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商权缺失之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7:07 《环球财经》杂志
商权缺失之痛 本刊特约撰稿人 | 张凌 白益民 中国汽车的国际化离不开学习丰田模式,但注定是一条艰辛之路。这背后难掩商权旁落外资手中的无奈。 2006年是中国自主品牌造车运动的元年,各路人马轮番上阵,对外展示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吉利和奇瑞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家。然而在这喧嚣的背后,难以掩盖的却是商权旁落外资手中的无奈。 2006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中只有26%是自主品牌,其余全部是外资品牌,而这仅有的26%中大部分还是合资生产的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尽管只是汽车销售的统计结果,但它却反映了各厂商对汽车产业链和外围相关产业整体的控制能力。简单的数字,反应了无情的现实。 吉利曾经宣称丰田就是自己学习和要超越的对象。面对这个中国学生,丰田汽车并不客气,2003年它状告吉利商标侵权案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在这一课中,丰田告诉了吉利夺取商权的重要性和残酷性。吉利还在学习丰田,但这条路注定会充满艰辛。急功近利、产业(政策)环境恶化和经营思想错误就像三座大山,阻挡着中国汽车企业成为强者。 控制商权必然是一项系统性的全面工作,任何一环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在缺乏核心技术、本土市场得不到保护以及缺乏产业链控制力的多重打击下,面对外资对手的全力剿杀,中国汽车企业的前景的确可以用千钧一发来形容。如果还是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国汽车行业则永无翻身之日。 吉利和奇瑞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必须善待这些火种。 附录 1936年 丰田金融株式会社(丰田通商的前身)成立,从事丰田汽车的销售和金融业务。 1942年 商号更改为“丰田产业株式会社”,并兼营丰田系统各公司的证券持有业务。 1945年 谋求机构改革以及业务完善,涉足贸易、商业部门。 1948年 完成企业债权完善计划,继承丰田产业(株式会社)的商业部门,成立“日新通商株式会社(现在的丰田通商)”,资本金为900万日元。 1952-1954年 以在达卡开设的事务所为开端,先后在台北、香港、达拉斯、曼谷、雅加达开设海外事务所。 1956年 商号更改为“丰田通商株式会社”(Toyota Tsusho Kaisha,Ltd.)。 1964年 以向多米尼加共和国出口为开端,开始出口丰田汽车。 1964-1975年 在巴西、中国台湾、比利时、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成立当地法人。与泰国、美国的当 地法人相呼应,完成了目前的海外网络基础。 1979-1981年 以在北京开设事务所为开端,分别在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事务所,正式开始扩充在华网络。 1999-2006年 向非汽车领域拓展业务,与以食品、化学品等为核心业务的加商株式会社和以钢铁、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为核 心业务的株式会社东绵合并,丰田通商迈出崭新的一步。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