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虎性袁亚非演绎宏图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 17:16 《商界》杂志

  2006年7月1日袁亚非印象

  佛确实有某种特殊的性格更容易使人获得成功,这种性格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内敛中庸型,而应该是外向攻击型,是虎性、羊性与猴性的结合。尤其在普遍修身自养的中国人中间,哪怕只比别人多一点点勇气、强硬与速度,都很容易使你脱颖而出。

  让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人叫袁亚非,他甚至可以被称作“疯狂的袁亚非”和“超音速袁亚非”。他一入市场所展示出来的就是虎一样凶猛的攻击性,而且他的速度——资金周转率,更是堪称极至——7天!他从一无所有到坐拥2亿资产用了3年,这已经是高速;但他接着把IT产品从零滚到70亿,不可思议地只用了5年!

  如狼似虎的袁亚非,留给旁观者的是惊叹;留给对手的,是绝望。

  此刻,2006年7月1日。南京。窗外狂风暴雨。这个身材并不伟岸、被手下称为“大老板”的中年男人抽着洋烟,穿着休闲服,操着一口地方普通话,坐在台上,大声武气地发表他同样“狂风暴雨”式的演讲。他的两边,是一群来自

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
中国电子
商会的客人们,以及他的一大帮穿西服打领带的总裁副总裁。

  他先是骂人。骂完之后说,传统的电脑城必将衰败,而宏图三胞的连锁标准化与生俱来带着诚信的基因,所以必然获得全面胜利。他突然挥手大喊起来:“你们记住了,我们虽说是厂家的代言人,但你们不要对厂家唯唯诺诺,不要让他欺负我的无形资产。我卖的虽然是厂家的产品,但我们更是消费者的代言人!”

  记者禁不住为之一震,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无畏的人。

  他曾经解释说,“自己无畏是因为无知”。与许多有着深厚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背景、科班出身的巨头相比,对电脑一窍不通的袁亚非之于汹涌澎湃的IT浪潮,无疑是不折不扣的“旱鸭子”。然而就是这个“半壶水响叮当”的门外汉,做电脑生意不光狠狠赚了大笔钱财,还一脚踢开“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内行们,独创了一套“王大妈”(WDM)大卖场连锁经营模式,这套模式不但让大批中小电脑经销商关门歇业,更是让不知多少业界巨头咬碎钢牙,从一开始围追堵截到后来又争相效颦。

  在业界,袁亚非是个有争议的人物。除了批评他“不懂电脑”,更多的人说他处事“过于张扬”;有人佩服他眼光独到,夸他“了不起”;更多的人则羡慕他“运气好”。可袁亚非并不这么认为:“说我运气好的人,都不了解我。”他常常自己说,“袁亚非这人没什么了不起,他唯一了不起的就是没爱好。”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想道理”。

  他想这样的“道理”:“就像下围棋,布局要对,腾挪的次序更重要。”这已是很高的境界。又比如他说,“零售其实是传递给消费者一种感觉。就像我们经常去喜欢的饭店吃饭,我们吃到的东西与别的店有什么区别?青菜还是菜场的青菜,肉还是猪身上的肉。为什么还要去喜欢的店?这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舒适感的自我暗示和体验,这就是宏图三胞要带给消费者的……”

  感觉差不多了,袁亚非突然宣布自己讲话结束,并称有急事去上海。说了两声抱歉,起身就大步流星走出门去。转瞬之间,又把北京来的客人和所有企业高管们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扔在身后。

  一道门关闭意味着另一道门打开

  袁亚非,1964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职业大学财会专业,分到南京雨花区审计局工作。人年轻,肯干,一心想着升官。

  想升官可是要费点心思。父母在南京没有背景,靠什么升官呢?他想出一个办法:“写文章”,写出好文章给领导一看,说不定就会被提拔。

  1990年袁亚非被派到板桥镇一个村去任代理村长。当村长三个月期间,他每天都在研究和寻找可以“写文章”的机会,思考、查资料、找人谈话,最后他发现一个“意义重大”的话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土地都撂荒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正好袁亚非借住的那家农民在1990年承包了74亩土地,于是他“抓住机遇”,写了一篇《对一个种粮大户的调查与思考》。文章发表后果然引起市里有关部门的重视,袁亚非立即被抽调到区里给书记当了秘书。“写文章升官”的离奇梦想竟如愿以偿。

  袁至今仍深感这段经历弥足珍贵。秘书生涯使他学会了换位思考,做代理村长则让他认识了管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站在远处观察全局和注意细节的思维方式。

  组织上原本打算将袁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但1993年初,书记突然被调走,新来的书记不再用他。袁亚非一下子成了形单影只的孤雁,茫然失措不知道该往哪一个方向飞。正左右为难时,一个拖儿带女想下海下不去的同事,羡慕地对袁亚非说:“如果我像你这样年轻又没有家室拖累,就停薪留职下海去闯闯。”冲着这句话,袁亚非下定了决心!

  怎么闯?不知道。实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到水西门卖鸭子,“我曾经去水西门观察卖鸭子好几个礼拜。那时我一个月才拿200多元,最崇拜卖咸水鸭的万元户,下班我就去看那些卖鸭子的。我想第一我比他们聪明,第二我比他们勤奋。我就不信他们能活我活不了!”

  准备好退路,袁亚非“扑通”一声跳到海中。

  回忆当年下海的决定,袁亚非说,人活着追求的无非是幸福和快乐,当你觉得不快乐,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空间换掉去寻找新的快乐,这时你的选择将变得多元,你的人生将变得丰富。“一道门关闭意味着另一道门打开”,这本身就足以让你的生命充满新鲜活力!

