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明康:监管与改革并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1:44  《当代金融家》

  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强化银行监管

  2004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两家试点银行全面展开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与此同时,国有控股的交通银行也进入了紧张的股改上市阶段。

  在加速推进财务重组的同时,银监会督促银行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作为股份制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按照集约化经营原则,逐步实现机构扁平化和营运集中管理。二是以业务垂直管理为方向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尝试建立战略事业部制,打破原有的“部门银行”制度,积极推行流程银行制度。三是初步建立起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提高了各股改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各行的改革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股改中,尽管财务重组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是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引进合适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也十分重要。

  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刘明康十分谨慎,他多次与国内外专家座谈研讨。在银行监管理念与方式上,他极具国际思维和视野。他曾远赴海外工作和学习,获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名誉博士学位,待人温和有礼,也因此有媒体形容他“很有英国绅士风度”,但是在主持金融改革和监管工作时,他雷厉风行,又有媒体称他的作风为“铁腕监管”。

  在改革初期,银监会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工作进行了及时的引导和辅导,明确规定境外战略投资者必须符合“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竞争回避”等四项原则。并且,银监会还制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监管及相关指引》,积极加强对大型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监管。

  2005年,银监会还出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进一步规范董事会的运作,推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向纵深发展。2005年10月,刘明康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首次提出了“流程银行”的概念,他强调银行经营目标必须围绕服务于客户需求这一中心。

  到2005年底,银监会的监管使银行业改革出现了重大突破。

  2005年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数--从2003年的17.2%下降到8.9%,告别了长期存在的两位数局面,实现历史性跨越。数据还显示:全国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商业银行由2004年初的8家,增加到2005年末的53家,资本充足率达标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由2003年初的0.6%,上升到2005年末的75%左右;截至2005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全年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850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1万亿元,增长24.5%,所有者权益增长首次超过了贷款、资产、存款的增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