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品牌管理 > 《经济》2005 > 正文
 

经济:奥美董事长问诊联想 中国没有世界级品牌(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09:48 《经济》杂志

  三条路

  由此看来,习惯于封闭式经济运营模式,又囿于“质量就是生命”绝对化观念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向外国同行学习,学习品牌战略意识与品牌经营之道。

  特劳特公司给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指出了三条路:

  第一条路:单项突破,瓦解多元领先企业。不能指望和先发的企业进行全线作战,而应该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局部市场形成相对优势,从而实现突破。与丁海森的观点不同,特劳特认为格兰仕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格兰仕集中精力做微波炉,成为了全球老大(不过,格兰仕后来也开始涉及其他产品领域,但愿其不会将主业荒废)。

  类似的例子在中国还有,中集集团通过把焦点集中在集装箱领域,取得了世界第一;远大空调集中做直燃型空调,也在这一领域中傲视群雄;正泰在低压电器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跻身全球五大低压电器巨头之列。

  第二条路:利用制造业优势,打造OEM(贴牌生产)品牌。中国的服装行业销售额和利润均名列第一的企业,既不是雅戈尔也不是杉杉等大牌企业,而是一个叫茉织华的名不见经传的OEM企业,专门为国内外服装品牌作代加工。

  第三条路:利用国家心智资源,形成优势产业。消费者不但会对品牌进行定位,对城市和国家也是如此。比如说日本电子、德国啤酒、法国香水、瑞士手表等。中国也有一些这样的优势国家心智资源,比如说中药、丝绸、茶叶、美食、陶瓷等,只不过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优势。

  起 步

  《商业周刊》在胡润发布他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之后写到,“在中国如何成为富翁?创造一个品牌。35岁的黄光裕就是这么做的。”这一方面说明在中国,品牌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拥有的有影响力、控制力的品牌太少,在很多行业里都还没有主导品牌,所以存在很多商业机会。

  2004年末,联想斥巨资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这在国际产业界引发了很大的震动,许多国外报刊纷纷撰文说,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赶超他们的国外前辈们了。

  2004年玩“蛇吞象”的不止联想一家,TCL的老总李东升一年中频繁地在中国和法国之间飞来飞去,10月9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见证下,TCL正式收购收购法国及全球电子产巨头之一的阿尔卡特的移动电话业务,从而使TCL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七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2003年7月份TCL还和汤姆逊公司合作创建了世界第一大电视机生产企业。

  细心的巴黎市民可能注意到了四年来闪耀在巴黎郊区的“Haier”霓虹灯广告牌。其他的企业诸如中石油也不断地将一些国外的大企业或者他们的部分业务收归自己名下,日本的《读卖新闻》评价说,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热潮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日本。

  汇丰集团市场总经理Peter Stringham说:“去年联想把原英文标识Legend换为Lenovo时,我接触过联想的员工,他们非常了解消费者,知道自己品牌的价值,应该说中国是有品牌企业的。”

  法国《费加罗报》转引澳大利亚销售业务咨询事务所负责人珍妮弗.戈登的话说:“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会涌现一两个在世界上位居前十名的世界级品牌。”

  在将品牌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人肯定会经历很多挫折,有些中国公司会失败。麦肯锡公司的一名经理认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最终,有些品牌会成为真正的赢家,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肯定会出现。(详情请见《经济》杂志1,2月合刊号)

[上一页]  [1]  [2]  [3]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奥美新闻 全部联想新闻 全部品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