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竞争力》2005 > 正文
 

战略共识 26年想明白(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5:40 《竞争力》

  大实业:放牧资本的羔羊。

  如果说张宏伟早期还习惯于打游击战,面对各种商机纷至沓来,他将资金化整为零,以众多增长点汇聚整体利润。那么,锦州港是东方集团投资决策的“质的飞跃”,它奠定了东方集团打运动战的信心与决心。尽管东方集团依然在“资本运作主导的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下,超常规快速扩张。但此后投资的大豆蛋白项目却有明显差异,没有计较项目的暴
利空间,反而追求持之以恒的平均利润。随后投资的“建材连锁超市”,更注重的是产业纵深空间和相关产业的联结链条。

  在黑龙江五常市启动大豆蛋白项目。客观地说,选项的眼光颇为深远:黑龙江的大豆年产量占全国1/3,品质位居全国之首;黑龙江省在九五规划中提出“大豆深加工100万吨”,政府提供大幅度政策优惠;当今世界食品消费趋势是向植物蛋白转化,全球市场供不应求;美国已经开发出大豆蛋白300余种产品,中国只有30余种,其系列产品具有纵深开发前景。从运作方式看,大豆项目从一开始就进入资本运营的程序,东方第一步投资7500万元控制五常市铁西集团65%股份,进一步成为全国同类企业的最大生产规模。继而,大豆项目将与黑龙江粮油进出口公司捆绑上市,资金与出口双重获益。

  东方集团还在高科技领域插上一腿。1997年,东方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创立东大公司,合作开发铜基无银电触头项目,该产品最大特点是以铜代银,成本仅为银基触头的58%,中国原来为此每年需进口2200吨白银。

  对于开发大豆和触头项目,张宏伟起初有个形象比喻:“在资源与技术的空白领域,放牧资本的羔羊。”

  在这一时期启动的东方家园建材连锁超市项目,从一开始的战略定位就显得与众不同,在可行性报告中清晰写到:“这一项目将是东方集团金融、贸易、建材及房地产开发的产业链一体化整合与延伸。”不过,东方家园在东方集团的战略地位是在5年后才突出显现的。

  资产重组:做大后想整合

  1998年在庆祝创业20年辉煌之际,东方人关起大门,静悄悄地搞起三种活动:反省会、演讲会积家属联欢会。东方集团高层在“20年大典”时有意制造了一次大盘点,东方集团首先把下属企业逐一梳理,排出六大系列:金融业、国际经贸业、港口交通业、房地产业、制造业、旅游服务业。

  借成立20年之际,东方集团完成了一轮战略思考,“多元化”的经营思路是被充分而高度肯定的。在上一个5年(1993至1998)的发展是前15年的20倍左右,东方集团从前是一块砖一块砖地往上码,一分钱一分钱地赚。这一时期是资本运作与资产运营两条腿走路,一系列闪电般的攻城掠地,快速提升集团的产业规模。

  在未来发展战略的设计时,东方集团也意识到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扩张太快管理跟不上,另一是资产庞杂良莠不齐。由此,决策层在“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思路上达到一致认同。而且,战略执行第一步就是组织结构与管理链条明确,根据六大产业成立六大行业委员会,实施专业化管理。第二步是资产重组清晰产业结构,在合并同类项时,剔除“异类企业”,尽管有些企业挺赚钱,也再所不惜,趁着精壮卖好价。此举,把集团下属46家公司清理到30家。

  东方集团根据市场机会与发展态势,一直既做加法又做减法,资产重组逐步扩大化。在按行业分类纵向分割后,又按企业规模横切一刀。当时资产重组有一个基本原则:具有规模效益又具发展空间的项目可做长线投资;现有的“中线企业”要看企业寿命而定,如果寿命10年在其5年左右时转手;“短线企业”虽具赢利能力也要尽快出手。“调整年年都在进行,原则视其发展速度与资产质量,应该说是随机而变,而非围绕清晰的战略目标”张宏伟当时坦诚而言:“我心里一直有个调整目标,把下属企业归整到15家左右。”

