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媒体理财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 05:5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邓妍

  持续两年的股票牛市,造就了中国无数的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这也给大批新媒体制造出深挖投资、理财业务的新机遇。在越来越多专业性投资、理财网站获得风险投资背后,《财经时报》注意到,更多新媒体在探索,从未来与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开拓的投资、理财业务中,寻找出新的盈利模式

  “从去年开始的A股市场牛市,似乎一下子让很多人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这方面所独具的优势,大家仿佛突然觉得,通过新媒体加大投资、理财传播的时刻已经到来。”

  当上任后第一次公开面对媒体时,和讯网总编辑杨斌对《财经时报》说了这番意味深长的体会。

  其实,杨斌的感受并非“个案”。

  自去年始,投资理财热俏中国,在憧憬着“十年牛市”的大背景下,专门从事投资、理财服务的网站一波接一波的兴起,它们获得风险投资的数量正在不断攀升。

  这促使了更多企业杀入新媒体行业,也促使了原有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必须抓紧时刻抢占投资、理财市场,它们或是改版、或是重新定位,以进一步强化投资、理财咨询或相关交易手段的革新。

  杨斌曾经担任《新京报》总编辑,有着纸媒和新媒体双重经验的他向《财经时报》强调,财经以及提供大财经资讯及相关服务,将是新媒体发展的最好方向之一。

  但他也强调,即便目前所有新媒体都憧憬能从与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的合作中分一杯羹,但这还只是梦想。新媒体依然还在期待未来通过投资、理财业务与金融机构“分成”的盈利新模式,梦想成真。

  新媒体的“理财”优势

  杨斌任职的和讯网是目前中国新媒体中从事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内容提供的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

  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和讯网,属于中国国内最早提供专业财经内容的新媒体。但据杨斌透露,和讯网最近刚刚重新改版。

  而且,第一个改版的频道就是“股票频道”。

  在杨斌看来,这不仅仅与“股票频道”是整个和讯网流量最大的一个频道有关,更重要的是,在目前A股市场持续火爆的情况下,股票频道最能有效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并带来最大可能的用户群。

  和杨斌交谈,能够很深刻地感觉到一名纸媒从业者到新媒体从业者的改变。杨斌在《新京报》时期,就一直“鼓吹”要拥抱互联网。那时,很多纸介媒体都在考虑结盟共同“封杀”互联网这类新媒体,杨斌当时的态度十分与众不同。

  “新媒体在提供投资、理财资讯、服务方面,其实仅仅是及时性和海量信息这块,就很了不得了。当然,这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毕竟,要办一份必读的媒体,信息量是底线。大家都知道,新闻对及时性是多么重视,因此,光这两点,传统的日报就会受到互联网致命性的冲击。”

  从杨斌的感受看,新媒体在投资理财资讯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第二个优势,是能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库和工具等,而这些“东西”,传统媒体提供不了。

  “比如说,你通过网络看股票行情,或查询所有银行、保险、房产方面等相关数据,这是传统媒体根本提供不了的。而数据库又属于非常实用的东西,投资理财业务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服务。数据库不靠新闻取胜,是靠服务取胜。”

  “还有工具。我们会设置一套程序,假如你现在有5000元钱,你的钱应该放在哪里?这套工具会随时给你设定一些方案。这些服务传统媒体肯定也做不到。”

  杨斌提及的新媒体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的第三个优势,即是互动,就是所谓的Web2.0.“财经以及提供大财经资讯及相关服务,将是新媒体发展的最好方向之一。”杨斌认为,Web2.0最能体现互联网特质,是新媒体的未来。

  但是,博客的内容怎样为财经服务、为媒体服务,技术上虽然已有很多成熟的表现形式,可其价值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只是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个价值一定存在。

  “我也相信它是存在的。因此,博客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悬念,这个悬念是会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产生激情的。而且,可能它已有几十条、上百条不同的路让你达到巅峰状态,并可能在接下来的一秒钟爆发,然后让你在一夜之间到达一个行业的巅峰,甚至产业的巅峰。”

  新盈利模式

  在杨斌看来,除了他们将股票和其他投资理财类的频道改版作为首要的基础之外,他们同样在加强财经新闻和财经新闻评论的建设力度。

  “这一块,我们认为它是让整个新媒体影响力向一个更广领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最终客户到你这里来投广告,最看中的不是你的流量,而是你的品牌和影响力。”

  目前,与财经、投资、理财业务相关的新媒体,几乎都在广泛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业联动。

  和讯也不例外。从《财经时报》了解到的情况,和讯已与国内不少金融机构联动。仅仅股票频道方面,网站即汇集了近800名专业人士,专门为和讯供稿或“出镜”成为和讯嘉宾。

  但这些网站资源建设只是新媒体拓展投资、理财业务的一部分。

  《财经时报》获悉,一些专业性的投资、理财网站正在逐步实现与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分成的新的盈利模式。只是这类模式,在综合性的新媒体中还未能实现。

  杨斌告诉《财经时报》,事实上,几乎所有财经类的新媒体都有未来与金融机构进行利润分成的想法,也都认定金融服务能带来的收入将是财经类新媒体未来最有利润、最有空间的一个盈利点。

  但是,杨斌也强调,从总体上讲,新媒体的金融服务目前还处在探索期和培育期,没有一个特别成熟的“分成模式”可供操作。

  “为什么没有?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存在一些消费习惯的限制、还有一些自身服务的限制,以及存在与合作对象达成共识等问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财经类新媒体都想朝这个方向努力。

  新媒体的挑战

  在面对众多优势的背后,现今的中国新媒体也存在很多发展困境。比如,新媒体正在复苏“媒体的精神”。

  “其实,媒体的精神目前也同样在传统媒体中逐渐复苏。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媒体一些最朴实的价值观,比如准确、客观、真实、公正、批判等。类似于这样的一些词,在中国现在的媒体当中是普遍缺失的。”

  杨斌向《财经时报》强调,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有一点始终脱离不了,那就是脱离不了一个传统、一个经验,以及一个有着媒体精神的团队和人。

  “所以,默多克看中了《华尔街日报》。而实际上,他看中的是后者的媒体精神。”

  按杨斌的说法,新媒体要具备三种精神:一种精神就是互联网的精神,即技术的精神;一种是商业精神,即市场的精神;还有一种是媒体的精神或者称为新闻的精神。

  “在这三者当中,互联网的精神是基础,是新媒体的基础;商业的精神、市场的精神是新媒体的动力;媒体的精神、新闻的精神是新媒体的灵魂。把这三者融合得越好,新媒体就越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但现在的新媒体普遍欠缺灵魂,也就是媒体的精神。

  “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可能在新媒体发展的初期,它只能是先通过技术的方式、媒介传播的方式来改变。现在,有些新媒体已经比较强大了,没有生存的危机。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希望新媒体在提供更多投资、理财资讯、服务的同时,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