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创新管理 > 正文
 

软实力:海航创新之源(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07:10 光明网-光明日报

  高超的战略谋划能力

  海航能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每一次机遇,正是其高超战略谋划能力的集中体现。海航战略谋划能力缘起于其管理团队的高超智慧和工作经历,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势的把握,对中国民航业发展大势的把握。海航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大多在国外学习过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谙熟航空专业和资本运作,既有在相关负责领域决策部门工作的经历,又是第一
批到海南闯天下的改革弄潮者,身体力行将他们锤炼成战略家。

  融资是海航战略谋划能力最突出的方面。1992年,中央政府批准在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成立不久的海航,率先实施了股份制改造,成为中国民航业第一家经过规范化改造的股份制企业。1994年,中央政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同意外商有条件地投资民航运输业,不久海航就成功在美国募集到外资股,从华尔街接上国际资本的“输血管道”。为解决公司长期发展的直接融资渠道,1995年,海航开始了A股、B股上市的准备工作,并顺利得到2.05亿A股的发行额度和7100万B股上市额度。1997年,海航B股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首家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民航运输企业。1999年,海航A股成功发行。海航A、B股的成功发行,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最近组建新华航空集团的过程中,海航获得国际著名金融家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和海南省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其融资潜力再次引起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航空主业发展上,海航采取了“高起点切入”的起步战略,一反地方航空公司支线开飞的惯例,从干线入手,进入航空竞争的主航道,以差异化服务、优质品牌为主要竞争手段。海航在站稳东部干线市场的同时,早把支线航空锁定为新的战略目标,1995年就提出打造中国最大支线航空的“毛细血管”战略。2000年,海航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民航总局关于加强支线航空发展的号召,积极投身西部建设,重组长安航,推行毛细血管战略,组建中国最大的支线机队。1999年,中国民航总局提出航空公司重组的改革思路,海航抓住机遇,从2000年起,先后重组了长安航空公司、中国新华航空公司和山西航空公司。并从2002年8月起实现旗下4家航空公司的合并运行,建立了“多基地,大运行”的管理模式,为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奠定基础。此外,海航集团于1998年设立开发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的金鹿公务机公司,目前占中国公务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于2002年创立扬子江快运公司,成为海航开拓海峡两岸市场、欧美市场的战略先锋队;于2005年创立云南祥鹏航空有限公司,积极介入低成本航空市场。可以说,海航集团已经完成了国内航空市场的整体布局,并将其触角向国际市场延伸,尤以2004年开通匈牙利航线、获得欧洲的战略出海口最为引人瞩目。目前,海航在航空主业的核心目标是完成中国新华航空集团的私募,消除海航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整合海航现有资源,加强竞争力。长远观之,它不仅对海航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中国民航业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民航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上,海航集团见微知著,为支持航空主业发展、储备优质资产、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降低整体风险,早就开始了构筑产业链的尝试,形成了密接航空运输主业上游产业的“战略链”。1993年,海航就确定了以航空运输业为龙头、航空贸易、航空

房地产、航空旅游等相关产业并举的企业集团发展战略。1995年,海航在三亚和上海投资兴建酒店,成为日后组建酒店集团的前奏。1999年,海航提出一主两翼的战略,“一主”是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两翼”是与金融的强力结合、与酒店旅游的强力结合,主业在延伸,从干线到公务机到支线,两翼也延伸到机场、百货、汽车租赁等相关服务领域,深度与广度有机相连。2000年,海航在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了以航空运输为主业,向机场管理、酒店旅游业等上下游紧密关联的经营领域延伸的多元化产业集团,旗下的机场集团和酒店集团由此开始了品牌建设、兼并重组、输出管理的战略拓展。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要求,此时海航集团组建已有三年。

  清晰、以一贯之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海航战略谋划能力的集中体现。海航以“创立一个公司,造就一批人才,创建一套制度,创造一种文化”为责任诉求,逐渐确立了阶段性的总体战略目标。2000年,海航提出了“三、七、九”战略,即自2000年起,三年内创造中国的优秀企业品牌企业,七年内创造亚洲优秀品牌企业,九年内创造世界优秀品牌企业。2002年底,海航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顺利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于2003年初启动,海航决策层明确提出打造“世界级企业”、构建“百年老店”的目标,到2008年将海航集团打造成为以航空运输为主业、发展相关产业链条、产融结合的世界级企业。

  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海航抓住股份制改革的机遇,成为股权结构多元化程度最高的航空公司,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经济基础。自运营之日起,海航就积极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构建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先进的内部管理制度。

  海航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构建起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框架。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监事会受股东之托行使对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职能。海航以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确立了快速高效的决策机制;以首席执行官为首的执行层根据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的授权,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使权力,经营企业的权力和责任被清楚地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集团及下属各成员企业均形成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间分工明确、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不断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并同步加强与外部中介机构等业务联系,促进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规范化运作。

  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划分集团、板块与成员公司的财务管理责任,构建起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核算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系统。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财务制度,突出效益第一,加强企业成本与资金控制,每周进行效益分析,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定期公开披露公司财务状况。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透明、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建立了积极的人才培训、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有效留人机制,并将高素质人才引进视为持续改善人才素质结构的重要途径。

  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海航软实力的制度基础,也是海航创新的制度保障。正如索罗斯指出的,“海航建立了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不断依据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企业体制模式、管理模式,从而奠定了良性管理和超常发展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