  客观地说,东方集团从1998年开始的资产重组,并非出于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而是基于对企业运营有了更成熟的理解,对资产质量的技术性调整。即使这样,下属公司也都经历了“忍痛割爱”的煎熬,有些公司好不容易等到“产蛋期”,却要将母鸡卖掉了。

  这些调整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迫的。首先主动砍掉的是旅游服务业,国际经贸业随着“南非工业园”、“赤道几内亚别墅工程”以及“美国业务缩减”而自然消失。五常大豆项目因与地方利益未协调好而搁浅,又卖了跳跳糖与东方神镜,主动停了技术不成熟的无银触头等几个刚启动项目,制造业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核心产业:未来的支柱

  时至1999年底,跨世纪之际,张宏伟与笔者有一次彻夜长谈。谈话从一个很大的问题开始,张宏伟发问:“未来5年,现在领先的中国企业还会剩下几个,什么样的企业还能称雄于世”

  从其言谈中的危机意识中,明确反映出正在进行一场痛苦的战略思考:“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这样的产业支柱,既是国际资本市场价值认同又前景看好的产业,又是依托本土市场能够培养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两个标准缺一不可。”

  实际上张宏伟已有了初步答案,他当时只是在不断求证:“我看东方集团有两个产业符合这两个标准,一是金融业,另一是建材流通业,这两个行业同属第三产业,涉及较为复杂而深刻的政策环境与文化背景,深知中国国情的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在本土市场上居主导,虽然在技术与管理上我们还不成熟,但只要掌控主导权,任何资源与人才都能为己所用。搭一个国际化平台并不像想象得那么艰难,真正难在搭一个由中国人掌控的国际化平台。”

  今天看来,张宏伟已经形成明确的战略设想,尽管还不是一个清晰的战略规划,但第一次明确了战略方向,虽然并没有具体可行的战略目标,也没有围绕战略目标对现有产业取舍的执行策略,但毕竟明确了主攻方向。

  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每次政策变化都产生利润空间,新兴的民营企业往往伴随政策倾斜而产业转移。东方集团也不例外。

  张宏伟一直在反思多元化问题,并被深深困挠着。多元化的格局,快速壮大了东方集团整体经济规模,但每个领域并未形成规模经济的效果。IFC驻中国首席代表戴维·麦坎瑞曾这样评价:“我们在审核东方集团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他们既保证迅速扩张又确保可观效益,张宏伟是中国的天才商人之一,他非常善于捕捉商机。”

  但在张宏伟的意识里,近几年来一直萦绕着一个生死悠关的战略问题:东方集团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如果单纯从资产规模看,东方集团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是一流大企业;如果仅仅从赢利能力看,任何一个下属公司均能自负盈亏而未成包袱;但从产业结构来看,东方集团没有确立支撑长远发展的核心产业。”

  张宏伟以前经历过命运选择,现在面临着前途抉择,他眼前遇到的不再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发展问题。张宏伟说:“思路完全不同。设计东方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众多因素的聚合体,头绪纷杂,系统浩繁。”

  主业摇摆:大机会大诱惑

  虽然张宏伟对东方集团未来的核心产业已有清醒意识,但他并未将个人觉悟上升到集团战略规划,也未形成最高决策层的战略共识。即使他本人也未抱定这个目标,因此在巨大的机会诱惑下出现“挡不住的摇摆”。

  1997年,张宏伟开始接触到互联网,但他对互联网的理解远不如那些网络小子快。直到1999年,他从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对互联网公司的追捧,由此萌动了投资信息产业的念头。但当时张宏伟对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认识是不确定,除了试图说服一名网络新星加盟东方主持这一新业务的开发之外,并没有实际投资。

