以利用;挑战全行业、企业内部习以为常的做法,挖掘行业和企业自身内部的盲点。然后就是依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明确提出创新战略意图,选择若干重点创新领域,以此引导创新努力方向、配备资源和激励团队。最后一步,基于创新的战略意图所明确的创新领域,开发筛选创新组合。所谓创新组合就是综合考虑创新项目的风险高低、潜在收益大小、时间跨度长短、创新程度(渐进、激进和突破)等多个指标后选择的项目组合。

  制定创新战略后,企业要决定以何种组织方式来推进创新战略的实施。多数中国企业一般并不具备提供产品的全部资源能力,因此就需要确定本企业在整个价值网络中从事哪些增值活动,以及如何和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共同实现创新机会。在企业内部为了推进创新的实施,可以选择的做法有:设立企业内部孵化器,为创新项目配备资源;建立由高层组成的创新决策委员会对创新项目定期评审;成立创新管理专职部门对创新活动统一协调管理。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还要鼓励在不同的业务单元间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网络,以有利于最佳实践在企业内部的扩散,加速企业学习。最重要的是这种沟通交流可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创新机会,因为创造性的想法往往在在不同背景、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人们间交流时产生。

  建立企业全面的创新管理体系,除了要明确企业的创新战略以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流程的设计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的行业性质、行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一般说来,创新管理体系的主要流程包括:产品战略和产品组合规划流程、创意管理流程、技术战略和技术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和资源

竞争力管理流程。值得注意的是,有了正式的流程并不能保证产品创新的成功。这是因为制定产品决策要依据多方面的信息来源,流程本身不会产生正确的决策。因此要尽可能提高信息情报的准确性,否则只能是垃圾进垃圾出。新产品尤其是全新产品的特殊性,也对现有的市场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定量或定性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流程的精简高效,否则产品的上市时间可能会再三推迟,新产品也会变成老产品,从而失去市场机会。因此既要有创新,还要提高创新的效率,这也是宝洁公司的创新系统中四大要素之一。

  有了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的流程体系,还需要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中国有句古话“上有好者,下必效焉”,这同样适用于创新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领导人真正重视创新,言行一致,员工才会认真对待。据对国外创新领先企业的研究,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特征主要有:

  1.鼓励冒险和快速学习: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创新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由于创新导致的失败要能容忍,关键企业要培养快速学习的能力,围绕确定的创新领域,多种途径,小规模、低成本和快速度的进行创新,比如对产品创新要快速开发产品原型,而不是纸上谈兵。

  2.客户导向:在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创新的整个流程中,客户的参与和反馈必不可少。创新机会经常源自企业对客户尚未满足的需要或者潜在需要的挖掘,产品概念、产品设计的改进完善更是离不开客户的帮助。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为客户提供设计工具,让客户自己设计产品。

  3.全员创新:创新不仅仅是领导层和管理层的事情,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投身于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这些创新领域渗透于企业的各个角落,因此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如西门子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员工合理化建议系统,鼓励员工提供对工作的改进建议。如果这些建议被企业正式采用,员工会按照创新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大小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奖励大小还会同合理化建议的可实施的成熟度挂钩,鼓励员工不但要有创见,还要主动去推动实施。

  建立全面的创新管理体系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造力的人才,不会有产生创造性的想法。没有创新性的想法,创新不可能发生。除了要注重选拔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以外,还要加强对员工创造力方面的培训,在员工的绩效考评中也应突出创新贡献的权重。未来的人才至少应该掌握三种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才不会人云亦云,才能敢于挑战陈规陋习;具有创造性思维,才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具有积极性思维,相信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坚定执著不轻言放弃。施乐公司前首席科学家约翰布朗不久前在美国NPR电台关于中国的技术创新的专题访谈中谈到,美国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其文化和教育系统。因为如果要创新,就必须要有勇气挑战所谓的权威。没有怀疑,接受现状和规则,是不可能有突破创新的。显然,中国目前的教育系统必须有所改变,才能更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创新是企业的使命,创新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中国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系北京英诺信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