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全球财经观察:寻求自身竞争优势 重塑中国企业(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6:21 《全球财经观察》

  《全球财经观察》:您曾经接触过很多国内的企业,您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有怎样的判断?

  谢祖墀: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都有一套DNA,好像一种生物。每一个企业的表现都
跟他的DNA有关。DNA的组成就是企业内部的基本的构建,包括组织架构,治理架构,决策权,信息流通,激励机制等等。

  中国企业的有些DNA是非常良好的,有些是需要改变的。中国企业由于市场的快速成长,逼迫其在很多方面要比他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最明显的是员工在企业里面的流动性。在中国优秀的专业经理人比例很小,中国企业对优秀管理人才的需求又比较大。如果你有能力,在企业里面升迁的机会是非常大的。无论你在某一个固定的企业里面,或者是跳槽,机会都是很好的。许多企业的决策者,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相对国外来说年纪非常轻。这是好现象。

  当然更多人经验不够。包括现在相当多号称中国最优秀企业的CEO。在海外他们不可能得到在中国的位子。但是中国没办法,企业的快速成长需要人才。

  不好的地方在于,中国公司的经理人都没有在世界顶级的公司里面磨练过。他们一开始就是草莽英雄,自己摸索了一条路出来,没有在一个合理的环境中工作过,也就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全球最好的典范。所以在中国企业里面存在好多机会主义的现象,较少理性的分析。在前十年的发展里面,是一种粗放型的方法。随随便便就OK了,比如做电话机,就不要求自己做得和西门子一样好。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很糟糕的一部分。德国和日本优秀的企业,做得相当精细。

  另外,许多中国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存在着中国传统的“一言堂”领导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西方企业都可以避免“一言堂”,CEO的权力也还是很大,但相对来讲,他们是比较讲求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的。

  《全球财经观察》:那么您对那些急于进行战略转型的中国企业有怎样的建议?

  谢祖墀:第一,中国企业要转型的话,就要重塑企业的“DNA”。包括企业的新的战略,新的组织架构,新的治理架构,新的管理层,新的企业文化等。其实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十几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他们做得很好,他的企业DNA可能适合于那个生命周期时的竞争环境;但是当这些企业要转到另外一个生命周期的时候,他的企业DNA已经不适合新的生命周期,这时候就要塑造新的企业DNA。这就是中国企业转型最关键的问题。对一个中国企业的领导人来说,他要有一个很清楚的判断:我需不需要改变我的DNA?假如要改的话怎么样去改、在什么时候改?中国企业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我想这是企业的领导人的一个认知过程。假如领导人不明白这一套就没戏了。

  第二,假如认识到这一点的话,我们要做什么,朝着什么目标去做?目标是肯定要有的。具体怎么去做各个企业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比如前面讲到的收购,无论是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还是相反,它都是改变企业DNA的一种手段。企业A跟企业B, DNA不一样。当企业合并时,它们就要重塑企业的DNA,当然在重塑的过程里面,能够产生一种新的DNA,是希望这是一种良好或曰健康的DNA。

  联想跟IBM的合并,从业务来讲,对中国来说是一种突破性的发展,但是从深层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文化的融合,DNA的融合。这种融合怎么样达到业务成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合并的过程,把新的文化、新的做事方法、新的价值观,植根到另外一个企业里面。希望能够产生一种基本的改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