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新丝绸之路(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3:20 新浪财经 | |||||||||
反思 鉴于以上种种尴尬,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这样的“警世危言”,“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
关于技术的问题,不妨继续用数字来说事。中国2003年半导体产业的销售超过200亿元,但利润只有3%,而跨国巨头英特尔一家的销售就超过2300亿元,其利润高达18%。为什么?因为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目前的中国制造很多还处在加工层面上的制造,由于无核心技术以及专利,使制造业只能以低廉的人力资源和低成本方式生产,这种劳动密集性的生产特点,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永远难以使中国制造业站在高处,多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使西方消费者形成了中国货=低质、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 日本制造或者是美国制造称雄全球的核心是技术、产品的创新,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低成本制造。它们的大型企业研发费用通常占销售收入的5%~10%,大部分中国企业1%还不到,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中国彩电企业的生产量约占世界彩电总产量的一半,但当该产业从普通彩电向高清平板化升级时,因为液晶技术和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核心部分分别掌握在夏普和富士通手上,国内彩电企业却因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掀起新一轮的引进浪潮。但“引进”并不等于“白拿”。从先前3C、6C联盟向中国DVD制造商的漫天要价,到英特尔、飞利浦、SigmaTel向中国MP3企业张开专利血盆大口,再到日前索尼向长虹等国内6家家电企业开出22项专利收费清单,中国企业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被人宰割之痛。 整体而言,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 缺乏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是“中国制造”的另一根软肋。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替人家做“洋打工”,创造了1%-2%的微薄利润。 据国际权威组织统计,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产品却占了全球市场的40%以上,销售额更占全球的50%左右。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60%的部分来自品牌产业创造的价值。美国经济如此强大,与其拥有的麦当劳、IBM、迪斯尼、波音、通用、宝洁等著名品牌创造的巨大价值是密不可分。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是由品牌制造业所贡献的。而且,国内一些传统老品牌在逐渐萎缩和消亡,而新民族品牌诞生艰难缓慢,长此以往,中国企业将会失去对国际市场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更加受制于人。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中国制造”曾经依靠低劳动力、低原材料成本赢得了世界市场份额,现在这个所谓比较优势正日益被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以及周边国家、拉美国家所模仿、拉近,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资源成本比较优势已经无法为中国企业赢得未来。“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将要面对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的竞争,且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给自己创造1%-2%的利润,中国终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只能获得微薄利润,失去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 还有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是,“中国制造”过去20年的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随着制造业的快速扩张,资源、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给经济与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益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