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丽华:发现最了不起的一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8:28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曹玲丽 我从来都认为中国人不缺善心, 缺的是能把善心凝聚起来的良好机制, 缺的是踏踏实实把公益事业做到实处的机构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分享的经济成果远远少于城市。而在农村,妇女又是弱势群体中的最底层,谢丽华和她的NGO组织——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农家女”),用15年时间,打通了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通用等公司)与中国最贫困农村之间的通道,为农村妇女和打工妹提供条件,使她们自强自立,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为她们的下一代带来新的希望。 从1993年创办《农家女百事通》(后改为《农家女》)杂志以来,谢丽华先后在农村妇女中进行扫盲、自杀干预,“培训女村官”等一系列发展项目;1996年创办全国第一个流动妇女的组织“打工妹之家”;1998年创办以扶贫立志为宗旨的“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2001年,独立的NGO组织——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农家女”)正式注册成立,从此谢丽华领导的“农家女”走上了专业化NGO之路。 56岁的谢丽华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她和她的团队正奔忙于一个新的项目——在全国建立100个农家女书社。 记者拜访谢丽华时,她正在向一位来自中国银行山西分行的负责人介绍“农家女书社”项目,关于“农家女”的对话也由此而开始。 《财经时报》:建设“农家女书社”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 谢丽华:三年前我就听说,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创建农家书屋,当时的规划是第一年要在全国建立10万个书屋,第二年就要达到20万-30万个,最终的目标是村村都要有书屋,然而我们一直企盼了三年,但实际操作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每次到农村去,我都要到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看看。如果不打招呼直接去,看到的往往是一把锁;如果打了招呼有人陪同,看到的是窗明屋亮,图书齐整,有的还配备了电脑房,但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过一个人来看书。更让人吃惊的是,在一个小康示范村,当我提出要去看书屋时,村干部再三推脱,最后只好如实告知,说来的不是时候,他们的图书被另一个村借走了,因为要应付上边的达标检查。在另一个村,我还看到一个建在路边的书屋,一位农民悄悄告她,书记说了,等上面检查完房子就租出去。 这些事情让我感触颇深。去年内蒙古赤峰的读者杨志民来信提出通过民间力量创办“农家女书社”的建议,于是我们就开始做论证和尝试。 《财经时报》:“农家女书社”具体如何操作?如何保证能达到预期效果? 谢丽华:我们不选择经济各方面都比较好的村子,而是要中等偏下的,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做妇女工作这么多年,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农村妇女这个群体非常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经常和她们接触,你会被感动,你会觉得她们比你还棒,她们的身上潜力无穷。我相信每个村子都能找到这么一两个妇女,而这些人就是深入农村的最好合作伙伴,我们称其为“种子”。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