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竞争力》2005 > 正文
 

战略共识 26年想明白(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5:40 《竞争力》

  依据这样的经营战略,东方集团快速涉足多个行业,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客观形成多元化快速扩张战略。任何战略选择都不可能跳出历史背景,也很难突破历史条件的局限。以产业经营为基础,以资本运作上市成功为目标,这既是东方集团在当时特定时代的谋求超常规高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东方集团最高层乃至大多数民营企业当时的高度共识。

  但是,东方集团幸运的是没有进入到资本运作的疯狂状态,这与其前15年艰苦创业做
实业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东方集团没有将大笔资金押注于股票二级市场的坐庄炒作,也没有走出恶性的“项目圈钱—以更大项目圈更多钱—填前面窟窿”的怪圈。

  “我们有一个双轮驱动、均衡运行的原则”张宏伟说“单做产业经营是滚雪球做法,一加一等于二,不能迅速扩张规模以占领市场空间;单做资本运营,可以一变百,也可能百变一,易生泡沫则风险太大。我们惟有利用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的双驱动,随时自由洗牌,确保项目的优生与优育。”

  也许前15年挣的是血汗钱,因此张宏伟格外看重资本运作的风险。他说:“我们的扩张战略必须按专业化要求进行,选项和进度以管理和经营能力为准,这一关一定要卡死。同时,我们始终盯住手中资产的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因为我们深知资产规模只是账面数字,失去创造价值能力的资产等于没有价值,今天100亿可能明天1个亿,没人买更是一堆破烂。”

  三个轮子:多元化经营

  1996年7月,东方集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以金融为龙头,以经贸为纽带,以产业为基础。“金融龙头”负责组建全球性金融网络,融资向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投资,获取资本运作高回报的同时牟取金融业高利润。“经贸纽带”发挥对俄边贸的成功经验,以较低成本国际贸易起步,寻求各国短缺产业与中国优势产业的互补,以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实现跨国经营 。“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大资源和高技术紧密结合的项目,产业规模取决于资本市场容量和内部控制能力。

  对于东方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这一发展思路实际上进行了修订,而且是以东方集团当时的产业格局为基础的。

  在金融方面:此前于1994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东方财务公司成立,属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黑龙江省惟一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当时获此殊荣的另一家民营企业的是----段永基领导的四通集团。此后两个月,1996年9月,东方集团涉足保险业成功。新华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寿险公司,东方集团通过入股成为其最大股东。

  在经贸方面:此前,东方集团欧洲公司成立。此时,“南非东方工业园”项目正在洽谈中。

  在产业方面:此前,已经控股锦州港。

  主管资本运作的东方集团副总裁关国亮说:“东方集团走上快车道后,很多项目急需大笔资金,单纯靠发行一次股票远远不够。创办财务公司最初动机是融资容易,以金融资本支撑产业发展。后来发现,金融行业本身增值远远超过产业增值。”

  刘庆余副总裁说:“金融管网铺成,有钱不能玩泡沫,需要实实在在的产业为基础,所以进军基础设施的锦州港,开发资源性产品的大豆蛋白,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无银触头,东方集团的产业重点凸现。”

  安英副总裁说:“开始,我们只有劳务利润;后来,有了贸易利润和制造利润;现在,东方集团赢得投资利润,这是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

  金融聚合,产业开拓,贸易促进,三法融汇一炉。张宏伟曾经将其比喻为“三个轮子理论”:“如果静态看东方集团,三个支柱撑起东方大厦,这是一个稳定结构。但企业是在运动中的,必须对其结构进行动态设计,这三个大轮子又是互动且咬合的,避免东方快车倾覆。”

  “其实那一时期的核心还是资本运作,” 关国亮承认:“东方集团建立金融工具基本齐全的融资系统,目的就是为了资本运作。我们在国内运作产业方面的几个大项目,要么像锦州港那样自身上市,要么将其装入我们在香港买的壳里实现借壳上市。我们在南非所做的经济合作也是为了造壳上市。”

  跨国经营:满世界找机会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特批权力意味着重大商机。东方集团在1991年赢得外贸经营权后,没有浪费这项民营企业中的“优先权”,试图把中俄边贸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全球。1994年6月,张宏伟随全国工商联赴西班牙考察,3个月后东方集团欧洲公司成立,原中国驻西班牙使馆一等秘书出任总经理,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1994年底,东方集团以1200万美元一次性收购美国家3家企业,这一消息在海外引起不小轰动。国际舆论开始关注这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关于收购动机,关国亮副总裁事后披露:“在1993年国内上市成功后,我们发现在海外上市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当时,证监会对境外上市一点限制没有,几家国企在美国上市后又掀起一股‘中国热’。东方决策层认为,海外融资必须选择高起点,向美国进军。虽然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东方集团是一块高深莫测之地,我们已有国际贸易的经验,所以打算以贸易起步,逐步向华尔街靠拢。”