  当然,袁亚非并没有去水西门。揣着连借带凑的2万元,他租了间民房干了起来,可生意并不好做,倒大米、贩服装,一连几单生意都失败了。下海试水一分钱没挣到,反而把本钱赔光。难道自己的创业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眼看走投无路,命运转弯。袁亚非意外地获得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在小饭馆里吃饭认识了曾经卖过电脑的姚昀,姚昀说:“不少南京人从深圳倒计算机配件到珠江路卖,利润有20%~30%。”他顿时两眼放光,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那我们就做电脑!”

  这次机会硬是让已豁出去的袁亚非给抓住了。他借了10万元,和姚昀直奔深圳。在深圳他找到了大学同学胡强,三个人凑足30万元,袁亚非进到了第一批电脑。“那时候不敢坐飞机,为了省钱,火车托运,剩下的软驱、光驱我们自己背着,勒得两个人肩膀全是血痕。”

  当时电脑及配件都从香港进来,价格浮动与港币挂钩。那是1993年底,几个月间1港币兑换的人民币从0.8元涨到1.3元,袁亚非进货时是0.8元,回来后港币就不停地涨。这意味着,当他选择保持与别人相同利润空间时,就可以将价格降到别人的2/3以下,周转速度可占上风;当他选择销售价格与别人相同时,就能比别人多赚超过1/3的利润。

  第一单电脑生意袁亚非最终挣了30多万元,算是找到了一条财富源泉。而且这第一单生意,还让袁亚非悟到了商业的秘密。

  广告一打就撞上了“道理”

  “贪婪是对勤奋的激励”,苏格兰哲学家休谟的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此时的袁亚非。他内心的欲望、市场意识和个性中的虎气一下被轰轰烈烈的IT业激发出来了。

  1994年,袁亚非在珠江路电脑城开了家叫做“三胞电脑”的装配公司,挤在上百家门店里,算是正式进入“业内”。电脑城只剩最后一间靠近厕所的臭烘烘的摊位,便宜,一年租金才2万多块钱。袁毫不犹豫把它租了下来。他自己不懂电脑,就招了几个熟手,鼓捣着开始做生意。

  位置差生意差,埋头苦干不是办法。此时袁亚非的市场意识和果敢再次发挥作用,他走出了一步别人想不到的棋——每周花100元为自己的产品在报纸上做广告,成为南京IT行业第一个吃广告螃蟹的人。广告词他至今记忆犹新:“三胞电脑≥兼容机世界,≤全市最低价”,后来又改为“≤全省最低价”、“≤全国最低价”。掌握了低价利器和宣传阵地,后来者袁亚非的生意很快门庭若市,订货电话应接不暇,每天的利润做到了200~300元。

  这一来可不得了,袁亚非成了同行眼中“一个不懂规矩的搅局者”,“必须把他们的气焰杀下去!”号称南京八大电脑公司的老板,联合起来请袁亚非吃饭。酒过三巡,场面变得剑拔弩张,他们说:“你以后再打广告,我们八家联合起来整死你。做生意怎么能打广告呢?这么多年都是客人走到谁家谁就做生意。你打广告都把价格搞明了,这让我们怎么做?!”明摆着一台鸿门宴。袁亚非本想抬脚走人,但定了定神坐着没动,说:“你们有老客户,我又没老客户,你们有钱我又没有钱,我靠近厕所又没顾客上门。我不做广告,你们想想我怎么活?!”

  饭吃过,算是结下了冤家。袁亚非必须想对策了:100元的广告费分摊到产品里,每一件增加的成本低到自己都懒得去计算,而增加的销量却以数百上千件计。这么好的广告效果为什么那些人不做?结论有三点:一不懂市场竞争,二怕得罪同行,三是没意识到“习惯性”思维的落后。既然他们如此畏首畏尾,没有商业智慧又要向自己开战,那么自己就用不着手下留情了。活该轮到自己脱颖而出!

  这台鸿门宴,激发了袁亚非的斗志。他加大了广告投入,被习惯遮蔽了眼光而看不到“道理”的大多数同行,很快被他杀得一片狼籍,到1994年底,他的摊位已遍布电脑城。不久又杀入珠江路电脑一条街,到1995年底拥有了11家店铺,经营的品种也从最初的计算机配件到整机以及商务通、快译通等多种电子产品。两年间成了南京电脑大王。

  有一点倒是很奇怪,为什么袁亚非广告一打就长得这么快,以至同行来不及反应就应声落马?原来袁的广告导致低价和快速出货,这正好暗合了电脑行业的重要特征:量大、成本低、换代快。一旦顺应了这一规律,袁亚非就顺风顺水。他的高速度,就成了针对那些囤着货、等着来一个顾客就狠狠敲一杠的“慢速者”的杀手锏。当袁亚非误打误撞这样做时,他打遍南京无敌手;当他后来理性地这样做时,三两年间就做成了全国老大。

  就是这一经历,让袁亚非悟到了“厚道、讲理、明目”,这六个字,让他受用至今。

  厚道,就是为人要好,千万不要害人,要多换位思考;讲理,就是要努力探究和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按习惯做事,要按道理做事;明目,就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经济中做事要精明。正是这六个字,成为日后指引三胞集团发展的企业精神。袁亚非最喜欢用字眼是“道理”,一旦认准一种“道理”,他便会立刻付诸实施,坚持到底。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