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元:开发性金融的先行者(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1:44  《当代金融家》

  带领开行提前“转轨”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开行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都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全局出发,实现国开行的转型和发展。从国开行自身来看,资产优良、财务重组压力小、人员少、包袱轻,改革成本低,具备了实施改革的内部条件。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重点是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改革。2007年1月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改革,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这既是对国开行多年坚持市场化运作的肯定,是国开行开拓创新14年厚积薄发的成果,也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30年迈出的重要一步。2008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开行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2007年12月31日,中投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资本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方案明确国家开发银行将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改制为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中长期重大发展战略服务。条件成熟时,可择机上市,标志着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正式启动。

  目前,国开行已发展成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发挥作用、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提前完成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转轨,积累了进一步用市场化方式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

  国开行主要经营指标跻身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底不良资产率由1997年底的42.64%降到0.54%,不良贷款率由42.65%降至0.59%,连续16个季度实现“双降”,累计本息回收率99.62%,连续8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ROA由0.25%提高到1.17%,ROE由2.10%提高到19.69%。并实现稳步持续快速发展。资产余额由1997年底0.38万亿元,增长到

  2007年底2.89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为2.2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90%。

  多年来国开行创造价值、实现国有资本增值,用500亿元注册资本金,形成了2.8万亿元的优质资产,使国有资本增值了5.6倍。财政部对中央金融企业实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国开行也是连续保持优秀的唯一单位。人们可喜地看到,国开行先后获得了国际杂志评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亚洲最盈利的银行”之一的荣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