  2000年,东方集团终于在信息产业进行第一笔投资,以3000万注册成立了东方卫星通讯公司。此项投资直接诱因在于一家以色列公司提供的卫星通讯技术,但整个东方集团高层对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模糊不清的,因此这家公司最初被确定了两项业务,一是与一些大行业联手组建职业培训平台,另一是试图以东方家园的物流体系为载体组建电子商务平台。当时,尽管这家公司是按照互联网概念设计的,但张宏伟的理解却是“水泥+鼠标”模式:“沃尔玛是‘天上一颗卫星,地上一张网络’,一个现代企业应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在他心目中,这家公司至少能为东方集团解决信息流的问题,这是投资底限。至于能否创出互联网的新概念并上市,“我心里没底,但不试就没有可能”他说。

  谁也没想到,东方集团在信息产业的投资,被一个偶然的却重大的政策机遇而彻底修正了,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轨迹中成为一个历史性事件。2001年,东方集团携10亿资本出人意料地闯入电信业,收购吉通欲成电信运营商。

  当时海外金融媒体这样评价:“进军电信运营业的战略之举,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在高端领域提升了一个量级。”但是,张宏伟对此淡然处之:“若看民营企业的重量和质量,成为电信业的佼佼者是有难度的,成为大运营商也显得资源不足。在这个利润较厚的行业,民营企业难以成为行业龙头,无法获得最大利润。我们敢于进入高端领域,只是一种战略布局的历史定位。如果不自量力地妄为领跑者,将是战略决策的一个重大失误。”中国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低端,已不乏行业龙头。张宏伟正在跳跃一个层次,在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电信运营业试图占有一席之地。

  在长达一年半的吉通整合中,张宏伟几乎倾尽全部心血。可惜,没人料到国家一纸令下-------南北电信分拆,吉通并入网通。张宏伟梦碎电信业,被迫抽身而出,好在全身而退

  战略抉择:磨砺四分之一世纪

  在2003年东方集团的年报中,不引人注目地提出一段话,东方集团确立金融业与建材流通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敏感的资本市场人士立刻捕捉到这一重要信息:“东方集团有可能抛弃以前的战略思维,因为他们完成了25年来最为明智而现实的战略抉择”

  金融业作为主业之一有其依据:在金融业,东方集团已控股或参股民生银行、新华人寿、民族证券及5家上市公司。1999年12月,以1.273亿代价取得民生银行8000万股,2000年3月又以每股1.8元的价格受让5000万股,手持1.3亿股迅速跃居民生银行大股东。2001年9月,东方集团和锦州港分别投入2亿元和1亿元持股13%和6.49%,以19.4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大股东。2002年11月,东方实业斥资超过5亿元在海通证券的增资扩股中取得大股东的位置。目前,东方旗下金融资产已经占到其全部资产总额的30%以上。

  建材流通业成为另一大主业似乎理由更为充分。流通业已成为全球财富聚集最快行业

  在2001年,道琼斯股指跌到9000点,在纳斯达克指数跌到1300点时,传统流通业的股票依然坚挺。继而,在世界500强排名中,沃尔玛超过通用电器(GE)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同时流通企业在世界500强排名中占到10%,在美国50强中占到20%。最惹人注目的消息是,在世界富豪排名中,前10位有6位来自流通业,其中5位来自沃尔玛家族,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过昔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流通业成为可与信息产业和生命工程媲美的惟一传统企业。

  世界如此,中国亦如此。比较各个领域,中国零售业近年来的增长大大高于CDP增长,而连锁零售业态平均增长50%以上,这是中国经济最突出的新增长点。业内有人乐观估计,销售额1000亿的中国公司将首先出现在零售业。

  东方集团拥有20年建材贸易经验成长史,其创办的东方家园第一家店已创日营业额与年营业额两个世界之最,而且在大型建材家居连锁超市业态中成为一个龙头老大。张宏伟说:“我们在建材流通市场已经具备领跑者的能力,而这是一个能够迅速做大并持续做强的行业,因此他被定位于东方集团长远发展的产业核心。”。

  张宏伟认为:“东方家园在历经近10年的能量积蓄之后,东方集团也完成全盘战略的重新调整,现在想集中资源猛攻下建材流通业的制高点。为了这个战略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付一定代价。我们与外国巨头打的是一场战略战争,这场较量如同一部国际大片,生死时速!”

[上一页] [1] [2] [3]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