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驾着直升机去巡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6:02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运用直升机进行线路巡检具有人工巡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有效震慑不法分子,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

  -文/本刊记者 孙岩冰

  直升机马达的轰鸣声划破7月哈密幽静遂蓝的天空。哈密市消防局局长董伦德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被北约组织命名为“河马”的大家伙,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几天后它会和自己扯上莫大的关系。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新疆分公司的小李同一时间也看到这架来自空中的MI-171直升机,便兴奋地拽了下身边的朋友,骄傲地说:“快看,我们单位的。”

  小李说得没错,这正是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租用的四架直升机中常驻新疆哈密基地的那一架。此刻,小李的同事—西部管道公司新疆分公司保卫主管金辅人正坐在返航的飞机上。

  飞机巡线

  退伍前曾经在海军航空兵部队飞过运输机、轰炸机等多种机型,有着20多年飞行经验的金辅人今天并没有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这次他的任务并不是开飞机,而是坐在飞机内进行管道巡查。

  退伍后被安置在中国石油下属管道企业的金辅人一直在单位负责管道保卫工作。西部管道正式运行后,金辅人从东北来到了西北,工作仍然还是对管道进行保护与监察。然而,让金辅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年的巡检竟然用上了直升机。

  直升机巡管主要是结合大风、大雨、大雪、洪水、

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以及人为破坏管道等情况,采取目视、望远镜、照相、摄影等多种方式对管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飞行巡检。

  “居高临下,视野非常好,对管线的全貌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可以为各类抢险提供更加准确的判断依据,管线发生应急情况时的处理和抢救非常及时到位;对巡线管道员工进行保护;对危及管线安全的不法分子有效震慑;公司实力的象征,企业形象的宣传……”身处管道巡查一线的金辅人谈及直升机巡线的优势滔滔不绝。

  “看来,我们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在北京安立路的办公室内,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安全处的檀俊铭副处长笑着说。

  檀俊铭说,运用直升机进行线路巡检具有人工巡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空中巡查可以从高空对管道的具体位置、走向和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整体、全面的观察,特别是对黄土源冲沟、山区和河流穿越地段进行巡检,可以更直观、更及时地发现管道保护的问题。

  空中巡查还可以对管线上方及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地表进行观察:有无第三方施工,有无违章占压,有无其他干扰管线的作业,有无可疑人员活动等;管道附近植被有无明显异常,有无明显的泄漏现象;管道沿线地貌有无变化,如滑坡、水土流失、冲沟等,观察管线有无裸露、移位、变形等;同时通过巡检对不法分子也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集中管理

  在国内,采用直升机巡线最早是从西气东输管线开始的,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于是,中国石油下属各管道公司纷纷准备采取行动。

  然而中国石油目前建成的长输油气管道已有两万多公里,既有天然气管线,也有原油管线和

成品油管线,分别由不同的地区公司进行维护管理。各公司如果每家租用一架直升机,虽然与目前租用直升机的数量一致,但是航路的交叉重复、地区公司之间巨大的协调工作量、管理的重复和规程不统一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

  因此,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决定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避免航路的交叉重复、资源的浪费,减少地区公司之间的协调工作量。

  2006年7月,按照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的要求,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从成立伊始,就把长输油气管网系统运用直升机进行线路巡检和应急抢险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此后,由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安全处牵头,与四个地区公司的管道部门组成了直升机租用工作小组。结合地区公司的使用需求,借鉴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实际运作经验,直升机租用工作小组最终与东方通用航空公司达成了直升机租用方案。

  租用四架直升机在本区域内各负其责,应急抢修时可相互支援,基本覆盖了中国石油所属的长输油气管网。

  通过直升机租用工作的集中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调配,保证直升机安全有效地使用。有利于制定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为直升机的使用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

  “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还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檀俊铭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西气东输干线4000公里每年租用直升机600小时,年租用直升机的费用为1000万元左右;目前四架直升机区域对应近二十条管线,近20000公里,年租用直升机的费用仅为2860万元,总体算来,每年可节约两千多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兰郑长、西气东输二线、中俄管道、中缅管道的规划和建设,中国石油长输油气管道正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长输油气管网数量多、里程长、范围广的特点,集中管理的方式有利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此,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集中管理的决策具有战略性意义。

  紧急救援

  董伦德无法忘记,2007年7月17日哈密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那场洪水,也无法忘记救援8次均无功而返之后的沮丧与绝望,更无法忘记危急关头飞赴洪灾现场的中国石油人。

  7月17日上午10时,因新疆地区大范围降水且伴有雷暴,哈密基地7860机组取消了原定的西部管道哈密基地—乌鲁木齐管道的巡检计划,从机场返回驻地待命。

  在此1个小时前,突如其来的洪水沿着312国道将张玉萍老人一家人围困在了洪水中。当地消防局紧急出动,实施营救计划,救援人员在汹涌的洪水中奋力向被困的老人和小孩游去,然而因为水势太大,地面人员先后8次试图涉水接近房屋救援均告失败。

  张玉萍和老伴拼命向救援人员挥手并哭喊着,一次次的摆手示意大家不要再救他们了。“为救我们做太多的牺牲划不来。”事后,朴实的张玉萍老人说道。

  所有救援人员的心被紧紧揪紧,关键时刻,有人想到了空中救援。

  11时15分,机组接到哈密空军机场领导的电话:接到哈密地区政府的紧急求助通知,有几名群众正被围困在洪水中,有生命危险,请求西部管道哈密基地机组紧急起飞救援。

  接到求助,各岗位马上进入紧急程序,机组立即进场。哈密地委副书记和抢险小组其他人员登上飞机,制定抢险方案。

  飞机到达现场后,靠近房屋准备将绳索放下实施营救时,发现在房屋后侧几百米处水势较缓,遂指挥地面人员绕行,赶在土房坍塌之前成功将遇险人员救出。

  西部管道哈密基地机组此次救援行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当地电视新闻节目反复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

  8月4日,机组对国家地质勘探研究所一行四人失踪进行搜寻。8月15日,机组对哈密市卡拉塔格地区铜矿探矿点钻探工人失踪进行搜寻。机组运行短短2个多月以来,像这样的救援行动已经实施了三次,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