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案例剖析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博锐管理 > 正文
 

博锐管理在线:收购重庆摩帮(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6:45 新浪财经

  但是,现在的重组能成功吗?

  要重组,首先就必须有一个强势方存在,能够全力推动重组。那么,对于这个重组的主导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它必须成为几大摩企的绝对控股股东,否则,就不具有执行的能力;二、必须能够挑选一个熟悉行业的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团队,否则,重组之后的正常运营就会出问题;三、必须能够设计出一个能够综合优势、规避劣势的方案,既能避免内
耗,还能互相促进,否则,即使勉强整合了,也是外合内不和,面合心不和;四、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长远的规划;五、几大企业都同意并能接受整合这个现实,并积极配合。如果以上五个条件都具备了,才可能解决后面的问题。

  但是,这还只是解开了第一颗扣子,问题远非这么简单。下面的问题可能更为复杂和棘手。

  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将品牌进行整合的问题。目前,重庆的五大企业基本上在产能和技术水平上,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在品牌上也几乎不相上下。如果将其整合,问题就出来了:生产同样的产品,而采用同一档次的不同品牌,它们如何定位?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那么,来自内部的内耗危机可能会被放大,甚至会出现互相拆台的混乱局面。而事实上,目前还没有整合,其内耗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某些市场甚至还比较激烈。这样,无异于左手打右手,受伤的当然还是自己。

  如果说整合只是为了获得一时的比较优势,但是,与付出的代价和可能遇到的风险相冲抵,可能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比如整合后的管理问题,就是一个迫切而关键的问题。“不管是在民营企业,还是在国有企业,关系复杂而紧张。”而在去年一度热销的《公司政治》一书则将企业内部的斗争明朗化,由此可见,整合后的问题可能会在某个时期集中爆发,危害可能更大。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整合假设。但是,要整合,却真的不容易。“政府说整合就整合吗?企业又不是它的,他想整合,还要看企业是不是愿意呢。”这个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嘉陵和建设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重庆市没有什么主导权,而对于其它三家民营企业,政府也不具备掌控权。“个人利益的分配和平衡很重要,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所牵扯到的东西太多。”

  7月12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重庆某大型摩托车企业集团负责人明确地说:“我们不想谈重组的事情,既然是市长说的,你就去找他。”重庆力帆集团总裁杨洲也表示:“重庆摩托车行业重组是非常难的事情,现在企业有自主权,不是说重组就可以重组的。”重庆建设和嘉陵两家摩托车企业也认为,目前重组的时机并不成熟。

  由此可见,要想整合,困难重重,非一人之力可以解决。即使重庆市政府出面,也只能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因此,整合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变数太大,这也是所有接受采访的人士不加思考就予以否定的原因吧。

  收购重庆摩帮,在目前看来,可能只是一场空想。

  开启自救之门?

  2004年对于重庆摩帮来说,可谓流年不利:

  在过去的2004年里,各种因素的一起发力,使得摩托车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按照重庆力帆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分析就是:首先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现在摩托车企业每百元的利润降低到0.9元。如果一辆摩托车按售价3000多元来计算,那么其利润也就不到30元。其次,调整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将摩托车出口退税税率由17%降至14%,以2003年为例,力帆在出口退税方面的损失将达到800万美元左右。第三,从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格治理“超载超限”,使得摩托车企业单车运输成本增加了30~40元。

  相对于2004年,棋至中盘的2005年可谓多事之秋:

  先是生产准入,使企业增加了一笔巨大的投入;接着是欧2标准的实施,使每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增加80元左右;随后又是一车一证,使许多企业的灰色利润面临被挤榨干的可能性。及至上半年结束,整个重庆摩帮的产销大幅度下跌,为历史之最,在其它板块上升之时,重庆板块下滑明显,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二线品牌也呈现持续下滑的势头。

  尽管也有一些摩企高层认为统计不一定准确,但是,这还是引起了重庆市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他们认为这是多年来所埋下的隐患的一次爆发。有企业人士则表达了这样的意见:在单纯的销量为王的思想的主导下,重庆众多摩企靠炒作起家,忽视了对产品质量与技术的重视,而在抢夺市场的过程中,价格战频频,不仅使整个重庆摩托车品牌受到极大的损伤,还使利润大幅度缩水。去年,国内摩托车行业排第一的广东大长江集团产销量为150万辆,缴税9亿元,还有7亿元利润,单车实际利税超过1000元,而重庆整个摩托车行业500多万辆的产销量,其税、利分别只有6亿元,单车利税只有大长江的1/3。

  对于利润缩水、销量下滑的重庆摩帮来说,补税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重庆摩帮来说。去年的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骗税”事件,将重庆摩帮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来自中央媒体的推波助澜,引起了国家税务总局的重视,并派专案组进驻重庆,进行实地调查,并追缴应交的税费。“现在,税务总局的3名高级调查员就在重庆,税务总局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重庆市政府办不了,由国家税务总局来查办。最近,已经补交了一个亿。”知情人向《摩托车世界》透露。“重庆摩帮不得不重新认识形势,积极调整,以适应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