  还是关国亮说:“我们之所以选择收购美国公司,而非自己投资兴办公司,因为国内刚时兴买壳上市。我们试图收购美国境内的贸易型公司,既可直接做贸易,又有上市之壳,一举两得。这3家公司规模适合,而且有很好的经营历史。在美国资本市场以经营历史为衡量资信的重要标尺。”

  1995年5月,张宏伟再次随全国工商联代表团出访非洲,张宏伟发现,非洲大陆将是东方集团未来开垦的处女地。1996年3月,东方集团成为黑龙江省首批“综合商社试点”,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综合商社模式首选实验于南非,2个月后东方集团南非公司筹备处成立,先以贸易起步,6月10日,第一批轴承运抵约翰内斯堡。6个月后,东方集团与南非一流大企业合作,在南非创建“中国工业开发区”计划出笼。1996年底,占地300公顷的“南非东方工业园”成立,东方集团组织国内饱和的纺织和电子加工能力前往南非,将中国优势产品在南非合资定点设厂。同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股票交易所,以股票上市融资支持这一项目。

  “南非模式”是东方集团设计的“贸易纽带”的典型运行方式,也是“三个轮子”在海外翻版。张宏伟从中俄边贸中获得丰富经验,而且锤炼出一批国际经贸人才,因此东方集团实施跨国经营准备以经贸起步。他认为,“以贸易进入各国市场成本最低,在贸易中既可发现各国的短缺产业,又可笼住国内一批优势企业,进而完成产业合作和互补。”

  “资源互换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捷径。进军俄罗斯是靠出奇制胜的战术,最初只想赢得贸易利润。开拓南非虽然也是贸易启动,但我们已经想到产业互补,设计上市计划,达到资本与产业的双赢战略。”张宏伟当时这样描述策略“跨国经营决非只是在海外设立一些分支机构,抓一些项目运作这样简单。是东方集团整合国内企业资源的很大法码。我们不愿意也没那么大实力‘豪夺’但可‘巧取’。”

  锦州港:目标是上市

  最先发现锦州港价值的是刘庆余,当时作为主管产业拓展的集团副总裁,他深知“跳跳糖”和“东方神镜”只是短平快项目,东方集团迫切需要运作大项目形成产业支柱。主管资本运作的集团副总裁关国亮另有一番见解:以前东方集团是不断把新项目包装进上市公司,达到扩容的目的。如果锦州港这样的的大项目运作成功,本身就可成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

  张宏伟此时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批代表,已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其思考角度上升了一个层面,从他与锦州市政府官员沟通的谈话纪要可见一斑:“锦州港是辽宁发展战略中辽西板块的重中之重;锦州市发展战略又是“以港兴市”;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至今,尚未证明具有参与大型基础设施的足够实力;如果东方集团能够拥有一座港口,其资产水平和社会影响将产生国际效应。如果将这四大战略目标整合在一起,锦州港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进而赢得效益最大化。”

  东方集团于1995年10月份融资1.4亿元,正式参股锦州港,控制锦州港30.4%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是当时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造的最大举措之一。张宏伟在东方集团董事会上曾谈到:“收购锦州港,我们是心里有底的。港口及包储区扩建,东方在建筑方面富有经验。港口的运营还是由港务局的专业人士操作,但管理体制要引入民营机制;资金上也没太多压力,除了东方积累的利润之外,东方股份上市一举融资2.6亿,东方财务公司又是运转良好的融资管道,与IFC的3000万美元的10年期低息贷款谈判已经基本成功。”

  果如张宏伟所料,锦州港前2年运转极为良好。在相对充裕资金保证下,锦州港的扩建按部就班,1995年(收购前)吞吐量仅为200万吨,1996年翻到400万吨,1997年跃升到503万吨,跨入国家大港行列。经营体制改革也进展顺利,首先将锦州港11亿资产剥离,凡属服务性设施全部划归港务局,严格实行政企分开。继而,把1700名生产人员裁减到400多人,下岗者一律发放生活补贴,在岗人员完全执行按劳分配。锦州港1997年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效益位居全国港口之首,被交通部誉为“港口股份制改革成功案例”。。

  东方集团的最初判断没有错,港口收购后2年就实现利润1.72亿元,主管锦州港的集团副总裁刘庆余道:“货轮一靠码头,现金流滚滚而来。”3年之后,东方集团达到另一个战略目标,证监会批准锦州港上市,额度为1亿B股,6000万A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