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网创办人李岷:嗅着蔷薇的老虎

2013年03月05日 17:16  《环球企业家》杂志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由编辑和用户共同提供精细加工的资讯和观点是虎嗅的杀手锏。她期待虎嗅拥有一种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内容生产模式,注重提高用户粘度。未来不妨向线下沙龙方向发展

  1月20日,礼拜天。刚降过雪的北京天色阴沉,到处都是积雪。北京北四环东路115号院三空间是一片商住两用居民楼。一个套着运动外套、牛仔长裤的短发女人从3号楼走出来,在雪地里耸着肩疾步往远处走,直觉告诉我这可能就是李岷。

  2012年5月15日,原《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李岷创办的虎嗅网上线,名字来自英国诗人Siegfried Sassoon的名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精选、有料、干货、有用、细节、内幕”,李岷将虎嗅打造成一个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所关注的是互联网领域一系列明星公司。与传统媒体不同,虎嗅的内容多非原创,虎嗅的员工多在做发现与聚合编辑的工作,由编辑和用户共同提供精细加工的资讯和观点是虎嗅的杀手锏。李岷承认,正是这种新的内容生产模式使虎嗅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通过微博的传播,虎嗅网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乘电梯上8楼,虎嗅网的办公室就在那儿,极简的三室一厅,十二名员工:六个编辑,四个技术,另有两人分管推广和运营。大部分人都聚集在客厅里,中间的房柱上挂着几叠A4大小的资料,都是些和虎嗅网流量息息相关的数据,包括每篇文章的点击量、作者。

  较几个月前,李岷终于有了独立的办公室,一张简陋的大书桌上胡乱堆了很多东西,最醒目的是高高的一摞名片,和一台IBM[微博]电脑。隔壁的单间放了张硬硬的折叠床。

  2011年春节过后,原《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李岷离职。最初她还是想换个地方,继续做杂志。直到这年五月,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的月独立访问用户数量首次超过《纽约时报》。一名美国在线(AOL)员工在Twitter上写道:“6年战胜了100年”,意思是《赫芬顿邮报》用6年时间超越了拥有100年历史的老字号《纽约时报》。

  这场“逆袭”让李岷知道了这家网站,也让她动了投身互联网媒体的念头。有前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李甬作为天使投资人,李岷开始创业。

  在《赫芬顿邮报》网站上,用户既能找到突发新闻,聚合新闻,也能看到实时评论,它还是群博客平台。成形之后的虎嗅在内容上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虎嗅上线前的一个月,《赫芬顿邮报》网站获得了新闻界至高奖普利策奖的国内报道奖,这是新媒体的一次正名:总算证明了自己的极高价值。

  而虎嗅网上线后的六个月里,流量上升迅速,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的关注。从当前Alexa流量排名来看,在同类型的科技博客中,虎嗅次于36氪,超过雷锋网、爱范儿、极客公园和Pingwest 等。

  但是问起具体数据,虎嗅的员工格外警觉,一并以“有什么问题待会儿问李总,我们不方便回答”来拒绝。虎嗅不过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已经赞扬和批评共存,再加上面临着同行的竞争压力,这种谨慎很好理解。

  虎嗅上线之初,曾因大量内容都属于转载加工,而获得媒体圈同行的不满。李岷小心翼翼,注意各种处理手法,她在一封答读者信中说,感谢读者让虎嗅具体而微地感受存在的价值,但那篇文章不是虎嗅的原创,他们只不过是做了点发现与聚合编辑的工作。然后表达了对原作者的谢意。

  坐在《环球企业家》记者对面的李岷,利落、简短、直接,甚至尖锐,她几乎不愿说一句废话,对于虎嗅的评价极其低调,她说:“现在什么都不好说,要先把自己立住,活下来。”

  上线两个月的时候,虎嗅网曾获得浙报集团传媒梦工场三百万元融资。对于可能的盈利模式,李岷有过一些构想。一方面,虎嗅已经有了广告价值。“但是这种广告应该是超越了展示广告的模式,而是怎么能够帮助企业客户进行最好的品牌营销和传播。”另一方面,如果虎嗅的流量、品牌和用户量都在稳中有升,可以考虑做收费的增值服务。

  另外,在李岷的计划里,为了增强互动,虎嗅要走向线下,比如以沙龙的方式。

  李岷多多少少有些忧虑。虽然创办之初,她参照了一些网站的成长节奏,暗自设定目标:半年内进入中文网站前两千,这远远低于虎嗅现在386位的成绩(截止于2013年1月30日0点),但是这半年,同类型的科技博客层出不穷,稍有不慎,虎嗅便可能被淹没。“虎嗅还是个半成品的时候就被推出来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固定的产品形态。怎么样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更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商业化,这是从上线之初就没有解决的问题。”她说。

  但至少,李岷现在是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转型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期待虎嗅拥有一种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内容生产模式,注重提高用户粘度,并身体力 行。

  截止于1月30日,她的虎嗅账号发过209条评论,3篇文章,收到过52封留言。甚至,一篇《李岷有什么发言权》的读者投稿也被李岷笑而接纳,还发表在虎嗅网上。这篇文章反驳了虎嗅编辑潘乱“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道路上,李岷有发言权”的言论,还批评虎嗅讨论的面太宽,能全面了解这些问题的编辑又太少,不能像《经济学人》那样专业。

  李岷说,要给用户一个发泄的机会。并且,她会寻找更多精通细分领域的活跃的互联网写手来替代传统媒体的经济学家写专栏,强化虎嗅的专业性,又不失互动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温家宝:过去5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 体育NBA-热火15连胜 中国赛确定湖人VS勇士
  • 娱乐已故宋汶霏已婚孩子一岁 拍戏养家瞒病
  • 财经南京购房登记大涨7倍 离婚率是平时两倍
  • 科技张朝阳精神危机:什么都有 居然这么痛苦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成龙首次发言说了什么
  • 读书新浪历史好书榜上线:<邓小平时代>居首
  • 教育2013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清华北大进前50
  • 育儿人大代表:取消强制查环查孕制度
  • 张茉楠:中国特色货币供给机制面临大改革
  • 郑风田:奶粉代购被掐困局如何破解
  • 杨涛:哪些因素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 郭士英:新型城镇化的资源与要点分析
  • 张五常:交易费用与市场分离
  • 黄凡:为何楼市调控总成空调
  • 陈杰: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的国际比较
  • 金岩石:开征房产税会导致房价下降吗
  • 刘远举:从大逃港到奶粉限带令
  • 杨涛:地方投资冲动的背后有何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